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眼科新編,申尊茂等主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1,590頁;16開
參加編寫人員:李鳳鳴、孫世瑉、張惠蓉、趙光喜
629眼科學/畢華德編著,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3,97頁;32開
助產-校教本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眼科的解剖生理概要、眼的檢查方法、常見的眼病、眼屈光學、眼病的預防和一般療法、維生素缺乏時的眼部症狀、眼的胚胎發育等。
630眼科學,畢華德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8,263頁;32開
631眼科學及護理/畢華德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8,128頁;大32開
護士學校教科書
本書為中級護士學校眼科學與護理教科課本,共九章。第一章為眼解剖學與生理學;第二章為眼的檢查法;第三章為眼病;第四章為眼藥;第五章為眼屈光學;第六章為眼病所用的一般物理治療方法及所需各種用品;第七章為眼科手術患者護理法;第八章為眼科手術與所需的器具及其預備法;第九章為眼科門診護理法。
632眼科學/(日)石原忍著,石錫枯譯,東京:同仁會,1933,289頁;32開
2633眼科手冊/畢華德主編,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65,998頁;32開
本書是北京醫學院眼科教研組集體編寫的。內容注意到實用,也注意到理論。包括了一般問題,也包括了特殊科目,它涉及到眼科學的各個方麵,除臨床診斷和治療之外,並兼述眼科的解剖、生理、病理及視野學、屈光學等。還附有眼科常規一眼科檢查常規、眼科治療常規和眼科手術常規。
參加編寫人員:丁淑靜、劉家琦、李鳳鳴
634眼的先天異常,李嵐嗚,羅成仁編著,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0,270頁;大32開
本書主要論述眼部先天異常的病因等器官發生期眼球組織分化的發育異常及眼運動的先天異常。
著者簡介:李鳳鳴女1941年畢業於華西醫科大學並獲得博士學位。1950年獲英國倫敦大學皇家眼科研究所眼內、外科專科學位。現為北京醫科大學教授;曾任第三臨床醫學院(第三醫院)眼科主任;中華眼科學會主席、名譽主席、《中華眼科雜誌》編委常委、副主編、美國醫學會《眼科雜誌》中文版主編、美國伊利諾大學名譽教授、國際眼科飛機教學醫院顧問。
635繼發性青光眼,周以淅主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8,59頁;32開
參加編寫人員:李美玉
636眼屈光學及其測定法著;畢華德譯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5,312頁;25開
本書詳細地敘述了屈光學的各個方麵,處處都結合著實際應用,除對眼的原理與應用有深入的論述以外,對於配鏡的實施方法也列舉了簡明的規則,並對眼肌和弱視的矯治作了詳細的討論。譯者並將自著《用圓柱鏡片作視網膜鏡檢法》一文附錄於後,進一步充實了視網膜鏡檢法的內容。
K78口腔科學隻
637口齒疾病/鄭麟蕃編著,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7,649頁;32開
本書由“口齒疾病及防治概論”改編而成,在內容方麵增加了先進經驗,編入了祖國醫學遺產,增加我們自己的研究資料,成為材料豐富的參考書。全書共十四章,插圖391幅,並附有口腔常用藥物處方,以便檢查。主要內容為牙體,牙周口腔粘膜及疾病和齲齒等的病因、病理和臨床知識,對於一般口腔醫務工作者是一部適用的參考。
著者簡介:鄭麟蕃男1941年畢業於東京齒科大學並獲醫學士,現為北京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名譽院長、教授;曾任口腔係副主任、主任研究所所長。
638牙齒疾病的防治概論/鄭麟蕃編著,上海:華東醫務出版社1949,264頁;32開
全書15章,主要內容為口腔解剖生理學、病理學、口齒疾病診斷與治療,以及預防醫學等。參加編寫人員:李宏毅
口齒疾病及防治概論/鄭麟蕃編著,再版,上海:華東醫務生出版社,1951,198頁;32開
本書共15章,主要內容有口齒的概念及形態^牙齒的發生及組織,齲齒,牙齦炎,齒槽膿溢,數種口腔疾病,牙痛的病理及診斷,牙科診療設施及其整備,口腔檢查,牙周病的治療學,拔牙手術,齲洞填補術,預防牙醫學。
參加編寫人員:李宏毅、張光炎、胡鬱斌、孫廉
639口腔醫學的科學基礎/(英)柯恩克萊默主編;鄭麟蕃等主譯,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4,832頁;16開
本書內容包括口腔的生長與發育、細胞結構與功能、免疫學、微生物學、腫瘤學、疼痛與麻醉、牙齒、牙周組織、口腔粘膜、涎腺、骨、咀嚼肌與顳合關節及口腔疾病診斷與治療的一些特殊問題。
參加譯著人員:王雪圃、傅民魁、李宏毅、李珠瑜、鄒兆菊、胡碧瓊、程時、丁延拚、王大玫、王毓英、胡鬱斌(主譯)
640老年人口腔病及牙病的防治,北京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編,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1990,77頁;32開,(人體五官保健知識叢書)
參加編寫人員:胡碧瓊、宋世卿、高勤、杜華田、林瓊光、徐治鴻、石廣香、豐淳、沙月琴、劉文華、李浩
641口腔病問答/王光和等編,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1983,159頁;32開!
