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職場語言8大宜忌(1 / 3)

講話的方式很重要

那些職場中的人們有時候會非常驚訝地發現,講話的方式有時候甚至比講話的內容更加重要。

一個人如果想要實現某個目標,隻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讓自己的才能在工作中充分發揮出來,並且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讓人頗感振奮的是,雖然工作總是讓人很頭疼,但是它的確既能夠使人們實現自己的理想,又能推動社會的進步,進而實現自我的價值。正是工作使自我和社會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

也許正因為工作如此重要,所以大部分人——幾乎所有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在職場中獲得成功,希望自己能夠有更高的工資、更高的職位以及更多的來自他人的尊重。是的,人人都希望成功。但是關鍵在於,究竟怎樣才能取勝?

在我的卡耐基口才訓練班中,有90%的學員來自職場。他們中有全國有名的公司的高層領導,也有小公司的底層職員;有從事案頭工作的文員,也有從事推銷工作的推銷員;有工作多年、經驗豐富的人,也有很多剛剛邁進職場的新人。為什麼他們一致地想到來我的卡耐基口才訓練班呢?

“我希望能夠處理好和同事、領導之間的關係,”洛杉磯的一家化妝品公司的策劃經理娜色說,“因為正是這種關係決定了我未來的前途。我希望自己能夠取得成功。”

“那麼,你認為口才能夠幫助你做到這一點?”我問她。

“是的。”她非常肯定地說。

雖然娜色說得有些絕對——導致一個人成功的原因是非常複雜的——但是她的確說出了口才對於那些在職場中的人們的重要性。如果說一個人在職場中成功的20%的因素是他的其他個人才能的話,那麼還有80%來自於他口才的貢獻。

一般人往往忽視了這一點,尤其是那些職場新人。他們認為,隻要能夠在工作中發揮出色,就能夠使自己在職場中取勝。隻有經過一段時間以後,他們才會發現,僅憑自己的知識和技能,而忽視與別人的溝通和合作,是無法完成所有工作的。更加重要的是,在多數情況下,你展現自己的知識和技能的時候,如果對方不能理解你,那麼你也不會成功,更不用說在職場中取勝了。

要想在職場中取勝,需要注意下麵一些問題。

曾經有來自各行各業的很多學員向我抱怨,說他們擁有相當高的才能,卻沒有辦法取得成功。我知道他們的問題之所在。實際上,大部分職場中的人都有一個誤解,很大的誤解。他們認為,在職場中要成功,要得到更高的薪水和職位,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讓自己的工作出色。

事實並非如此。“一切都是人跟人之間的問題。”有一天,史考伯先生很有感慨地對我說道。他的這句話十分有道理,在職場中也是如此。

那些職場中的人們有時候會非常驚訝地發現,講話的方式有時候甚至比講話的內容更加重要。如果想要領導同意自己的某個計劃,不僅需要這個計劃很出色,更加重要的是要讓他相信這一點;讓下屬努力工作的方法不是命令他們這麼做,而應該是鼓勵和建議他們這麼做;同事不會因為出色的工作而尊重你,除非你也尊重他們。

威爾遜是美國某連鎖店的老板,每周他都會舉行一次經理會議。某一年夏天,由於市場疲軟,幾家店的業績連續幾個星期都在下滑。威爾遜打算批評這些經理,但是,他並不打算直接對他們進行批評,因為這樣對公司沒有任何好處。所以,在會議一開始的時候,威爾遜極力讚揚了這些經理,肯定了他們為公司作出的很大的貢獻——在市場這麼疲軟的狀態下,都隻是稍微減少了公司的利潤。

本來打算為自己辯護的經理們對威爾遜的讚揚十分認同,他們感到自己受到了重視,心情自然就開始好起來,一個個都精神煥發。威爾遜的話音剛落,馬上就有一位經理站起來發言。他對自己經營的店麵的業績下滑展開了自我批評,認為自己完全可以做得更好。他向威爾遜表示,他打算在下一階段推行一些新的政策,力爭使業績能夠回升。其他的連鎖店經理也紛紛表明了自己的意見和決心。這種熱烈的場麵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

