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讓自己的語言更有說服力(2 / 3)

“是啊,”姑媽說,“不過,現在的年輕人並不關心這些,他們隻需要冰箱和汽車。”

埃米爾請求姑媽給他講一講這座房子的曆史,因為人往往在談論自己往事的時候最快樂。果然,姑媽同意了。她很高興地告訴他:這座房子是她和丈夫親自設計的,然後用了很多年的時間才建造完成,而它也見證了他們的愛情,凝聚了他們的理想和希望。

姑媽然後領著他參觀了這座房子的很多古老的房間以及各種器具,埃米爾表示了自己由衷的讚歎和驚喜。最後,他們來到了車庫,埃米爾看到了一輛全新的凱迪拉克轎車。

“這部車是我丈夫去世前不久買的,”姑媽說,“在他死後,我再也沒有開過它。現在,我打算把它送給你。”

這讓埃米爾感到十分意外,他並不想接受這麼貴重的禮物,況且他也沒做什麼。他建議她把這部車留給她的直係親屬,他們一定會喜歡的。

“當然,”姑媽激動地說,“他們當然會喜歡。他們巴不得我馬上死去,然後開走這輛轎車。可是,他們是不會得逞的。”

“這樣……”埃米爾為難地說,“你也可以把這部車賣給舊車市場。”

“絕不!”姑媽喊了起來,“我絕不會賣掉它的。我無法想象一個陌生人坐在我丈夫的車上,開著車到處亂跑的情形。況且,我要錢做什麼呢?你是一個懂得欣賞的人,我才會把它送給你。”

埃米爾無法再拒絕姑媽的好意,因為這會讓她傷心。

我們可以想象,一個住在古老的房子裏的老太太,她心裏最需要的是什麼?她的精美的房子、貴重的文物,這些東西代表著她的過去。如果有人對她讚美和欣賞,就表示了對她的過去的讚美和欣賞,而這正是一個人最想要得到的東西。也許在她看來,隻送給埃米爾一輛汽車還不足以表達她的感激之情。這一切,隻不過是因為埃米爾滿足了她的心理需求——即使他並不想得到什麼。

斯通就是通過這種方法創辦了芝加哥《每日快訊》,並且贏得了許多讀者的。他把該報的讀者按照收入的多少分為4個層次,在每個層次中選擇了4000個讀者,針對他們進行了詳細而深入的調查。他對他們所感興趣的、所希望的以及對該報的態度、建議和批評等,都進行了詳細而深入的分析和總結。通過這樣的研究,他對這些讀者需要什麼、對什麼感興趣都有了一個十分全麵而深入的了解,並將其用來指導辦報。這正是這份報紙的成功秘訣。

《波士頓報》的創辦者格魯吉也是運用同樣的方法讓報紙的發行量與日俱增的。他在創辦自己的報紙之前,隻是一個默默無聞的記者。報紙創辦之初,他每天都到人群中去閑逛——要麼叼一支雪茄聽大家講各種事情,要麼跟別人聊天。他通過這種方式知道了讀者們感興趣的事情,了解了他們的需要。這些東西對一份報紙甚至對整個商業運作而言,都是極為重要的。

巧妙地控製話題

問答法的核心內容是,我們在與人談話的時候,如果想要說服對方,當不可避免地要麵臨一些有分歧的話題的時候,我們需要就這個話題的共同點(相對於分歧)對話題進行控製,一步一步地使對方作出肯定的回答。這樣,就可以使談話朝著對我們有利的方向發展。

胡佛總統的沉默寡言讓許多記者都望而卻步,想讓話從他的嘴巴說出來,簡直比登天還要難。但是,一個芝加哥記者卻輕易地做到了這一點,而且使胡佛總統談了兩個多小時。

那時候,胡佛是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年輕的記者裏尼提偶然地跟他坐同一輛列車,並得到了采訪他的機會。一開始,當裏尼提詢問一些問題的時候,胡佛總是簡單地回答“是”或“不是”,然後就長久地陷入沉思。裏尼提覺得很尷尬,雖然他早就知道胡佛的習慣了。他不得不一邊問問題,一邊想辦法解決這種狀況。當火車經過貧窮而荒涼的內華達州時,裏尼提突然想到了一個很好的話題。他望著窗外,好像是自言自語地說:“在這個地方,人們應該還是用那種古老的方法來采礦的吧?”

這時候,胡佛馬上說道:“早就不用那種方法了,現在全國都在采用最新的采礦方法。”

接著,胡佛的話匣子好像是被打開了一樣,他滔滔不絕地談了起來,從采礦到石油,從航空到郵政……當時,那些跟胡佛同坐一列火車的人都是有名望的人,但是胡佛對他們都不理不睬,卻偏偏跟裏尼提講了兩個多小時。

裏尼提本來是一個默默無聞的記者,但是卻因為跟胡佛總統聊了一個合適的話題,使自己成為和胡佛總統話談得最長的記者。看來,話題對談話確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找到合適的話題,不難想象,談話的結果一定不會很理想。

一位圖書推銷員敲開一戶人家的門,對一個太太說:“太太,我們的圖書質量非常好,裝幀也非常精美,您看有沒有需要呢?”

在大部分情況下,這位推銷員得到的回答是:“不需要!”然後門會被關上。看得出來,這樣的推銷員不是出色的推銷員。如果是一位出色的推銷員,他會更加懂得推銷時的說話藝術。讓我們來推測一下一位優秀的推銷員的推銷情況:

推銷員:太太,早上好!你家的孩子都上學去了嗎?

某太太:是的。

推銷員:你的孩子上幾年級了?

某太太:大的五年級,小的二年級。

推銷員:他們一定都很聰明吧?

某太太:是的,當然。

推銷員:他們平時喜歡看書嗎?

某太太:有時候看。

推銷員:太棒了!我想我這裏有些書他們可能會喜歡……

我們可以想象,這位推銷員成功的幾率應該是非常高的。為什麼?因為他掌握了很好的推銷藝術,並且在談話過程中很好地控製了話題。

有效地控製話題,對說服一個人來說的確十分重要。蘇格拉底以擅長言辭而著稱於世,他創立的問答法至今有著經久不衰的魅力,成為談話的一種經典方式。問答法的核心內容是,我們在與人談話的時候,如果想要說服對方,當不可避免地要麵臨一些有分歧的話題的時候,我們需要就這個話題的共同點(相對於分歧)對話題進行控製,一步一步地使對方作出肯定的回答。這樣,就可以使談話朝著對我們有利的方向發展。

卡爾是一家汽車公司的推銷員,下麵是他與客戶的一次談話。

卡爾:你好,你有興趣看一看我們公司推出的噸位為4噸的汽車嗎?

客戶:實際上我們已經有一輛2噸的汽車了,而且這更加適合我們。

卡爾:嗯,至少就目前而言,2噸的汽車確實比4噸的更加劃算些,是嗎?

客戶:的確如此。

卡爾:我是否可以知道,你需要的汽車的平均載重量是多少呢?

客戶:2噸。

卡爾:這是個平均數嗎?

客戶:是平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