本書詳細介紹了口腔疾病如齲齒、牙髓炎、根尖炎、牙疳、爛口角、牙周炎、口腔癌、牙頜病等症的醫學知識,從口腔的解剖生理、口腔衛生一直談到拔牙、補牙、鑲牙、畸形牙的矯治等。
參加編寫人員:李珠瑜
著者簡介:王光和女195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院,1958年獲蘇聯莫斯科口腔醫學院碩士學位。現為北京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教授。曾任口腔醫學院院長。
642牙病防治,鄭麟蕃主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3,119頁;32開
醫士學校教本
本書為中級醫士學校口腔醫學教材。全書內容共包括9章(一)牙齒的解剖及生理;(二)齲齒;(三)牙周病;(四)牙齒引起的炎症;(五)口腔頜骨的腫瘤及囊腫;(六)口腔及其它口腔粘膜疾病的診斷和簡易的防治方法。通過本書可以豐富一般醫務人員的口腔科知識,明確一些口腔情況,和整個機體之間的關係,藉以更好地掌握全身的生理和病理情況,不僅如此,還能處理一些常見的而目前尚不能由專科醫師來解決的口齒疾病。
431口腔預防醫學,劉大維主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7,184頁;16開
全國高等醫藥院校試用教材(供口腔專業用)
參加編寫人員:李宏毅(副主編),李珠瑜
644口腔組織病理學,鄭麟蕃著,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79,243頁;16開高等醫藥院校教材(口腔專業用)
編寫過程中注意結合我國實際情況,資料大部分選用國內的經驗和有關資料,還適當的介紹了國內外本學科的發展趨向,除為在校學生使用外,還可供畢業後自學和臨床的口腔科及有關科室醫師參考使用。
著者簡介:郞兆菊,女1943年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牙醫學係並獲牙醫碩士學位。現為北京醫科大學口腔醫學教授,國際牙醫學院成員;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放射學組組長;《中華口腔醫學雜誌》編委;國內其他五種口腔醫學雜誌特邀編委。
646口腔修複學,朱希濤主編,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7魯―538頁,16開
高等醫藥院校教材
本書包括口腔修複的生物學基礎,口腔檢查的術前準備,嵌體與冠,固定齒,可摘局部義齒等十二章。
參加編寫人員:孫廉
著者簡介:朱希濤男1942年畢業於成都華西協和大學牙醫係並獲牙醫學博士學位;1986年獲國際牙醫學院院士學位。現為北京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名譽院長,中華醫學會常務理事、口腔科學會主任季員;《中華口腔雜誌》主編;《中華醫學雜誌》編委;《中國口腔科學年鑒》顧問;《臨床口腔醫學雜誌》名譽主編《華西口腔醫學》和《實用口腔醫學》雜誌特邀編委;中華醫學會口腔名詞組組長;《中國醫學百科全書。口腔醫學》編委;國際牙醫學院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