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打造獨特的說話風格(1 / 3)

聲音:一開口就與眾不同

這裏有一個運用重音的例子。

一天,林肯正低著頭擦靴子,有位外國外交官看見了,嘲諷林肯說:

“總統先生,你經常給自己擦靴子嗎?”

“是的,”林肯答道,“你經常給誰擦靴子?”

當我們在演講台上、宴會上、麵試中、談判桌上開始說話的時候,我們會因為掌握了高超的說話藝術而感到前所未有的放鬆、自信和滿足。我們的每一個動作、神情,甚至每一個詞句都展現了我們之所以是我們的那些東西——那些隻屬於我們自己的個性的東西。這時候的我們是獨一無二的。

這是說話高手的必備特征。他們讓自己說的每個詞、每句話都帶著他們自己的風格,形象鮮明地準確抵達對方的耳朵裏,對方因此被深深地吸引。他們的聲音與眾不同、語調生動有趣、舉止恰到好處……凡是與他們有關的東西都能夠體現出他們的特色。

這就是說話高手的風格。對說話高手而言,隻有這些風格才是真正有價值的。為了擁有自己的說話風格,你需要進行一係列重要的基礎訓練。

聲音是你講話內容的載體。你的聲音反映出你的感覺、你的心情和現在的狀態,是你說話中強有力的、必不可少的工具。當我們與聽眾交流思想的時候,要使用許多發音組織和身體的各個部分。我們會做出這樣的動作:聳肩、揮動手臂、皺眉、提高音量、改變高低調門和音調,並且依據場合與題材變換語速,以發出不同的聲音來。

需要注意的是,我所強調的是聲音的效果而不是聲音的產生,即物理品質。那些東西已經無法改變,而聲音的效果則受到說話者的情緒、狀態的影響,這就是我強調說話者必須要熱情的原因之一。因此,你需要一開口就與眾不同。

遺憾的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會失去幼時的純真和自然,在不知不覺中落入一定的、為我們所習慣的溝通模式中去。這使得我們的說話越來越沒有生氣,我們也越來越不會使用手勢,並且不再抑揚頓挫地提高或放低聲音。總之,我們正在逐漸失去我們真正交談時的那種鮮活和自然。

我們也許已經養成了說話太快或太慢的習慣。同時,我們的用詞一不小心就會非常散亂。我經常強調,你在說話的時候要自然,也許你會誤以為可以胡亂地遣詞造句,或以單調無聊的方式表達——隻要你做到了白然。其實不然。我要求大家講話自然,是要你把自己的意念完整地用詞語表達出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說話高手絕不會認為自己無法再增加詞彙,無法再運用想象和措辭,無法變化表達的形式和增強表達的效果。這些都是追求精益求精的人們所樂於去做的。

那麼,如果你也想塑造自己的講話風格,你最好注意一下自己的音量及音調的變化和說話速度。你可以把你說的話錄下來,也可以請朋友給你指出來,當然,如果能讓專家來給你指導的話則會更好。不過,這些都是沒有說話對象的練習,跟實際說話完全不同。一旦站在人們麵前,你就要將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講話之中,以引起對方的共鳴。

選擇什麼樣的說話聲音,完全取決於你的個性、場合以及你所要表達的感情。在一般情況下,你的發音要做到清脆而洪亮。說話清晰,才顯得有自信心、目的性明確和善於表達,這會給對方泰然自若的感覺。在公眾場合,如果別人的談話正處在爭論不休的階段,你站起來說一句話,語句簡短、聲音洪亮,則會產生震撼人心的作用。

講話時你的聲音能夠讓大家都聽到嗎?我指的是你的聲音足夠大而且清晰。你所處的場合也許是三兩個人的促膝而談,在這種談話中你可能比較容易做到這一點。事實上,這時你如果音量過大的話,反而會使人以為你在跟人爭吵。但是,如果你麵對的是成百上千個聽眾,比如站在廣場上發表演講時,你則應該盡量讓更多的人聽到。因為如果他們沒有聽到的話,他們就會忽略你所說的內容,而不是提醒你大聲講或者重新講述。因此,你要根據情況的不同調整你的音量。

當你需要強調某一個重點的時候,你可以適當地提高音量。在某個重要的地方提高音量,可以引起大家的注意。當然,有的時候適當地降低音量也能使你達到這個目的。在任何情況下,音量的變化都可以使你突出重點。

這裏有一個運用重音的例子。

一天,林肯正低著頭擦靴子,有位外國外交官看見了,嘲諷林肯說:

“總統先生,你經常給自己擦靴子嗎?”