威爾遜作為連鎖店的老板,具有絕對的權威。但是他明白用強迫的方式不一定能夠達到自己的目的,因此就用了另外一種說話的方式。事實證明,采用這種方式的確取得了成功。

如果說領導對下屬說話應該注意說話的方式,那麼下屬對領導說話就更加應該注意。下麵是一個十分有代表性的例子:

德國一家著名的電器公司在某一年推出了一個新產品。他們準備設計一個出色的商標,並重點把這個新產品推向日本市場。

這家公司的總經理設計了一個商標,並自鳴得意。在一次會議上,他提議大家對他設計的商標進行討論。會上,這位總經理說:

“我想,這個商標絕對是非常合適的。它的主題圖像是太陽,這使它看起來像日本的國徽。日本人一定會喜歡它的。”

看得出來,這是一次沒有多少實際意義的會議,因為大家似乎都隻有一種選擇,那就是同意總經理的意見。所以,絕大多數人都極力讚揚這個商標設計得非常出色。

但是,一個年輕人——廣告部的經理,站了起來說:“這個商標並不非常合適。”

這時候所有人的驚奇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的臉上,總經理也露出了驚訝的表情。大家都等著他繼續往下說。

“它設計得太完美了,”這位年輕的經理不慌不忙地繼續說道,“毫無疑問,日本人一定會喜歡這樣的商標。但是問題在於,我們的商品並不全部銷往日本,也銷往其他亞洲國家。他們都會喜歡嗎?”

這樣,他不但給總經理留了麵子,而且也巧妙地暗示了這個商標的錯誤。總經理在會後說,這位經理的話簡直是“再高明不過的語言”了。

一般人如果認為自己的意見比領導的好,就會直接向領導提出來。他們滿以為領導會接受他們的意見,但是事實往往與他們想象的相反——領導拒絕了他們的意見。於是他們就開始抱怨這個領導過於獨斷、自私和蠻橫。

實際上,每個人都有這些性格特征,隻是有沒有表現出來而已。當自己的意見被下屬否定時,領導一定會產生一種不滿意感,覺得很沒有麵子,從而失去客觀的立場。這樣一來,他拒絕下屬的意見也是順理成章的了。

這位年輕的經理成功地使領導接受了他的意見。為什麼他能夠成功?因為他采用了正確的表達方式。

而就同事之間而言,說話的方式也很重要。相對於領導和下屬之間的關係而言,同事之間有的隻是平等的合作。這樣,如果你打算請求同事配合你的工作,你沒有權力要求別人這麼做,所以就應該特別注意說話的方式了。

總之,在職場中注意說話的方式,會使你遊刃有餘地活躍在這個大舞台上。

與下屬溝通要講藝術

一個領導隻有掌握了溝通藝術,才能成為一個好的領導。

如果你是一個領導,那麼你就不得不與你的下屬——那些職位低於你的人——進行有效的溝通。可以說,溝通藝術是領導藝術中非常重要的一種。一個領導隻有掌握了溝通藝術,才能成為一個好的領導。遺憾的是,很多領導與下屬之間出現了溝通上的問題,這不僅對個人產生了很不利的影響,而且也阻礙了工作的順利進行。

該如何有效地和下屬進行溝通?我認為應該做到下麵這幾點:

清晰、明確地下達指令

很多領導喜歡長篇大論,這往往導致在說完某件事情後,下屬們完全不明白他想要表達的意思究竟是什麼。這是因為領導者在下屬的心目中已經建立起了某種權威,他們說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會作為重要信息、傳達到下屬的大腦裏。正因為接受的信息過多,下屬忽略了領導想要表達的重要信息。我並不想說這完全是領導者的責任,但是至少他應該承擔大部分的責任。

