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城區不斷擴大,油雞原產地逐漸縮小,加上推廣良種,這個古老的品種在群眾中已不多見。
二、柴雞
柴雞是北京郊區勞動人民長期培育出來的蛋用地方品種,具有體型小,耐粗飼,找食能力強,抱窩性弱。柴雞的毛色比較雜,毛色的遺傳性能也不穩定。產蛋個小,42~45克。1975年以前北京郊區廣大農民主要養柴雞和少數油雞,隨著良種雞的推廣,柴雞數量也在減少,主要散養於個體農家。
三、北京白雞
北京白雞是北京市種禽公司經過多年選育的優秀白殼蛋雞品種,具有體型小,生產性能高,適應性強等特點。選育過程前已述及。
四、北京紅雞
北京紅雞是在引進“星雜579”基礎上,經多年選育、風土馴化培育而成,前麵談及,不再贅述。
五、農大褐
農大褐是北京農業大學采用合成係育種方法培育而成的。具有體型適中、生產性能高、健康、適應性強和飼料效率高等優點。父母代雛雞可羽速自別,商品代雛雞可羽色自別。
第二節引進蛋雞良種
北京地區引進的蛋雞良種純種曾祖代雞有星雜579、巴布考克8300,已分別飼養在北京市第二種雞場和北京市種禽公司,祖代、父母代雞每年從國外或由國內其它省、市、區引進,有伊莎褐、海賽克斯、星雜288、羅曼、海蘭、迪卡等,分別飼養在各個祖代、父母代種雞場,他們所繁殖的商品代雞在北京都有市場,也向外地出售。
伊莎褐
北京華聯祖代雞場是農業部直屬企業,每年從法國伊莎公司引進祖代種雛。伊莎褐父母代和商品代雞在京郊有一定市場。
致謝:養雞篇編寫過程中曾蒙北京市種禽公司、北京華都肉雞聯營公司和北京市牧工商總公司所屬各大雞場、畜牧機械廠給與大力支持,提供有關資料;提供資料的還有北京市農場局劉學魯、中日雞場楚有名、北京市大發畜產公司劉慶新、此京市水利局養殖公司蘇繼金、北京市勞改局王玉成、劉質岩、北京市禽蛋公司毛建鬥、北京市畜牧工程公司設計所姚國祥、北京市畜牧工程公司設計所趙鴻芳、北京農業工程大學畜牧工程設計研究所呂忠孝、北京市順義縣畜牧局宣以禮、北京市朝陽區畜牧局孫秀珍等,在此一並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