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杜魯門曾經說過:"領導就是叫人做一件原本不想做的事,但事後卻喜歡它。"一語道破領導者的意義,不隻是個"職位",而是一種影響過程。部屬並不會追隨一個職位,他要追隨有能力影響他的人。俗話說:"你可以牽牛到河邊,但是你無法強迫牛喝水",就是這個道理。
一個使用權力的管理者,他對別人的影響,往往是帶有強迫性的。這種管理方法不能縮短領導與被領導之間的心理距離,這種被動服從,難以激發出積極性。
一個成功的領導者之所以成功,不在於他手中握有的權力,而在於他自身所具有的領導魅力。因而,每一位立誌有作為的人,都應該在領導能力上下功夫,而不應該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職位"的追逐上。
凡是成功的領袖,他們自身好像一塊磁鐵,深深地吸引著別人矢誌不渝地追隨。在他們的領導下,人們的狂熱情感時常被激起,總能不停地行動。這些成功的領導者身上體現出來的這種巨大的、宗教般神秘的力量就是魅力,即非權力影響力。
被領導的下屬們被這種影響力深深地吸引著,他們認為:這種影響力是自然性的、非強製性的,不是憑借單純的外力作用,而是在下屬們心悅誠服的心理基礎上,自覺自願地接受影響的過程,並且感受到領導者與自己的關係和諧、心理相容。
富蘭克林·羅斯福在39歲時不幸患有一種麻痹症,他再也無法站立起來了。在大部分時間裏,他不得不坐在輪椅上。盡管病魔纏身,他還是以自己迷人的魅力,傾倒了美國人,他是美國曆史上唯一一位連任四屆的總統。
在二戰期間,羅斯福身上那種非凡的個人魅力得到了最大的發揮。為了獲得戰爭貸款,下屬可以在他的影響下主動捐獻自己的手表。
羅斯福被他的下屬視為偶像,他的司機也這樣說:"羅斯福是一個非凡的領袖,我們需要他的領導。"
在管理美國的十多年時間裏,羅斯福從沒有訓斥過一個下屬。下屬們時常感覺到來自於他內心的愛,如同母愛。
海因茨·亞當是聯邦安全委員會的主席,他以詼諧的口吻說道:"如果羅斯福將聯邦安全委員會1.3萬雇員集合起來,站在孟斐斯的亨納達大橋上,並喊一聲'跳',會有99.9%的人跳進下麵水流湍急的密西西比河裏,你可以看出忠誠的力量。"
一個人之所以成為領袖,必須有能讓眾人傾倒的魅力為前提,否則他就不是一個真正的領導者,而隻是一個管理者。
如果想成為一名優秀的企業家,那麼你就必須培養和發揮你的個人魅力,以吸引你的員工。
美國好萊塢最成功的私人領導人之一肯克萊屋說得好:"明星是被塑造出來的,不是自然天生的。"無論是一個什麼樣的成功者,他們的成功者的氣質,無不是來自於他們願意努力經營自己的自覺意願,以及讓自己達到成功者特殊地位的堅毅決心。領導者所表現出來的成功氣質令下屬們傾倒,願意跟隨著他去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