1.清晰、明確地下達指令,這是對領導者的基本要求。用簡潔、有力的話表達你的意思,讓它們有效地傳達到下屬的腦海中去。盡量讓你的指令沒有歧義,也符合下屬能夠理解的水平。你考慮的不應該光是你想要表達什麼,還應該包括聽的人接受了什麼。不要讓自己的話漫無邊際,隻有等下屬完全明白了你的意思,你才可以這麼做——而且你的確不應該長篇大論,因為下屬有他們自己的工作要做,他們不是來聽你的高談闊論的。

2.不要朝令夕改,要讓你的指令都是你成熟的想法。許多領導者有許多新奇的想法,他們是高效率的“點子”生產機。他們經常會否定1個小時前的指令,而用新的指令去代替它。這讓下屬十分頭疼,不知道該怎麼去做,因為他們往往同時得到幾個相互矛盾的指令。

對下屬進行有效批評

當下屬做錯了一件事情,或者沒有完成某件事情的時候,領導當然應該對其進行批評和訓導。關鍵在於,你的出發點是想解決問題。

1.保持平靜的態度。不要給下屬一種正在被審判的感覺,你需要營造一種平和、認真的溝通氣氛。隻有在這樣的氣氛當中,你們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

2.對事不對人。在你進行批評和訓導的時候,應該讓他覺得你並不是針對他本人,而是針對具體的事情進行批評的。你應該平靜地指出問題之所在,並且以各種方式暗示對方,你的目的隻是為了使工作做得更好,而不是圖一時之快。

3.公正地指出下屬所犯的錯誤和應該負的責任。任何一個錯誤都不會隻由某一個人造成,並且,你的下屬當然也不希望犯這樣的錯誤。

4.不要給他一種罪不可恕的感覺,你應該指出他隻是造成這個錯誤的一分子,並且應依照相關的規章製度客觀地指出他應該承擔的責任。

5.對其進行鼓勵。不要忘記鼓勵犯了錯誤的人,他們可能已經在某種程度上對自己失去了信心,急需別人給予肯定。當然,也不要忘記指導他們對錯誤進行改正。

隨時和下屬進行談心

及時了解下屬的想法和意見,是防患於未然的一個重要方法。談心是一種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溝通方式。要做到成功地與下屬談心,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確定目標。確立你談話的具體目標,明確談話的主題,列出你可能和對方交換、傳達的信息,然後安排好談話的時間和地點——我認為不應該固定時間和地點。

2.了解下屬。徹底了解你談話的對象。要從下屬的角度出發考慮談話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以及談話會對他產生的影響。

3.引導談話。將談話引導到你的預定方向上去。當然,你可能也會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獲。

讓下屬服從命令

讓下屬服從自己的每一個指令,這是領導極希望看到的事情。“拿著大棒輕輕地走路”,這個外交政策在讓下屬服從你的時候正好適用。在你“輕輕走路”的時候,如果你能夠找出別人需要什麼,然後告訴對方你能夠滿足對方,那麼你就成功地控製了你的下屬。

在這一階段你可以采取以下3種方式滿足對方的需求:

1.稱讚對方。稱讚這一古老的方法依舊有效。告訴對方他幹得十分出色,你實在很需要他,這樣他就會聽從你的命令。

2.讓對方明白這一工作對他很有用。了解他的需求,告訴他這項命令正是能夠滿足他的需求的,這樣他就會很自然地為你效命。

3.給他實際好處。告訴他如果他能夠幹得出色,就將得到很多實際的好處。這一方法很有用,但是你需要付出點兒東西,而上麵兩種方式不需要你付出什麼。

4.如果你在第一階段遭到了失敗,不要灰心。不要忘記你是領導,把你的大棒在他麵前揮一揮,這樣他很可能就會聽命於你。不過,你最好盡量少地使用這種方法。

巧妙地拒絕下屬

當下屬向你提出某個你不能滿足的要求,或者提出某個你不同意的計劃的時候,不要直接地拒絕,你應該學會拒絕的技巧。

1.對事不對人。讓他明白這是公司的製度或者他的計劃的確不行,對任何人你都會拒絕的。不過,你最好盡量少地以公司的製度來作為借口——如果他的確是那種可以通融的人才,不妨放他一馬;如果正好相反,則告訴他你拒絕的理由。

