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房山、豐台山前丘陵崗台地平原果糧亞區(III5)
本區位於北京平原區西南部,行政區域包括房山區南尚樂、嶽各莊、識各出、長溝、周口店、張坊、坨裏七個鄉(鎮)土前地帶和燕山區境內;豐台區王佐、位辛店兩個鄉(鎮)前。該區地下水補給主要靠大氣降水,汛期地表水外泄流失。全區為嚴電缺水區。七壤以禍土為主,其次潮褐土和淋溶褐土。本區森林複差率較低,人為破壞嚴重,植被類型主要以灌叢,灌草叢為主。果樹資源主要有蘋果、桃、柿、杏、紅果、梨等。其中農業用地占65.0%,耕地、牧草地、林地、陸地結構是3:2: 2:1。耕地中水澆地49.6%。旱地43.8%。菜地4.1%,水田2.6%。園地中果糧間作地57.7%,果園地612.3%,林地中有林地42.0%、灌叢36.0%,疏林地8.0%、幼林地12.9%,苗圃1.2%,牧草地中丘崗草地73.9%,低山草地25.8%,河灘地占0.3%。
本區土地利用方向節水型果糧為主。充分利用山前暖區熱量資源優勢,改造老果園,重點建設柿、蘋果、杏、獼猴桃果品基地,創造條件發展香椿,搞好節水工程,擴大果樹灌溉麵積。土層較厚,水利條件較好地帶,增大小麥、玉米兩茬平播麵積,提高複種指數。丘崗地土薄缺水,應以旱作小雜糧為主。溝底和坡麓水源和土質較好,可適量發展果樹。本區城邊工礦占地明顯增加,林地所占比例小,應以水土保持林為主,結合風景林建設。
(六)房山傾斜平原糧牧亞區(III6)
本區位於北京平原西南部,行政區域包括房山區東南召、交道、官道、良鄉、紫草塢、豆店、琉璃河、石樓、東營九個鄉鎮,崇各莊、南尚樂兩個鄉南部、城關、周口店、長溝、嶽各莊四個鄉鎮東南部,長陽農場西部;豐台區王佐鄉南側。
北部地下水較缺乏,特別足紫草塢至崗上以及王佐至南宮缺水嚴覓。地農水主要由崠青水庫提供,城關至嶽各生山前區農用水不足,其它地區地下水資源較豐佘。由於超采,交道、劉平莊和琉璃河立教村已出現漏鬥。本區土壤主要褐土類,其次為潮土,平原北部有機質1.5%,豐部、南部2.03%,西南部1.6%,平均有機質1.82%。本區土地平坦開闊,土質較好,土層深厚,中部和南部複種指數180%以上,北部一般150%,小麥、玉米畝產500~600千克以上,周口店、石樓、豆店畝產達700~800千克以上。其中農業用地占67.3%,耕地、園地、水域結構比為15:1:1。耕地中水澆地87.8%,菜地5.7%,水田4.5%。旱地2.0%。園地中果園地57.8%,果糧間作地42.2%。水域中水庫、坑塘21.7%,河渠78.3%。非農用地中未利用土地占8.9%。
本區土地利用方向以糧為主,糧牧結合。中產田 (500~600千克)應作為增產主攻方向,平原畜牧業應重視發展,目前畜產品主要是豬、雞蛋,應發展肉牛、奶牛基地,搞好豆店、交道生物係統工程開發區。由於城市建設迅速發展和良鄉鎮地理位置優越,豐台區菜地已經西移,因此該區東北部應適當調整種植結構,重點發展蔬菜。該區西南部水熱土環境質量好,可建設無公害蔬菜基地。
(七)永定河微起伏平原糧油林牧亞區(III7)
