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特載(五)(3 / 3)

組織谘詢人員出國、出境考察,請國外谘詢專家來華講學,既是學習培訓,也是與外界同行的交流。境外谘詢機構對中國谘詢市場抱有很大的興趣,多次提出要求,迫切希望了解中國谘詢市場的情況,以及我們的谘詢機構業務開展的情況,包括谘詢案例和經驗。這樣的交流活動,對增進中外谘詢業的了解,迅速提高我國谘詢業的水平有積極作用。

(四)加強學術理論建設,開展高水平的谘詢人員培訓為提高谘詢從業人員的素質和業務水平,在市科委的領導下,協會把加強谘詢業務培訓放在突出位置。協會成立五年來,每年都舉辦1—2次對谘詢業骨幹人員的培訓。培訓本著高層次,高起點,理論與實踐結合、授課與研討結合的精神,邀請國內著名的專家和谘詢企業家來授課,他們不僅有較深的理論造詣,而且有豐富的創辦和管理谘詢企業、開拓谘詢產業的經驗。講授內容生動、活潑、適用,且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受到與會者的熱烈歡迎。受訓人員普遍認為每次培訓都組織得較好,從中受到啟發,受到鼓舞,收獲不小,並期望協會多組織這樣高水平的培訓。

學術理論建設是發展谘詢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協會自成立以來已編輯出版了國內外谘詢業經驗彙編係列叢書。由國際勞工局編著的《管理谘詢專業指南》是世界上公認的谘詢專業參考工具書,反映了國際谘詢界的集體智慧,已用12種文字向世界各國發行,但還沒有中文版。協會與北京科學研究中心征得國際勞工局授權,組織人員及時翻譯了該書1996年最新修訂版本(第三修訂版),於1998年正式出版發行。該書目前已作為重要的培訓教材和參考書籍奉獻給谘詢工作者和廣大讀者。

(五)適時推出北京科技谘詢信譽單位為了促進谘詢市場的規範化建設,加強谘詢行業管理,加速科技谘詢產業化進程,北京科技谘詢業協會受北京市科委委托於1995年12月開展首次北京科技谘詢企業(機構)的信譽評審活動。為此,發布了北京市科委批準製定的《北京科技谘詢企業(機構)信譽評審暫行辦法》和《北京科技谘詢企業(機構)信譽評審實施細則》等有關文件。

為確保評審活動客觀、公正、科學地進行,在借鑒其他試點省市信譽評審經驗的基礎上,協會專門組織了課題研究和論證,並成立專家評審委員會,根據申報單位的服務業績、谘詢技術力量和水平、管理水平及用戶滿意程度等方麵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審,至今,已分兩批共選出了信譽企業(機構)67家,並經北京市科委批準確認。

(六)進行協會注冊谘詢師的認證進行注冊谘詢師認證和頒發資格證書,是國際谘詢界通行的加強行業管理、規範行業行為、提高谘詢人員素質和谘詢工作質量與效率的重大舉措,根據國家科委對全國四個試點省市的要求和進一步推進谘詢產業化試點工作精神,協會把開展注冊谘詢師認證作為重點工作之一。

為了使注冊谘詢師認證工作有章可循,有則可依,提高認證工作的科學性、客觀性和權威性,協會組織有關專家、學者,借鑒國際慣例和其他省市經驗,根據北京谘詢業發展的情況和特點,製定出《北京科技谘詢業協會注冊谘詢師認證及管理暫行辦法》和《〈北京科技谘詢業協會注冊谘詢師認證及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經理事會通過,報市科委批準試行。《管理辦法》對注冊谘詢師的認證條件、認證機構、認證程序、注冊谘詢師的權利、義務和管理等作了規定。《實施細則》對評審委員會的組成及資格審查、注冊谘詢師資格申請、培訓、考試、普查與抽檢等作了規定。這兩個文件成為開展協會注冊谘詢師認證工作的重要依據。

協會選定10多名作風正派、辦事公道、原則性強,有聲望又有較深造詣的谘詢專家組成了評審委員會。在對資格申請人員進行專門的培訓、考核和麵試的基礎上,評審委員按照負責、公正、客觀、嚴明以及考試成績和素質評估相結合的原則來確定認證的基準線,這樣,協會於1996和1998年分別考核認證了兩批共548名協會注冊谘詢師。

(七)開通“谘詢熱線”站點北京科技谘詢業協會依托北京科教信息網,於1998年1月初正式開通了“谘詢熱線”欄目。並在國內第一家把谘詢業的信息展示在INTERNET網上,從而使國內外通過INTERNET了解中國谘詢業,了解北京谘詢業成為現實,它是谘詢從業者的交流園地和麵向市場的重要途徑,也是社會了解北京谘詢業工作的重要窗口。

自“谘詢熱線”正式開通以來,已有萬餘人次訪問過本欄目,外省市谘詢試點單位和重點聯係省市(如上海、天津、西安、湖南、河南、吉林等)也常來訪問。浙江大學和浙江經貿委還提出要與我協會合作,美國一谘詢公司也給協會發來電子郵件表示合作意願,協會的部分會員也接到從網上獲得信息而來尋求幫助谘詢的用戶(如:理德斯普、多星管理谘詢公司、理實華恩企管顧問公司、時利華市場調研谘詢公司等都曾被訪問過),谘詢熱線運行以來,得到了業界人士的歡迎和認可。

1999年,“谘詢熱線”又新設了公告版、會員之窗和企業門診等欄目,做到了會員單位發送信息隨到隨登。“谘詢熱線”的開通,向谘詢業的信息化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八)適時成立了各谘詢專業委員會目前,協會的會員已超過210家,包括信息谘詢、工程谘詢、技術谘詢、企業管理谘詢、決策谘詢、市場調查,還有一些投資谘詢和法律谘詢等機構。為適應谘詢業務的不斷擴大和加強協會的有效管理並能更多更好地開展活動,也為更好地調動各個谘詢專業領域的積極性,增強整個谘詢行業的凝聚力,協會決定根據專業領域和服務特點分別成立專業委員會,以此帶動和推進協會的工作,促進北京谘詢業再上新台階。為此我們報請北京市社團辦批準,於1998年8月分別成立了工程谘詢、信息谘詢、決策谘詢、企業管理谘詢和市場調查等5個專業委員會,並分別開展了活動。

五年來,北京科技谘詢業試點工作和協會的工作是富有成效的。完成了大量的谘詢項目,取得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同時壯大了隊伍,擴大了影響,為首都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谘詢業發展的基本思路和整體構想基本形成,科技谘詢界實現了前所未有的團結、彙聚、集成和整合;谘詢界進入市場的渠道增多,產業化的步伐加快,取得了新的經驗。所有這些都是和國家科技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谘詢業協會的組織、聯絡和協調以及廣大會員單位和科技谘詢工作者的努力分不開的。在此,我謹代表協會理事會向多年來支持和促進北京科技谘詢業發展的國家科技部、市委、市政府的各級領導、向協會各位顧問、廣大會員單位和科技谘詢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