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名人偉人(1 / 3)

印度救星甘地

甘地,有人尊他為聖人,也有人相信他是印度神的化身。他振臂一呼,把印度人從數百年的睡夢中喚醒了。

還記得嗎?好多年前,印度有一個穿著破舊衣服、身材瘦小的棕色人,躺在帆布床上,宣布絕食,並勸勉其他的人也吃素,直等到他死。這件事轟動了全世界,各報都當做重要新聞,竟先以大標題來刊載,因為這個絕食的人,正是默罕達·甘地,是本世紀的一位世界偉人。

從物質上說,甘地是非常貧窮的,曾經有人估計過,將他的全部家私變賣,也值不了7角5分錢。然而,全世界有哪一位富翁能趕得過甘地的權力呢?

印度民族不是占地球上人類的六分之一以上嗎?不過,數百年來他們都沉在睡夢中,因此盡管人多,可是有什麼用呢?任憑你生得高大,又有什麼能耐呢?但是,一位瘦小得不滿百磅的人,振臂一呼,卻把印度人都喚醒了。——關於甘地,有許多值得記述的傳聞,比如他那副假牙齒,在不吃東西的時候,總是放在他那破舊的衣服內,等到要吃東西時,才把它安放在嘴裏;吃完,立刻又拿出來洗一洗,依然放在他那破舊的衣服裏。

最初教甘地英語的是一個愛爾蘭人,所以甘地的英語總是略帶一點愛爾蘭音調。

甘地通常穿著一件半截的破舊衣裳,但當初他在倫敦時,也常戴絲質帽子,穿大禮服,還拿著手杖,蠻有紳士風度呢!

甘地曾畢業於倫敦大學,並且做過律師,這又使我記起一件笑話來了:當他第一次在法庭為人辯護時,感到非常害怕,兩條腿不自覺地嗦嗦地抖著……他的律師生活,也就此“壽終正寢”了。

你以為這是甘地缺乏辦事才能的一個證明嗎?你的意見僅僅對了一半,他雖然缺乏做律師的才能,但曾做過一件很有益於人類的事情,並且因此每年能獲得15000美元,這不是證明你的見解不太正確嗎?

那麼,你又要以為,他對每年能獲得這麼一筆巨款,一定是很快樂吧?——那你又猜錯了,因為他同情在貧困中掙紮的同胞們,又眼望著許多同胞們在饑餓中死亡;所以他認為自己的小小成就實在是微不足道,他把所獲得的錢全部救濟了窮人,並且立誌終生為那些貧窮被蹂躪的人們服務,盡自己的力量去扶助他們。

甘地所吃的食物,價錢都很低廉,但卻都很有營養,如鮮果、羊奶、橄欖油之類。

甘地所提供的“不合作主義”,可以說是源起於美國人大衛·薩羅的思想。原來,薩羅在哈佛大學畢業後,花費了28美元,在冷僻的海濱建造了一間茅屋,開始他的隱居生活,並且拒絕納稅。因此,他曾被政府逮捕,但他出獄後卻著了一本書,反複申論“每個人都不應該納稅!”並且掀起抵製英貨的運動。當英國政府向他們征收鹽稅時,他們就跑到海邊去自己曬鹽。

從印度教的立場說,印度有好幾千萬的民眾是永遠被視為卑下的。這如何解釋呢?不妨以你來做個比喻:假如你住在印度,而你的祖先在千百年前曾做過一件不光彩的事情,根據印度教的主張,你的祖先固然是卑下無恥的,連千百年後的你,甚至你的子孫們,也永遠卑下,永遠沒有抬頭的日子了——甘甜的泉水,你是沒有資格去喝的;隻配去喝那汙穢的臭水。

真奇怪,你漸漸地也自以為卑賤了,你不敢進店裏買東西,戰戰兢兢地站在相當距離之外,等待人們把東西丟擲給你。你沒有資格進學校,更不配進入講公理的法庭,你被萬人詛咒,要是你的影子投射到一件食物上時,這件食物就隻有被人拋棄,再也沒有人肯吃它了。

像這樣過著可憐生活的人們,竟然有好幾千萬人之多。偉大的甘地,決意為這些人爭取自由;他先以身作則,把一個正過著這種可憐生活的小女孩抱來認做養女,並好好地撫養她成人,對待她如自己的親女兒一般。