本區位於北京平原區南部、行政區域包括大興縣楡垡、南各蟲、大興莊、禮賢、蘆城、定福莊、龐各莊、半壁店、北藏村、城關十個鄉鎮,安定、魏善莊兩個鄉南部,紅星農場南部;房山區窯上、葫蘆垡兩個鄉全境與長陽農場東部。
土壤主要是風沙土、麵沙土、二合土,土壤肥力差,漏水肥。近年來進行土地改良,沙地麵積減少,耕地麵積擴大。因超采滿足農灌,地下水下降趙勢明顯,已連續13年超采。山於水海缺乏,水田逐年減少,而水澆地增加部分源於水田和開墾沙荒地。1989年墾荒1440公頃(1.56萬畝)。本區糧食畝產達600千克。平原沙帶主要是林果分布區,近年來大抓植樹造林,控製了風沙危害,改善了地區生態環境。其中農業用地占7.5%,耕地,園地,水域、林地、牧草地結構比為38:7:6:5:1。耕地中水澆地82.6%。菜地9.9%,果用瓜地7.0%。水田0.5%,旱地0.03%,園地中果園地97.1%,果糧間作地2.9%,林地中有林地78.6%。其它林地21.4%。牧草地中河灘草地99.4%,其它草地0.6%,水域中水片、坑塘9.7%,河渠90.3%。非農用地中未利用土地占24.1%。
本區土地利用以種植業為主,糧油果林牧綜合發展。本區培肥治沙,因土種植,綜合利用,具有很大潛力。目前應繼續增加有機肥,以培肥地力為中心,以肥改沙,結合防風固沙林建設,有計劃改造局地生態環境。在種植小麥、玉米的基礎上,發展蔬菜瓜果和油料作物。由於本區沙地多,可發展梨、葡萄為主的平原鮮果基地。畜牧業應注意充分利用秸杆和種植部分飼草,發展草食家畜。
(八)通縣、大興低平原糧牧亞區(III8)
本區位於北京平原區東南,行政區域包括通縣、馬駒橋、牛堡屯、張家灣、大杜社、覓子店、鋣縣、台湖七個鄉(鎮),永樂店農場和梨園鄉南部;大興縣垡上、青雲店、長子營、采育四個鄉(鎮),宋莊、風和營、大皮營三個鄉北部,魏善莊、安定兩個鄉東北部和紅早農場東部;朝陽區雙橋農場南部。
本區地下水較豐富,但近年來降水偏少、河水斷流,加之連年超采,水位下降,特別是通縣城附近已形成大範圍漏鬥民。由於水嫄緊缺,汙水已成為農灌用水不可缺少一部分,主要供台湖、次渠、馬駒橋、大杜社及張家灣涼水河以南地區使用。土壤主要潮土為主,其次粘潮土、砂潮土、鹽潮土,局部為風沙土,土壤有機質平均1.47%,一般有機質多在0.9~2.0%。地下水位下降利於抑製土壤鹽堿度上升,使該區南部10餘萬畝鹽堿地連年糧食喜獲豐收,永樂店地區畝產774千克。由於科學管理和水利排灌係統完善,使8萬餘畝鹽堿地得到較徹底改造治理,基木改變了過去旱、澇、堿、薄危宵,對東南郊經濟發展起到很大作用。其中農業用地占75.5%,耕地、水域、園地、林地結構比為29:3:1:1。耕地中水澆地70.3%,水田20.4%,菜地8.7%,果用瓜地0.6%。水域中坑塘32.0%,河渠68.1%。園地中全部是水澆果園地。林地中有林地38.2%,其它林地61.8%。非農用地中未利用土地占16.0%。
本民耕地麵積大,糧食生產水平較高,宜建立商品糧基地,台湖、次渠及其南側可建稻麥基地。在抓好糧食同時應積極發展北部蔬菜生產,加快畜牧水產基地建設,發揮永樂店農場畜牧主產區優勢。本區北部位於市區和縣城附近,菜、畜、禽、魚經濟效益明顯。同時,應適當對灌溉汙水加以限製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