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燕山山前傾斜平原果糧亞區(III1)
本區位於北京平原區西北部邊緣,行政區域包括昌平縣羊坊、流村、桃窪,南口、十三陵、長睃、崔村、興壽、上苑九個鄉鎮的山前及城關鎮北部,海澱區四季青、溫泉、北安河三個鄉山前及西山農場;懷柔縣茶塢、北宅、城關、範各莊、西莊、卸甲山六個鄉山前。
本區土壤以褐土性土為背景,主要為潮褐土和褐潮土。扇形地中下部土層深厚,土壤肥力較高,以生產小麥、玉米為主,扇形地中上部碎石多,部分地區土層薄、漏水漏肥。果樹有蘋果、挑、梨、柿、葡萄、香果等,果園成片,管理條件好,水澆園地占園地麵積94.84%。本區土地利用見表5~27,其中農業用地占70.5%,耕地、園地、林地、水域結構比是7:6:2:1。耕地中水澆地占89.3%,旱地6.2%,萊地3.4%,水田1.1%。園地中果園地56.6%,果糧問作地43.4%。林地中有林地87.1”,其它林地13.0%。水域中水庫、坑塘占39.0%,河流、渠道占61.07%。非農用地中未利用土地山14.5”。
本區果樹資源豐富,土、水、熱資源充足,山前暖區優勢明顯,尚有荒草地、砂地、砂礫地未充分利用,土地利用方向以果為主,扇形地中上部重點律設北京市鮮果基地,形成北京山前果樹帶。扇形地中下部仍以糧為主。該區果糧間作地應逐步改造為果園,部分砂地、砂礫地可挖坑填土種植果樹。應積極營造防風林,結合風景林,以利保護果園,農田和美化旅遊區環境。
(二)昌平、順義高平原糧牧亞區(III2)
本區位於北京平原區北部。行政區域包括昌平縣大東流、城關、南邵三個鄉鎮大部;上苑、崔村,興壽三個鄉南部及馬池口北部;順義縣後沙峪、南法信、板橋、北石檜、張喜莊、高麗營六個鄉全境,趙全營鄉大部和馬坡鄉西部;懷柔縣廟城鄉西側和茶塢鄉東側。
本區主要種植小麥、玉米,土地單產中等水平,糧食產量提高潛力較大。全區土地肥力水平偏低,局部地區易澇,南部和東北端砂薑潮土限製因素較大。
其中農業用地占77.5%,耕地、水域、林地、園地結構比為12:2:1:1。耕地中水澆地87.2%,菜地7.1%;,水田4.7%,旱地1.1%。水域中坑塘25.7%,河流和渠道74.3”。林地中有林地58.8%,其它林地41.2%。園地中果園地99.0%,果糧間作地1.0%。
本區土地平坦,土層深厚,水熱資湄豐富,耕地麵積比箄大,土地利用適宜糧食生產,是傳統糧舉產區,應重視引進優良品種提高糧食品質,單產和總產增產潛力較大。本區畜牧水產發展基礎較好,應繼續提高,並充分利用市良種繁殖場地區優勢,加強培肥地力,農牧結合,建設好糧食和畜牧水產現代化商品生產基地。對砂薑潮土應注意改造利用,趨利避害,因土種植。為滿足本區城鎮菜籃子需要,應建設好蔬菜生產基地。
(三)海澱、昌平低平原糧(稻)菜牧亞區(III3)
本區位於北京平原區西北部,行政區域包括海澱區上莊、永豐屯、蘇家坨三個鄉全境,東北旺、溫泉兩個鄉北部及北安河鄉東北部;昌平縣東小口、回龍觀、北七家、沙河、再善,小湯山、亭自莊七個鄉鎮,大東流鄉西側和羊坊鎮東側,馬池口鄉大部及南邵鄉南端。
