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R醫藥、衛生(九)(2 / 3)

647口腔內科臨床手冊/劉鼎新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60,179頁;32開

本書係配合口腔內科學試用教材所寫,除供教學用外,亦可作臨床醫師之參考資料。本書列舉的隻是一些最基本的治療方法,而非一成不變的常規。

648口腔內科學/鄭麟薔主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60,564頁;18開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口腔解剖生理學概論;口腔檢查;牙齒發育異常;硬組織非齲疾病;齲病;牙髓病及根尖周圍組織病;口腔粘膜病;係統病的口腔表征;唾液腺疾病;神經係統疾病:口腔病灶;兒童牙齒的治療;口腔預防保健。

參加編寫人員:李宏毅、劉鼎新

649口腔內科學,嶽鬆齡主編,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7,431頁;16開

參加編寫人員:曹采方、王滿恩

650口腔內科學/(蘇)彼凱爾著;胡碧瓊等譯,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8,282頁;16開

本書介紹原蘇聯高等醫學院校口腔內科教學內容,包括牙體,牙周及口腔軟組織疾病並附有牙科設備與器械的介紹。

著者簡介:胡碧瓊女1952年畢業於華西醫科大學。現為北京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主任醫師,敎授;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粘膜病學組成員。

651口腔內科學,四川醫學院主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0,308頁;16開

全國高等醫藥院校試用教材(供口腔專業用)

參加編寫人員:王滿恩、李宏毅

652牙髄病學的生物學基礎王滿恩,王嘉德主編/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1,318頁;16開

本書係統介紹牙髓和牙髓病的生物學基礎知識,特別是在超微結構、免疫、示蹤、電生理、生理、生化等方麵取得的新成果。理論聯係實際,圖文並茂,為牙髓病的防治提供當代的理論基礎。

參加編寫人員:陳向群、陳永、豐淳、胡躍娟、李廣生、李素蘭、李雨琴、羅桂雲、王忠桂、吳民凱、謝毓秀、顏吾綺、嶽林、趙奇箸者簡介:王滿恩,女1980年畢業於成都華西協和大學牙醫學院並獲得牙醫學博士學位。現為北京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教授。

著者簡介:王嘉德女1962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現為北京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牙體科副主任、教授。

653口腔外科學張光炎主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3,414;大32開

本書分五篇,前兩篇敘述有關口腔外科的基本問題;第三篇詳述牙體牙周的各種炎症,牙症的外科療法及拔牙學;第四篇討論口腔頜麵的各種疾病及創傷治療,口腔的特殊疾病;第五篇為頜麵部的整形外科等。

參加編寫人員:林振綱、汪紹訓、金慈光、梁鐸、曹天祥、王光超、鄭麟蕃、黃德瑉、秦振庭、胡鬱斌

著者簡介:張光炎男1938年畢業於華西大學牙醫學院,曾為北京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

654牙體牙周組織病理學著,鄭麟蕃譯,上海:華東醫務生活社,1952,514頁;大32開

本書特點是用人類實際的組織變化和明確的臨床症狀相互對照進行論述。著者希望通過對一些問題的臨症方麵進行討論,而不隻是描寫顯微鏡?的所見^這樣能夠了解許多臨症表征及其實際的變化。

655牙醫外科學/張光炎編著,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50—265頁;16開

本書共10篇,主要內容有口腔的構造與檢查,麻醉學,臨床外科的基本知識與技術,牙齒、頜骨及口腔疾患,齒源感染所引起的頜周組織膿腫與膿性蜂窩織炎,撥牙學、根管治療及根尖切除,牙科成形術、下頜關節疾患、下頜骨骨折。

656口腔頜麵外科學/張錫澤,邱蔚元主編,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1,590頁;16開

全國高等醫藥院校教材(供口腔專業用)

參加編寫人員:張震康

657顳下頜關節病/張震康,傅民魁主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371頁;32開

本書討論的重點是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征。第1-7章是有關的基礎理論知識部分,包括顳下頜關節的演化、胚胎發育、組織病理、改建、功能解剖、胎位以及下頜運動等。第8—10章是有關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征的檢查和診斷部分,包括病史詢問、檢查方法、X線片診斷以及關節造影等。第11—16章是有關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征的臨床部分,包括病因、分類、症狀、診斷標準,治療程序以及治療方法等。對顳下頜關節脫位、髁狀突骨折和關節強直僅作一般介紹。對比較少見的其他顳下頜關節病作為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征的鑒別診斷在第17章中討論。

本書是根據作者多年來臨床實踐和研究的總結編寫而成。主編又以顳下頜節紊亂綜合征作為專題赴美國^進修訪問,故本書內容能反映目前國內研究水平和國內外新動態,是口腔醫師、口腔醫學生、專門化口腔科醫師(口腔頜麵外科醫師、口腔修複科醫師、口腔正畸科醫師,口腔放射科醫師等)以及從事研究顳下頜關節病的同道們的參考書。

由於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征常常伴有頭痛、麵痛、肩頸痛和各種耳症,所以病人還就診於內科、神經科、外科、骨科、耳科或中醫科,因此本書也可供上述各臨床醫師參考。

參加編寫人員:王毓英

著者簡介:張震康男1956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現為北京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院長、口腔醫學研究所所長、口腔頜麵外科主任。

簡者簡介:傅民魁男1960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現為北京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副院長、口腔正畸科主任、教授、中華醫學會口腔科學會常委;口腔正畸學組組長、醫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委員;《現代口腔醫學雜誌》常務編委“口腔醫學縱橫雜誌》特邀編委;《上海口腔醫學雜誌》特邀編委。

658全口義齒學,孫廉編著,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4,105頁;16開

該書特點是介紹作者論文,如前伸關係記錄的探討,排牙理論的因素定律和三因素四定律,全口義齒選簡法等。

著者簡介:孫廉男195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院。現為北京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教授;中華醫學會口腔修複組副組長;中華醫學會醫學美容學會口腔醫學顧問。隻783—43659口腔矯形學毛燮均,朱希濤主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62,440頁;16開

這是國內第一本口腔矯形學統編教材。從理論、實際兩方麵顯示口腔矯正學的全學科內容,此教材的一部分至今仍為學科的基本內容。參加編寫人員:王毓英

著者簡介:毛燮均男1930年畢業於華西醫學院。曾任北京醫學院口腔係矯形外科教研組主任、口腔係主任;曾任《中華口腔科雜誌》總編輯;中華醫學會理事;衛生部醫學科學委員會口腔專題委員會主任委員。

660冠橋學,朱希濤編著,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4,147頁;大32開

本書係統地介紹冠橋學的理論和實踐,取材著眼在近代的新方法,但同時也照顧到實際應用條件。本書不但可作口腔醫學係的教材,同時也可作為一般的口腔科臨床醫師的參考書籍。

661口腔正畸學7黃金芳主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8,241頁;16開

該書為國內第一本口腔正畸學全國統編教科書。內容包括頜麵生長發育,錯胎病因,牙齒移動的組織變化等基本正畸理論,還涉及了錯貽畸形分類,X線頭影測量等基本診斷知識及活動矯正器和固定矯正器的方法。

著者簡介:黃金芳女194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院。現為北京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教授、主任醫師;全國高等院校統編教材主編人員;《中華口腔醫學雜誌》編委;《華西口腔醫學》、《臨床口腔醫學》雜誌特約編委、中華醫學會口腔正畸學組名譽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