“是的,”林肯答道,“你經常給誰擦靴子?”

林肯的這句話巧妙地轉移了對方的重音,使自己脫離了被嘲諷的境地,並置對方於尷尬的處境。

另外,你需要使你的聲音有變化。變音涉及音高程度。如果你一直采用高音來說話,有誰願意聽這樣尖銳的聲音呢?而且,當你普遍地使用高音的時候,你的聲音會顯得過於單調。因此,你必須在音高上有所變化,這樣能夠使你的聲音悅耳而且更有活力。與調節音量一樣,當你要闡明某個觀點時,變音也會使你更加積極地傳達信息。你可以采取略高或略低的聲音來表示你對某個觀點的重視程度。

我們平時與人交談時,聲音會高低起伏不斷變化,就像大海不斷起伏一樣。為什麼會這樣呢?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關心這個問題。但是,這種方式顯然能使人感到愉快,而且它也是一種很自然的方式。然而,當我們開始某種正式的講話時,我們的聲音卻變得枯燥、平淡而單調,就像一片沙漠一樣。當你發現自己出現以上的狀況時,就要停下來反省了。

一般來說,你需要使你的聲音避免出現以下這些情況:

發音含糊

如果你的牙齒緊緊靠合,或者更加糟糕些,你的雙唇像腹語者一樣緊閉不動,那麼毫無疑問,你正在用鼻音說話。用鼻音說話導致的最大問題就是發音含糊不清。這樣對方會以為你在抱怨,而你則會顯得懨懨而無生氣,非常消極。

聽起來不確定

你必須使對方感覺到,你對你所講的內容是非常自信的。當你的聲音顫抖或者猶豫的時候,對方會以為你對所說的沒有把握。如果連你自己都對你所說的沒有把握的話,怎麼要求讓對方對它產生興趣呢?

咕噥

不要使你的話聽起來像是在自言自語。聲音過低或者不清晰,聽起來同樣讓人覺得你不確定。你可能本來就不打算讓對方聽到你的這些話,但是他們模糊地聽到了,卻不知道你講的是什麼,他們就會產生懷疑,猜測你正在說一些對他們不利的東西。

聲音過高

如果你的聲音像飛機降落時候的製動聲,對方會感到你十分可厭,因此不去聽你講話。過高的聲音會使你的講話具有攻擊性,他們會以為你正處在一種壓倒、脅迫他們的立場,而這不是他們所願意的。所以當你喊著要大家聽你的話的時候,沒有人會願意聽從你的意見。

尾音過低

你可能會造成這樣的情況:當到了一句話的結尾或者關鍵的地方,你的聲音慢慢地低下去,最後就沒有了。這樣會使句子聽起來不完整。你要相信,對方不會願意去猜測你後麵到底講了什麼東西。

令人不適的語調

無論你的意圖如何,它最終都是通過聲音來表達的。因此,如果你的聲音裏含有傲慢、蔑視或者其他消極的情感因素的話,你就會傷害聽你講話的人,或給別人不受尊重的感覺。

當你處於一種消極狀態的時候,如果你將它摻雜到你的聲音中,人們會把它想象得比真實情況要糟糕得多,轉而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比如,你稍微的挫折感可能被理解為歇斯底裏,而你的失望可能被理解為絕望。因此,你必須在你的語調中顯示出你診治後的感情來,這樣才能以積極的方式去吸引對方的注意力。

