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企業的成敗與其經濟實力、領導者的知識分不開。要想使企業成為同行中的佼佼者,僅此是不夠的。企業作為經濟實體,必須產生一種自己的企業文化。要知道,道德品行會影響企業的前程。
微軟公司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公司當初的創始人之一比爾·蓋茨個人形象的反映。比爾·蓋茨本人的進取心強,富有競爭精神,自製力很強。這些特點在他的企業——微軟巨人中也有所體現。公司的領導人對公司文化影響的例子有很多,如索尼公司的盛田昭夫,特納廣播公司的泰德·特納等。
企業的形象與企業中人的形象分不開。某企業一個人的言行就代表著該企業的形象,一個職工能產生這樣的效應,做為企業的某一領導或高層管理者,這種效應就更加明顯。他們通過自己的所作所為,把行為準則滲透到組織文化中去。例如,公司的冒險精神,員工有多少自由,員工什麼樣的著裝是得體的,在薪酬、晉升、獎勵方麵,公司鼓勵什麼樣的行為等。
企業的領導者對企業文化的形成起著重要的作用。如果企業領導者的道德素質不良,那麼這家企業的文化就不可能是健康的,可以說企業在精神上是空虛的,將難以維持企業的長壽。在中小企業,尤其是私有企業中,沒人能夠違抗老板的意誌,老板的個人素質往往對企業的前途起著決定性作用。
企業老板自身的素質、思想、品質等特別低,就是企業老板自身的素質、思想、品質等違背社會公序良俗,從而將企業帶入絕境。對於一些中小型的私人企業老板,在經曆了創業階段的艱辛之後,很容易放縱自己,認為應該享受一下。他們創業的目的並不明確,隻是為了擺脫貧窮,過上有錢人的生活。當企業初具規模時,這些老板們就認為到自己享受的時候了。
許多民營企業主認為,錢是自己掙來的,隻要自己花得痛快就行,別人無權幹涉,於是,常常是花天酒地。報紙上經常可見某個老板花幾萬元住總統套間,幾十萬元吃一頓飯的報道。出現這樣的結果,就是這些老板心中的錯誤觀念在做怪,最根本的原因還是他們的文化素質不高。
有些民營企業老板也體驗了創業的艱辛。在經濟條件拮據的情況下,他們可以擁有吃苦的精神。正是由於自己曾經貧苦,受到別人的輕視,而激發了自己的潛能,準備大幹一場。當手裏有了幾張支票後就一洗昨日的"屈辱",進入了燈紅酒綠的世界。為了追趕時髦,更為了爭麵子,不惜重金買一些毫不實用的東西,或是在一些價高質低不實用的消費上花費巨資,以此來顯示自己的身份或地位。
許多調查報告顯示,民營企業老板的家庭穩定性在逐年下降,這與該企業家的文化水平有關。過慣了燈紅酒綠生活的老板,忘記了昔日患難與共的妻子,更忘記了自己身為企業領導的責任。
有人曾經歸納了多數民營企業老板擁有財富後必做的三件大事:一是在香港的銀行開戶頭;二是為老婆孩子辦美國護照;三是回鄉修祖墳。
針對有些民營企業老板必做的"三件大事",不知道是該慶幸,還是該為之悲哀?值得慶幸的是,這些老板們沒有忘記與自己共患難的妻兒,也沒有忘本(祖);悲哀的是整個企業由你一位老板的決策領導而存亡,在如此激烈的商戰中,竟搞起了迷信活動。許多地方的民營企業的老板大修寺廟,大建活人墳墓,一時成為風氣。
在激烈的市場中,企業如產品一樣,更新換代得極快。為了使企業生存發展,有些企業家們在不斷完善自己,不斷地創造高科技,利用高科技改善人們的生活,領略現代科技帶來的時代魅力。還有些民營企業老板,沒有明確的企業觀念,他們在成功路上已經喪失了當初的創新進取精神。
領導者的品行關係著企業的興衰,企業家的思想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員工,民營企業老板的思想決定了企業的前景。隻有企業領導者的品行健康,為企業的明天所想,企業的前程才會好!
一個企業,一個老板,缺少資金可以借貸,而缺少信用,別人隻會敬而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