2.換一種方案。為了使他容易接受,建議他換一種方案。比如,如果他想調整工作時間,但是現在公司卻處在緊張的狀態下,告訴他如果有同事願意跟他調換的話,你可以同意他的要求。

3.拖延時間。這是一種不得已的辦法,它可以幫助你暫渡難關。但是一段時間以後,對方還是會舊事重提的。不過,那時候也許你會有更加巧妙的借口。

加強團隊工作的10條建議

對領導者來說,少批評、多鼓勵,能夠更加有效地提高團隊士氣。我們從沒有看到過一個被嚴厲批評的團隊非常亢奮,而被鼓勵的團隊則經常出現這種情形。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聚在一起,成為工作的團隊。在這樣的團隊裏,每一個人各有分工、各司其職,最大限度地保證了每個人的充分發展和整體目標的有效實現。

無疑,團隊的力量是巨大的。兩個人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團隊的作用將遠遠超過兩個人的作用的總和;多數亦然。

但是,形成一個好的團隊必須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保證成員間的協調和溝通。可以說,沒有很好的溝通的團隊,不是一個好團隊。我將就加強團隊建設給你提供10條有關團隊內經驗交流的建議——不管你是這個團隊的領導者還是隻是一個成員,我相信這些建議對你都有用處。

明確團隊目標

有一句激勵人的話說:心有多高,成就就會有多高。這句話說明了目標對於一個人的成功的重要性。不僅對一個人是如此,對一個團隊來說,目標也是至關重要的。

首先必須明確團隊的目標,這是一個團隊之所以存在的基本因素之一。目標可以為團隊提供很強大的凝聚力,使團隊所有成員都朝著這個目標努力,而這種向心力對團隊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應該首先為自己的團隊設立一個目標,不論是長期的還是短期的。

在行動的過程中,不斷提醒自己團隊的目標,使目標能夠深入到成員的心中。如果行動能夠和目標達成一種合作,這種合作的力量將是巨大的。

團隊中的新來者

對於一個剛剛加入新的團隊的人來說,你要準備好進入一種身不由己的境地。你的個性可能將要暫時消失在團隊之中,你的個人表現可能會因為團隊的任務而改變;那裏可能有你並不喜歡的人,也有你不願意承擔的角色;你的意見可能得不到認同,甚至你的利益也可能會被忽視。這些都是新來的你要學好的第一課。

另一方麵,那些團隊中的成員應該意識到,新來者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他們的經驗很明顯地不足,他們對一切事情都感到很新奇,並且經常有問題冒出來,那麼你應該對他們的到來表示歡迎,並且盡自己的可能為他們解答。

集合大家的意見

作為領導者,當然可以更加權威性地發表意見,但是最好逐一分析別人和自己的建議,淘汰那些明顯不能實行的或者糟糕的建議,並盡量把所有的建議的優點都集合起來,使最後形成的決議臻於完善。

你們所應該采納的建議當然應該是最有利於實現目標的,但是實際上這個籠統的判斷標準經常發揮不了作用。因此,如果出現一種無法達成一致意見的局麵的話,就應采取少數服從多數的方法進行決策。

維持秩序

當遇到意外情況的時候,團隊可能會顯得一片混亂。這種混亂會嚴重地阻礙團隊工作的順利進行,直接影響到目標的實現。因此,必須用紀律或者權威去維持團隊的秩序,使成員的情緒穩定下來,進而使團隊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