甘地,有人尊他為聖人,也有人相信他是印度神的化身。

英國首相丘吉爾

溫士頓·丘吉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第二年開始到1945年為止,擔任英國首相,將戰爭導向勝利之路。戰後全國大選的結果,他所率領的保守黨被勞工黨打敗,曾經暫時離開首相的寶座,直到1951年再度複位擔任首相。

1857年,美國南北戰爭的前4年,正是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有位叫雷諾·傑魯姆的男子在紐約的股票市場賺進600萬美元,這對他本人而言,當然是件令人興奮的大事。然而,誰也沒有想到會形成曆史上的一大轉機。因為如果雷諾·傑魯姆沒有在股票上大賺一筆,溫士頓·丘吉爾(Winston Churchill)恐怕不會誕生吧!因為丘吉爾是傑魯姆的外孫。

雷諾·傑魯姆將600萬美元投資購買《紐約時報》的股票,在美國創設兩座賽馬場,環遊世界,並且出入英國貴族上流社會。結果,他的女兒——珍妮·傑魯姆,以美國女性特有的魅力,與英國貴族藍道魯夫·丘吉爾相識而結合。1874年11月30日溫士頓·丘吉爾誕生了,地點是全英格蘭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布萊尼姆堡。

因此,溫士頓·丘吉爾擁有一半美國人的血統,是當代英國人當中,最卓越的軍事家、政治家。

丘吉爾曾經是國際關注的焦點人物,他掌握大權,左右世界動向達1/3世紀。1911年,他以文官的身份擔任海軍大臣,躍居英國海軍統帥,出將入相,不僅左右國家的命運,而且對世界局勢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小時候,丘吉爾立誌成為軍人,他常常將許多玩具部隊並列起來,整天操練戰爭的遊戲。後來他從英格蘭的山赫斯特陸軍大學畢業後,在英國海軍服役了數年。他曾經隸屬於班格爾槍騎兵連,在印度作戰,還曾跟隨肯奇諾將軍在蘇丹沙漠和土著軍作戰。

1900年,他以勇猛果敢的行動震驚世界,結果,以26歲的年紀就被選為國會議員。

經過情形是這樣的:1899年,南非爆發波亞戰爭後,他被倫敦的報社MorningPost社選派為戰時通訊員,月薪是1250美元,相當於日薪40美元。這是非常高的待遇,而他也真正發揮了他的才能,成為英國曆史上空前絕後著名的通訊員,他不僅是報導消息而已,自己本身也成為新聞的來源。例如,他坐裝甲列車冒著槍林彈雨深入敵腹,被波亞軍俘虜而入獄,然後由俘虜營中驚險地逃走,這些一一被報道成新聞。

波亞軍下令逮捕貴族之子丘吉爾,不論生死,一律有巨額獎賞。另一方麵,順利逃出的丘吉爾經過鐵路、橋梁,逃了幾百英裏,到處都有警備軍駐紮。他曾徒步逃跑,也曾利用運貨火車逃跑;他曾露宿森林、原野中,也曾在礦坑中睡覺;他曾躍入沼澤地,越過河川、走過整個非洲原野。那時,他的頭上經常有空腹的禿鷹盤旋,等待他疲乏時伺機而下。

這些驚險的經曆一五一十地被刊在報上,這不僅使事件本身轟轟烈烈,再加上丘吉爾生動、充滿懸念的文筆,使他成為戲劇性的著名記者。1900年時他成為報界的頭條新聞,全英國人民爭相閱讀、人心鼎沸。不久,丘吉爾以國家英雄勝利凱旋。甚至有人譜出頌揚功績的歌曲來歌頌他,參加演講會的聽眾也人潮洶湧,盛況空前。最後他受全國國民的擁戴,被推選為國會議員。

“絕不從危險中退縮逃跑!”丘吉爾以這句話作為座右銘。

1921年,他以一個晚上1100美元演講費到美國巡回演講。然而,那時倫敦的警察機關己警覺出,如果他到美國,將會有被暗殺的危險。那是因為大英帝國境內幾個地區內的不滿分子組織了“暗殺協會”,準備暗殺丘吉爾,因為丘吉爾是大英帝國的象征,所以他的處境非常危險。丘吉爾雖然接受倫敦警察部門的警告,但仍若無其事地在美國各地巡回演講。他一到西部的某個城市,馬上就得知市內幾名“暗殺協會”的會員已購買了當晚演講會的入場券。該市的警察署長認為此事非同小可,立即下令停止演講會,但丘吉爾的經紀人路易斯·J·愛爾伯卻頑固地拒絕了。