夾雜鄉土口音

要想聲音娓娓動聽,最好不要夾雜地方口音。當然,如果你確實要用的話,你必須運用某種方法進行強調,而不要讓人們以為你的發音不標準。

節奏:說話不能拖泥帶水

“他(指林肯)會以很快的速度說出幾個字,但是遇到他希望強調的詞句時,就會拖長聲音,一字一句說得很重。然後,他會像閃電一樣迅速地把整個句子都說完……他會盡量拖長所需要強調的字句,差不多與說其他五六句不重要的句子所使用的時間一樣長。”

你肯定希望自己給人幹練、明快的印象,那麼,你必須掌握好說話的節奏。影響說話節奏的主要有兩個因素:講話的快慢和說話內容的簡繁。

在語言交流中,講話的快慢程度會影響你向對方傳達信息。速度太快就如同音調過高一樣,會給人以緊張和焦慮的感覺。如果你說話太快,以至於某些詞語模糊不清,他人就會聽不懂你所說的東西;節奏太慢又會表明你過於拖遝、過於遲鈍。

華特·史狄文思在《記者眼中的林肯》一書中說道:

“他(指林肯)會以很快的速度說出幾個字,但是遇到他希望強調的詞句時,就會拖長聲音,一字一句說得很重。然後,他會像閃電一樣迅速地把整個句子都說完……他會盡量拖長所需要強調的字句,差不多與說其他五六句不重要的句子所使用的時間一樣長。”

比如,“今天我們要向大家介紹的就是我們公司的這款商品”。當你在說這句話的時候,你可以先用平緩略低的聲音說到“公司的”這三個字為止,然後稍作停頓,熱情地大聲說出“這款商品!”利用這種技巧你一定能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也就是說,我並不反對你刻意延緩某些詞句的速度,以突出這些或另外一些內容(這根據你的音調來決定)。但是,如果你整篇說話或者大部分篇幅都這樣,我則建議你千萬不要這麼做。

社交語言要簡潔、精練,並盡可能地承載更多和更有用的信息,這樣才能使你的說話節奏明快,使聽眾覺得你果斷、直接和對說話內容肯定。如果空話連篇、言之無物,你的說話節奏必然拖遝,並且似乎很猶豫,好像在回避什麼東西似的。

有的說話者在表達自己觀點的時候講得太多,而且持續的時間太長。我在前麵舉過一個例子,即林肯的葛底斯堡講話。當時林肯隻講了兩分鍾,全篇講話才不過226個字,但是愛德華·伊韋瑞特卻講述了2個小時。結果是,林肯獲得了成功。

為了使你的說話不拖泥帶水,你的信息最好簡短直接。你需要注意的是:

直接

你需要直接地向對方表達你的意思。你需要盡快抵達主題,讓你的主要意思清晰明了。有的人總喜歡旁敲側擊,但是這容易分散對方的注意力。

簡單明了

當你在說明你的重要觀點的時候,詞彙或句子越少越好。一句老話這麼說:“我問你幾點鍾,你不用告訴我表的工作原理。”

可是現實情況是,明明可以用少數詞句就可以表達清楚的觀點,人們總是喜歡用過多的詞句,甚至堆砌故事、人物、數字來說明他的主題。你需要避免過多的修飾,它隻會損害你的表達。

你應該知道下麵這位父親在說話時的錯誤:

一個十幾歲的孩子第一次參加正式的舞會,他的父親這樣教導他說:

“你也許不應該在今晚的舞會之前、之中或之後喝酒。”

像“也許”這樣缺乏說服力的限製詞或關聯詞,聽起來叫人不那麼肯定你要表達的究竟是什麼意思,對方可能不明白你所肯定的是什麼。你不僅不能給對方以果斷、直接和堅決的印象,還會使你的表達不夠簡潔。

集中一點

你可能會讓你的主題有多個,這將使你和對方的精力都被分散。實際上,你要把一個主題講得很透徹都十分困難,所以更不可能把每個主題都講透。如果非得這樣,那麼每個主題你都隻會淺嚐輒止,因此跟對方討論各種話題會影響你主要觀點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