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肉雞(1 / 3)

第一節北京市肉雞業發展簡史

北京市飼養肉雞始於60年代中期,當時主要是供應外貿出口,市內銷售從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期,每年上市量一直保持在20萬隻左右,供應外貿出口100~200萬隻,出口地區主要是香港。多年來肉雞生產一直沒有良種基地,外貿部門從經營角度上雖也從國外引進過幾批父母代種雞,但沒有連續性,這些雞都是放在生產隊飼養而且連續幾代作種,生產性能下降。本應7~8周上市,有的要養到10周,甚至13~14周才能出欄。

1982年夏,萬裏同誌視察北京市種禽公司時,在肯定建設現代化蛋雞生產體係成績的同時,提出要加速現代化肉雞生產體係的建設,盡快解決首都人民吃肉雞問題。

1982年10月始建北京華都肉雞聯營公司,1985年又成立了以生產經營肉雞為主的北京市大發畜產公司,這兩個公司的成立從根本上改變了北京市肉雞生產的落後麵貌。這兩個公司都飼養有優良的肉雞良種,向聯營單、隊、戶提供種雛或商品肉雞雛,除公司商品肉雞場飼養一部分肉雞外,主要靠廣大的郊區社、隊、戶飼養。公司向飼養戶提供良種雛、飼料和技術,負責收購出欄肉雞,屠宰加工後再上市。

1985年度全市生產商品肉雞601.2萬隻,1990年達到2616.7萬隻是1980年的11.54倍。

1991年度全市生產商品肉雞2881.3萬隻,全市共有各類型肉雞場355個,其中國營肉雞場25個,集體肉雞場101個,養肉雞戶229個。

第二節北京華都肉雞聯營公司和北京愛撥益加家禽育種有限公司的建立及其發展

北京華都肉雞聯營公司

北京華都肉雞聯營公司原名是北京肉雞生產聯營公司,1992年6月更名為北京華都肉雞聯營公司。公司始建於1982年10月,是由農業部、水電部、北京市畜牧局三家投資興建,是我國最早建成的一座大型的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的肉雞聯合企業,公司擁有飼養42000隻的祖代雞場,飼養10萬隻母雞的父母代種雞場,年孵化1200萬隻雛雞的孵化廠,年產3萬噸全價配合飼料的飼料廠,年產100萬隻肉雞的商品肉雞場,年屠宰1000萬隻肉雞的屠宰廠和1200噸冷庫,占地麵積1060畝,總建築麵積9萬多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達1.4億元。飼料廠設備全部從匈牙利進口,1992年對設備進行了改造並從荷蘭範阿森公司引進一套飼料製粒係統,現已投入生產,改造後年生產能力達到4.5萬噸。屠宰生產線和冷庫設備分別從匈牙利、荷蘭、波蘭引進,屠宰生產線每小時可加工肉雞4500隻。公司從1983年開始由德意誌聯邦共和國羅曼公司引進羅曼祖代種雞,每年引進6批,計10萬隻。祖代種雞場於1988年11月與美國愛撥益加育種公司和日本三井物產株式會社合資,開始引進愛撥益加肉雞祖代種雞。

公司所生產的肉雞定名為“華都”肉雞,截至1992年10月全公司共有職工1195人,公司地址在北京市昌平縣大東流。曆任公司經理有焦碧蘭、曾亞民、劉蔭桐。二、北京愛撥益加家禽育種有限公司

北京愛撥益加家禽育種有限公司,簡稱北京八六公司,成立於1988年11月4日,是由北京肉雞生產聯營公司、美國愛撥益加(八八)育種公司和日本三井物產株式會社合資經營的企業,公司總投資1274萬元,其中中方占50,美方占45,日方占5,合資經營年限為20年,公司生產經營的主要目的是利用世界上最好的遺傳基因及適合於中國的最先進技術生產和推銷高質量的1日齡肉雞父母代種雛。他們的座右銘是“利用最佳遺傳育種技術推動肉雞事業”。該公司每年由美國久八公司引進八人祖代種雞5.5萬套,每年生產父母代種雞240萬套,從1989~1992年共推廣父母代種雞186萬套。截至1992年10月全公司共有職工140人,公司地址在北京昌平大東流。駐京辦事處在北京市海澱區北環西路13號遠望樓賓館4022室。

曆任公荀中方經理有曾亞民、佘鋒。美國八八育種公司的麥茨先生擔任美方首任總經理。第二任總經理由曾亞民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