丘吉爾聽聞後,曾如此說過——“當危險逼進時,絕對不能回頭逃避,否則危險將會倍增。相反的,立即果斷地麵對危險,則危險將會減半。”

丘吉爾不但不從危險中畏縮逃走,反而走向危險,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他在海軍大臣任內,英國海軍的飛機隻有五、六架,而飛行員也不過數名。那是1911年的情形,距離發明飛機隻有8年的光景。然而,當時是飛機飛上天空以後,連最後會掉落在哪裏都不知道的時期,雖然如此,丘吉爾卻不聽從別人的勸阻,仍執意自己駕駛飛機。事實上,他親自駕駛、墜機過好幾次,都很驚險地撿回一條命。政府也勸丘吉爾停止飛行,但是他堅決拒絕。他喜愛在高空飛行時淩空翱翔的感覺,無論如何一定要親自體驗航空的快感。

當時,已有人預言飛機將會使日後的戰爭有更大的改變。英國的海軍航空隊,幾乎可以說是在丘吉爾手中建立起來的。

丘吉爾還有一個特色,那就是比鋼鐵更堅強的意誌。最好的例子就是他求學的態度。年輕的時候,他成績很不好,無論是拉丁語、希臘語、數學,或是法語,都不認真學習。他確信——要學外語的話,不如把英文學好。當然了,那是沒錯的。因他不把外語和數學當一回事,所以在預備軍校的成績,總是班上最後一名。說來也很奇怪,這個討厭數學的青年,不久就擔任了4年財政部長,主管大英國的財政。

丘吉爾曾參加3次山赫斯特陸軍大學的入學考試,3次都失敗了。第四次終於通過了。之後他才發現,他什麼都沒學到。那時他已經22歲,是駐印度軍的士官了。

他下了豪邁的決心:“從現在開始,我要好好自修,努力讀書了。”那時,寫信給英國的母親,請她寄來地理、曆史、哲學、經濟等書。然後,大熱天的午後,趁著學校軍官午睡之時,拿出柏拉圖、吉朋的《羅馬帝國興亡史》、莎士比亞的名著等書,專心地研讀。如此持續了好幾年,他學會了明快、簡潔有力的文體,這種文體在他的著作及演講中處處可見。在演講方麵,他的音色並不出色,而且不會控製演講會場氣氛。可是,後來,他卻成為古今中外口若懸河的少數辯論家之一。

丘吉爾每天工作14~17小時,還經常連續7天不休息。他具有驚人的體力,致使他的7名秘書也忙得頭昏腦漲。他能始終如一保持這種體力的秘訣,就是在持續工作之後,要適當地休息,而且,在尚未疲倦的時候休息。早上10點才起床,但在起床前3小時,就已坐在床上,口銜雪茄、打電話、口述書信、還要閱讀報紙、報告書、及海外電報,然後才起床,以舊式的刮胡刀修麵。

下午1點用餐,餐後有一個小時的睡眠,然後再開始下午的行程。傍晚5點時,再度上床,大約休息30分鍾。晚飯後,經常工作到深夜12點。

丘吉爾的演說集以《酣睡中的英國》為標題,將演講內容收集成單行本出版。他預言希特勒才是真正危險的政治人物,正準備發動戰爭,從1933年到1939年的6年間,他每有機會便高聲疾呼——德國正進行重新武裝、將攻擊英國本土、擊沉英國艦隊、企圖征服全世界;他已經預見了所有的未來。如果當時英國能聽從他的呼籲,銳意相抗,也許第二次世界大戰就不會爆發了。

美國總統威爾遜

伍德諾·威爾遜是美國第28任總統,早年是以法學界的英才而享盛名,曾任普林斯頓大學校長、美國總統(1913~1921)。在總統任內,不僅實現了婦女參政權,並貢獻了其他偉大的成就。後來,因締建國際聯盟的棘手問題,而進行地方遊說的工作,因此積勞成疾。其著作甚豐。

伍德諾·威爾遜(Woodrow Wilson)總統,究竟是一位怎樣的人呢?

他曾被稱為傑出的天才,但也被人認為是剛愎自用的大失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