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後,工廠的生產狀況逐步得到改善,廠方對工人的需求又開始增加了。日本管理人員為了使職工們更團結一致地工作,他們的招聘工作麵向廠方大量裁員時辭退的,而眼下仍失業的工人。隻要工作態度好,技術上沒問題,而且順應潮流的人,廠方都歡迎他們回來應聘。日本人解釋說,以前幹過本行的工人素質好、有經驗,容易成為生產好手,所以才雇他們。
在美國人眼中,三洋公司的總裁及日本來的管理者所采取的措施,所進行的管理都是有些違反常理的,但又是使大家全能接受,大家都盡心盡責。其中最令美國人吃驚的是,從三洋公司來的經理宣布,為了在弗裏斯特市電視機廠建立和諧的工作關係,他們希望同該廠的工會攜手合作。
為了實現他的"誠諾",三洋公司的總裁親自來到弗裏斯特市,同工會代表會麵,請全體員工吃飯,然後大家一起動手搞衛生。這對實行慣了強硬政策的美國人來講已經是一件新奇事,而專門雇請以前被辭退的工人,就更令大家難以理解了。公司的總裁親自會見工會代表,懇請雙方合作並建立起良好的關係,這在勞資關係一向緊張的美國,實屬令人吃驚的舉動。
弗裏斯特市電視機廠曾經出現過質量問題,但在日本人管理期間,工人們隻舉行過一次罷工,而且問題很快得到解決,廠方和工會都表示這次罷工事件沒有傷害相互間的感情。1983年,弗裏斯特市電視機廠日產希爾斯牌微波爐2000台,彩色電視機5000台(其中有30%用三洋的商標),98%的產品質量合格,可直接投放市場,廠裏的經營狀況大大改善。
可見企業的成敗,關鍵在於對人才的管理,而如何管理好,就必須在管理者的頭腦中有一個明確的指導觀念。
弗裏斯特市電視機廠,曾經在當地的企業界舉足輕重,在走入困境之中是希爾斯公司請來了三洋公司的管理者們,使他們擺脫了困境並再創了輝煌。日本三洋的確有一套管理手段,特別在管人方麵,值得別人去學習與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