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開始認真觀察罐蓋的焊接質量,並仔細研究焊接劑的滴速與滴量。他發現,當時每焊接好一個罐蓋,焊接劑要滴落39滴,而經過周密計算,結果實際隻要38滴焊接劑就可以將罐蓋完全焊接好。經過反複測試、實驗,最後洛克菲勒終於研製出“38滴型”焊接機,也就是說,用這種焊接機,每隻罐蓋比原先節約了一滴焊接劑。就是這一滴焊接劑,一年下來卻為公司節約出幾百萬美元的開支。
年輕的洛克菲勒憑著他不斷完善的專業技能邁出日後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直到成為世界石油大王。
故事告訴我們,要做一個新時期高素質的員工,就必須做到精業,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精益求精,刻苦鑽研業務知識,做本行業的尖兵。
敬業是精業的基礎和關鍵,精業是敬業的歸宿和升華。一個人的基本條件是有限的,隻有真正愛崗敬業,才會主動、自覺地不斷學習、與時俱進,刻苦鑽研業務;業務能力提高了,本事見長了,在工作中得心應手、成績卓著,才會更加熱愛自己的那份事業。
行業沒有好壞,問題在於個人。要不想在競爭中慘遭淘汰,你必須創造非凡的業績,而隻有精業才能幫你實現這一目標。有一位新人請教一位老編輯:怎樣才能寫出好稿件來。這位編輯回答:敬業,敬業才能精業,精業才能出精品。成功者與失敗者的區別就在於成功者無論做什麼,都力求達到最佳境界。不論從事什麼職業都應該以精業為標準,精業才能創造出非凡業績。
不斷改進,讓工作止於至善
在越來越追求完美的今天,不斷地改進我們的工作已經變得尤為重要。我們隻有不斷地改進我們的工作,才能讓自己不斷地得到提高,也才能讓我們的工作不斷地做到更好,進而接近完美的狀態。
要想成為公司裏最傑出、最優秀的員工,那麼就一定要把工作做到最好,而要把工作做到最好的前提和條件則是我們必須在工作中不斷地改進自己的工作方法,改變自己的工作思路。
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們就應該在不斷地改進自己工作的過程中,將我們的工作做到最好,追求盡善盡美。
有個剛剛進公司的年輕人自認為專業能力很強,對待工作很隨意。有一天,他的老板直接交給他一項任務:為一家知名企業做一個廣告策劃方案。
這個年輕人見是老板親自交代的,不敢怠慢,認認真真地做了半個月。半個月後,他拿著這個方案,走進了老板的辦公室,恭恭敬敬地放在老板的桌子上。誰知,老板看都沒看,隻說了一句話:“這是你能做的最好方案嗎?”年輕人一怔,沒敢回答,老板輕輕地把方案推給年輕人,年輕人什麼也沒說,拿起方案,走回了自己的辦公室。
年輕人苦思冥想了好幾天,修改後交上,老板還是那句話:“這是你能做的最好的方案嗎?”年輕人心中忐忑不安,不敢給予肯定的答複,於是,老板還是讓他拿回去修改。
這樣反複了四五次,最後一次的時候,年輕人信心百倍地說:“是的,我認為這是最好的方案。”老板微笑著說:“好,這個方案批準通過。”
有了這次經曆,年輕人明白了一個道理:隻有持續不斷地改進,工作才能做好。這以後,在工作中他經常自問:“這是我能做的最好的方案嗎?”然後再不斷進行改善。不久,他就成了公司不可缺少的一員,老板對他的工作非常滿意,現在這個年輕人已經成了部門主管,他領導的團隊業績一直很好。
是的,如同人的身體之所以能夠保持健康活潑是因為人體的血液時刻都在流動、更新一樣,作為公司的一名員工,也隻有對自己的工作不斷進行改進,才能在工作中收益無窮而不斷地得到成長,最終取得驕人的成就。
某毛巾廠有心改造產品,想來想去除了質地、顏色、圖案這些老話題之外,實在不知該往哪裏想。有人提議,應該讓呆板的毛巾生動活潑起來,使消費者覺得又實用又有趣,才能壓倒他人,拔高自己,取得主動權。主意是不錯,可辦法在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