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工作做完了,並不表示不可以改進了。在滿意的成績中,仍要抱著客觀的態度找出毛病,發掘未發揮的潛力,創造出最佳業績,這才是一個不把問題留給老板的員工應有的表現。
一桶新鮮的水,如果放著不用,那麼,它肯定不久就會變臭;而我們的工作也是一樣,倘若每天都按部就班地去做,那麼,我們的工作也不會有什麼大的進展。因此,每個員工都必須在每天的工作之中有所改進。這也是一種不懈進取的精神,而在我們的職場中,進取精神又顯得尤為重要和可貴。因此,從今天開始,從此刻開始,用一顆進取的心來改進你的工作吧。
細節完美,結果才完美
我們對於現在的工作,要給予比百分之百再多一點點的關注,這樣才能夠把工作做到盡善盡美。也就是說,我們要關注工作中的細節,將每一個細節都做到最好。這不僅可以讓我們腳踏實地做事,還能夠培養時工作的責任感。
每個人都想展示自己的不平凡。實際上,把每天工作中的小事做好就是展示你不平凡的最好機會。商店的售貨員將每一件商品擦得幹幹淨淨,公交車司機讓自己的車保持整潔,書店的營業員把書架上的書擺得整整齊齊,這樣的小事,天天堅持下來,就會變成一種習慣。當你習慣了把自己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做得盡善盡美的時候,你就已為自己的前途儲存了更多的資本,也就能夠更快地到達你理想的殿堂。
人與人之間真正的差別就表現在工作的細節之上。如果,一位與你同時進入公司、在同一個崗位上工作的同事比你更受器重,他總是拿更多的薪水,得到更快的升職,這時你千萬不要心懷怨恨,不要懷疑上司與他的關係,也不要認為他的實力或能力非比尋常。隻要留心,你就會發現,他的業績都是源於對工作細節的更多關注。
老子曾說: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20世紀最偉大的建築大師密斯·凡·德羅用一句話來描述自己成功的原因時也說:魔鬼藏在細節之中。
工作中的細節看起來毫不引人注意,卻恰恰是—個人工作態度的最好證明。那些超常關注現在工作的員工,總能認真對待工作的任何細節,將工作做到細致入微。也正是由於他們的工作態度,才使他們獲得了比別人更多的成長和發展的機會。
一位工作中十分注重細節的工程師的座右銘是:我做的事情,不會讓任何人操心。有一次,這位工程師被派往一家與公司有合作關係的企業考察一個項目。為了能夠將項目的全景拍下來,他不惜徒步走了兩公裏山路,爬到一座山的山頂上拍攝,連項目周圍的風景都拍得很清楚。其實,他站在公司會議室的樓上完全可以拍到項目的情況。那家合作公司的領導問他為什麼要這麼做,他說,我回去後要向董事會彙報整個項目的詳細情況,周圍的風景也是項目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所以要帶回去給領導和設計師看。
哪怕是工作中的一個小細節也不要錯過,否則工作做得再出色也不算完成任務。一個如此細致縝密,把工作做到完美的人得到提升自是理所當然的。
我們每一個人的工作中都有這樣那樣的瑣事,而多數人都采取敷衍了事的態度。也正是因為如此,成功的總是那些對待小事仍然“斤斤計較”的人。所以,要想成為一個好員工,細化工作,把每個環節都做到完美是至關重要的。
現代職場競爭激烈,每一位員工都麵臨著“優勝劣汰”的殘酷競爭,對細節的疏忽就可能導致被淘汰出局。從這個意義上說,注重細節的能力正是一個職業人士在職場中的競爭力。
兩個同班同學畢業後同時應聘進入一家中外合資企業,公司的待遇很不錯,也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兩個人都很珍惜這份工作。可是老板在招聘他們的時候講明了,有三個月的試用期,試用之後他們隻能留用一個,另一位將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