本區土棒主要有砂薑潮土、濕潮土、潮褐土,局部褐土鑲嵌。砂薑潮土分布麵積較大,質地偏粘,土壤肥力較低。潮褐土多分布菜區,土壤肥力中等。濕潮土分布在局部低窪地,土壤粘重,是水稻主產區。本區水澆地集中於東北部,水田和菜地集中於西南部。水田在耕地中占重要地位,麵積占本區1/3以上,水稻畝產450千克左右。菜地多新菜田,生產曆史較短,肥力不足,產量僅是老菜田的1/2。魚池增長較快,淡水養魚已具有一定規模。其中農業用地占67.2%,耕地.水域、園地、林地結構比為26:7:2:1。耕地中水澆地58.5%,水田36.9%,菜地4.2%,旱地0.4%。水域中坑塘40.5%,河渠59.5%。園地均是水澆園地。林地中有林地占84.6%,其它林地15.4%。
本區土地利用方向是糧(稻)、菜、牧綜合發展,提供優質高產商品,滿足首都市場。本區部分土地位於扇中窪地,水熱資源豐富,宜於發展水稻,建立京西稻商品糧基地。目前主要是以季稻為主,今後應輔以稻麥兩茬,穩定水田麵積,提高集約化程度和水稻品質。但水稻麵積不宜再擴大。東北部仍以小麥、玉米為主,局部沙地適當種植油料作物。區內國營農場是本市牛奶主要產區,應以農場為中心,建設現代化奶牛商品基地。蔬萊是本區重要經濟商品,必須加強新菜田培肥改造和栽培管理,建立菜田保護埤,向現代化發產發展。本區水域麵積較大,應提高水麵利用率,加強科學養龜,提高產量。
(四)城近郊鍰傾斜高平原菜牧亞區(III4)
本區位於北京平原中西部,行政區域包括豐台區蘆溝橋、南苑兩個鄉鎮及蘆溝橋農場;靱陽區東坎、金盞、平房、樓梓莊、王四營、十八裏店、小紅門、來廣營、窪裏、將台,南磨房、高碑店。太陽宮、大屯十四個鄉和朝陽、東風、東郊三個農場及雙橋農場北部;海澱區玉淵潭、四季青、東升、海澱四個鄉鎮和北旺鄉南部;石景山區山前平原;門頭溝龍泉、永定兩個鄉鎮山前;大興縣紅星農場北部;通縣城關鎮大部。
本區水源豐富,地麵有永定、京密引水渠供水,地下是富水區控製地帶,由於開采程度不同,地下水埋深相差較大,“京西漏鬥區”埋深>20米,京東漏鬥區>30米。本區土壤主要有潮褐土、褐潮土,菜園土肥力較高,平均有機質2.8%,水稻土有機質1.99%。該區土地平整、水熱豐富、肥頮充足,蔬菜畝產萬斤以上,肉雞場、蛋雞場、鴨場、奶牛場、魚池,花卉等生產發展較快,區內有京西稻、南苑稻老產區。其中農業用地占該區44.1%,講地、水域、園地、林地、牧草地結構區為33:11:3:2:1。桃地中水澆地51.0%,菜地3.6%,水田13.7%,旱地0.7%。園地中果園地90.0%,果糧間作地1.2%,其它園地5.8%。水域中坑塘24.58。
本區土地利用方向應以園藝農業為主,畜牧業為輔。園藝農業實打蔬菜、花卉、果樹鑽合,嚴格控製城市占地,大力發展保護地生產。畜禽漁發展應適當限製,穩定麵枳鞏固生產,注意環境衛生。近郊果樹較多,應加強建設,調整品種,和林業、花卉、蔬菜結合,發展觀光農業。本區西南部質地偏沙,宜建喜沙蔬菜經濟作物區;西北坆東南低窪地%地特供米老稻區應加以保護;東北部是蔬菜東移主要地區,菜牧生產條件較好,成加強規劃調整。本區應注意三廢治理,防止對地下水和土壤造成重大汙染危害。隨著城布建設發展,城鄉鑽合部不斷外延,樓群館所之間,應提倡主體綠化,喬灌草結合,針闊葉樹混植,配合園藝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