“如果你能夠盡到自己的本分,盡力把該做的事情都做好,那麼總有一天,你能夠隨心所欲地從事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那到達什麼程度才能叫做把事情做好呢?一壺水燒到99℃,雖然已經快要被燒開了,但是雖然隻差1℃,但是仍然沒有完全燒開。要做到事情到位,就需要精益求精,提高效率和成績,達到強度和力度雙結合,而不是簡單的將事情完成。
如果什麼事情都是一副得過且過的態度,那永遠無法得到晉升的機會,也無法達到成功的巔峰。對這樣的人,領導絕對會毫不猶豫的排斥在自己腦海中優秀員工之外,如果連領導都無法信任,那如何能夠得到晉升的機會。所以,想要在辦公室立於不敗之地,就需要學會將事情做到位。
在辦公室裏,有著一批做事按部就班,給領導留下的印象勤勤懇懇的職員,但是,他們除了留給領導這樣的印象外再也沒有其他的優勢。而有些職員會常常帶給領導一些意外的收獲,別人想不到的做不到的他想到做到了,從而不但使得自己的工作有了新的突破,而且也得到了領導的格外賞識,這樣的職員,是任何一個領導都希望提拔的。
有位著名的管理者曾打過這樣一個比喻:如果讓一個德國員工每天擦6遍桌子,他們一般會一絲不苟、始終如一地每天擦6遍。而如果是中國的員工,他們往往會在開始的一段時間裏每天擦6遍,但是漸漸地,就會覺得每天擦5遍,4遍也算得上幹淨,這樣不久,到後來他們索性就不擦了。
這個小例子無意貶低中國員工,隻是鮮明地揭示了一個現象:做事如果不本著始終如一的態度是做不好事情的,做事不做到位,每天的工作欠缺一點,天長日久就會成為落後他人的頑疾。
多做一點才到位
有這樣一種觀點,一個人永遠都在同時做兩件工作:一件是他手頭上正在做的工作;一件是他心裏嚴格要求自己應該去做的工作。很顯然,如果手頭上正在做的事情能夠按照心裏所想的那樣去進行,盡一切努力去把它做到最好,那麼這件事情才算是圓滿成功。
辦公室職員很多都抱著領導要求來做事,其實抱著這種思想,在內心裏已經出現了敷衍了事得過且過的心態了,領導安排下來的任務,總會有一定的要求,而完成這個要求,卻是大多數職員都可以做到的,所以要想在眾人之中脫穎而出,就要將這個要求忘掉,同時製定一個比領導要求更高的標準來完成,這樣才能讓領導對你有不一樣的評價,從而得到晉升的機會。
李輝是一家公司的職員,這家公司主要提供網站建設服務:為其他公司提供電子商務平台產品。
最近李輝在和某家公司談業務,可是來來回回已經提交了3份網站建設框架方案建議書了,但是客戶依然不滿意。由於對方隻是小公司,所以網站建設的費用不是很高,而客戶又有太多的要求,李輝就有些不耐煩了。於是去向經理彙報,準備放棄這個小客戶。
經理聽了李輝的彙報之後,說:“我想看看你的方案書。”
李輝的方案書雖然做了3份,可是基本上卻是大同小異,就是零星幾個欄目名稱有些變動。於是經理問登輝:“你是否和客戶進行過詳細交流?”
李輝如實回答:“沒有,因為手頭上還有一個大客戶的業務。”
經理又問李輝:“那麼你是否對該公司的平台需求進行過調研?”
李輝再一次否定地回答:“沒有。”
經理於是語重心長地說:“你犯了兩個錯誤。第一,作為提供服務性的公司,不能因為公司大小來決定工作的態度認真與否,大客戶很重要,小客戶同樣非常重要。第二,做事要做到位,並且把重要的事情做好。網站建設需要和客戶進行深入地溝通交流,並且要對客戶的要求進行嚴格地調研,‘溝通交流’和‘市場調研’是最重要的,不把該做的事情做到位,隻是反複修改方案書等於在做無用功,難怪客戶對你不滿意!”
如李輝的經理所言,不先把該做的事情做到位,再多做其他的工作都隻是在做無用功,難怪客戶會對李輝不滿意。所以把握住應該努力去做好的事情,然後多做一點,力求完美,才能夠將工作成績顯現出來,從而有著足夠得資本。
一位傑出的管理者做過這樣的試驗:先拿出一個1加侖的廣口瓶放在桌上,隨後,取出一堆拳頭大小的石塊,把它們一塊塊地放進瓶子裏,直到石塊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為止。他問:“瓶子滿了嗎?”
所有的學生回答說:“滿了。”
他反問:“真的?”說著他從桌下取出一桶礫石,倒了一些進去,並敲擊玻璃壁使礫石填滿石塊間的間隙。
“現在瓶子滿了嗎?”
這一次學生有些明白了,“可能還沒有。”一位學生低聲應道。
“很好!”
他伸手抓了一把沙子,把它慢慢倒進玻璃瓶。沙子填滿了石塊的所有間隙。他又一次問學生:“瓶子滿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