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不明白其中的道理,隻好再請他說明。承包商指著那批正在腳手架上工作的建築工人,對男孩說:“看到他們了嗎?這些人全都是我的工人。我無法記得他們每一個人的名字,甚至有些人,根本連臉孔都沒印象。但是,你仔細瞧他們之中,隻有那邊那個曬得紅紅的人,穿一件紅色衣服。我很快就注意到,他似乎比別人更賣力,幹得更起勁。他每天總是比其他的人早一點上工。工作時也比較拚命。而下工的時候,他總是最後一個下班。就因為他那件紅襯衫,使他在這群工人中間特別突出。我現在就要過去找他,派他當我的監工。從今天開始,我相信他會更賣命,說不定很快就會成為我的副手。
“小家夥,我也是這樣爬上來的。我非常賣力地工作,表現得比所有人更好。如果當初我跟大家一樣穿上藍色的工人服,那麼就很可能沒有人會注意到我的表現了。所以,我天天穿條紋襯衫,同時加倍努力。不久,我就出頭了。老板注意到我,升我當工頭。後來我存夠
了錢,終於自己當了老板。”
畢業於哈佛大學的美國成功學大師史帝芬·柯維指出:“人們都希望獲得成功,都在探索成功的奧秘,其實,這應該比你想象中要簡單。因為,我發現那些成功的人們,無論是奧運場上的運動員、商業界總經理、政府領導人還是其他成功人士,他們和普通人中間有著一條明顯的界線,我稱其為成功者的邊界。這個邊界並非標示特殊環境或具有高智商,也不是高等教育或天賦異稟的歸類,更不是靠時來運轉。成功的關鍵,我認為是態度。”
在職場中,每個人都迫切希望自己能成為公司中不可或缺的員工,成為老板最欣賞的得力幹將,事實上,這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隻要你擁有卓越的態度。
推銷員戴爾做了一年半的業務,看到許多比他後進公司的人都晉升了職位,而且薪水也比他高許多,他百思不得其解。想想自己來了這麼長時間,客戶也沒少聯係,薪水也還湊合自己開支,可就是沒有大的訂單讓他在業務上有所起色。
有一天,戴爾像往常一樣下班就打開電視看起來,突然有一個名為“如何使生命增值”的專家專題采訪的欄目引起了他的關注。
心理學專家回答記者說:“我們無法控製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完全可以把握生命的深度!其實每個人都擁有超出自己想象十倍以上的力量。要使生命增值,唯一的方法就是在職業領域中擁有卓越的態度!”
戴爾聽完這段話後,深受啟發,他立即關掉電視,拿出紙和筆,嚴格地製定了半年內的工作計劃,並落實到每一天的工作中……
兩個月後,戴爾的業績大增;9個月後,他已為公司賺取了2500萬美元的利潤;年底,他理所當然地當上了公司的銷售總監。
如今戴爾已擁有了自己的公司。他每次培訓員工時,都不忘說:“我相信你們會一天比一天更優秀,隻要你們擁有卓越的態度!”於是員工信心倍增,公司的利潤也飛速遞增。
戴爾的事例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卓越的態度是獲得佳績的基礎,也是每個人改變自己命運的基本要素。
追求卓越,取得成功是每個人生命中的渴望。在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中,卓越始終是我們持久的動力和永恒的目標。
職業人士想在職業領域中大顯身手、功成名就,就需要堅持不懈地用卓越的態度指導自己的行動!
有位叫陳剛的員工,老板派他到英國的一家分公司收拾殘局。那家分公司連年虧損,老板想把那裏的員工全部裁掉,並把公司的貨物運回來。雖然老板叫他去的使命是把公司關掉,但他改變了老板的目標,讓這家分公司東山再起。
事後,老板不僅沒有責怪他,反而任命他為這家分公司的總經理。一次老板問他:“你當初怎麼就有魄力讓公司東山再起呢?”陳剛笑了笑,說:“老板,沒有什麼別的原因,僅僅是因為我當時內心有股激情讓我不得不那樣做。”
陳剛在卓越態度的指引下不僅僅為自己的職業前途贏得了一個成功的機會,更是為該企業創造了一個發展的機會。由此可見,卓越的工作態度對於一個企業和一個員工而言有多麼重要,一個卓越的員工將帶動一個企業的發展,而一個卓越的企業將為員工提供更多、更好的發展空間,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