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蛋雞(四)(1 / 2)

四、建立配合飼料工業體係

1975年以前北京飼料工業是個空白,隨著現代化養雞事業的發展,促進了北京飼料工業的建立和發展。1975年隨著紅星養雞場的建立,北京籌建了南苑飼料廠,加工能力為年班產2萬噸,同時北京市成立了飼料公司。北京市種禽公司、肉雞公司從成立時就同步建大型現代化配合飼料廠,年班產均在3萬噸以上。1976年全市在區縣以下糧管所分別建起100多個小加工點,開始推廣混合飼料。截至1984年全市糧食係統共建成大、中、小飼料加工廠75個,全年加工飼料51.4萬噸,其中配合飼料占58%。畜牧、農場、商業係統也相繼建了一些大、中型飼料廠,中泰合資在順義縣牛欄山還建有正大飼料廠。截至1991年全市共有大、中、小飼料廠136個,年加工能力160萬噸。

隨著飼料工業的發展,飼料的利用日趨合理化、科學化,由初期的混合飼料逐漸向配合飼料和全配合飼料方向發展。1987年北京市成立了飼料監察所,對全市飼料工作進行了監察,保證十飼料質量的不斷提高。第十一篇詳述北京市飼料工業發展情況,本篇不再贅述。

五、建立獸醫防疫體係

這個體係的任務是提供整套獸醫衛生、雞病控製、防疫、檢疫、免疫的各項技術措施,以保證各個養雞場的雞群免遭疫病侵襲,使雞群能健康的安全生產。這個體係的組織機構包括市獸醫站、市獸醫生物藥品廠、市獸醫診斷所,各區、縣、鄉獸醫站和各雞場的獸醫室等。詳見本書第九篇獸醫與疫病防治。

六、養禽設備製造工業的發展情況

1975年以前北京隻有西山農場可以生產孵化器,再沒有生產養禽設備的廠家了。1975年建紅星雞場時成立了設備維修車間,負責養雞設備研究、製造和修理工作,1978年在維修車間的基礎上獨立建成為北京市畜牧機械廠。隨著養雞事業的發展養禽設備製造工業也雨後春筍般的發展起來。截至1992年據不完全統計全市有不同規模的養禽設備廠30來個,分別隸屬於畜牧、農機、民政局和區、縣有關單位,還有一部分鄉、隊辦的廠和少數大學、研究部門辦的廠,其中生產孵化器的有10餘家。

北京市畜牧機械廠是1978年7月由原紅星雞場設備維修車間擴建而成,建場時投資85.4萬元,占地近30畝,建築麵積8252平方米。共有各種機械加工車床48台,生產主要產品有蛋、肉雞全套養雞設備、孵化器、節能風機、清糞機、雞糞烘幹機、遠紅外線仔豬取暖器、豬用飲水器、係列秸稈氨化機等。

截至1992年全廠有職工160人。曆任廠長有賈庭楷、王仲秋、孔凡、張寶倉、張廣安。

廠址:北京永外東高地南紅星雞場南院。

七、養雞場工藝和建築設計事業的發展

1974年以前北京沒有專業的畜牧工程設計單位,為適應現代化養豬養雞事業的發展,1975年北京市成立了機械化養豬養雞指揮部,在機械化養雞養豬場工程指揮部基建工程處的基礎上,1980年12月經北京市農林辦公室批準,成立了北京市畜牧工程設計室,該室1984年經首都規劃委員會辦公室批準成立為北京市畜牧工程設計所,是專業乙級設計單位,這是全國第一家專業性的畜牧工程設計單位。

設計所主要承擔畜牧工程的機械設備、土木建築、采暖、通風、給排水、電氣、環境工程、汙水處理、製冷空調、總圖規劃等設計,十多年來該所設計的主要工程項目有:紅星、紅華、峪口、俸伯、實驗、東沙六大蛋雞場,兩個蛋用種雞場、飼料廠、華都肉雞生產聯營公司的種雞場、肉雞場和屠宰廠、農業部國家家禽育種中心、甘肅省種雞場體係、江西省種雞場體係、武漢肉雞總場、成都華蓉禽蛋公司體係、新疆華新禽蛋公司體係、昆明種雞場、青海華都禽蛋公司體係等大中型企業,同時還從事一些工業及民用建築工程設計,截至1991年工程設計達84.25萬平方米,完成基建投資4.05億元。

1991年全所共有技術人員60人,其中高級工程師8人,工程師27人。北京市畜牧工程設計所辛西直門外上園村甲3號。先後任室主任和所長的有謝文治、蔡世襲、姚國祥、朱乃江。

北京市先後又有兩個單位成立了農牧工程和畜牧設計所。北京市農牧工程公司設計所成立於1987年8月,經首都規劃委員會辦公室批準為農牧業專業乙級設計單位,可在全國承接2000萬元以下投資的綜合農業及畜牧業的設計項目。專業設置包括建築、結構、水電、暖通、機械等,設有計算機室及設備開發室。五年來主要承擔的設計項目有北京市密雲縣肉仔雞場、燕山石化公司10萬隻蛋雞場通風技術改造工程、四川省畜牧研究所原種雞場及擴繁場、天津武清縣原種豬選育場及種雞場、南京肉雞聯合企業、南京湯山10萬隻蛋雞場、浙江省肖山市一條龍綜合飼養場、湖北省孝感地區東山頭養雞場、內蒙古華蒙禽蛋聯合公司10萬隻蛋雞場、湖北省十堰市種雞場、屠宰加工廠及冷庫、魯南飼料加工廠、重慶飼料加工廠、貴州省凱裏飼料加工廠、湖南省天心飼料公司綜合項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