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使這項意義重大而亟待開拓的事業盡快得到發展,在試點方案中提出,成立北京科技谘詢業協會以加強對地區科技谘詢業的協調、引導和管理,發揮北京科技谘詢業的整體優勢。1994年12月16日,北京科技谘詢業協會正式成立。協會成立後,承擔起了行業管理與學術交流的雙重職能,使北京谘詢業在整體上有了一個能起宏觀指導和協調作用的機構。協會會員中聚集了全國具有很高權威的谘詢機構如中國國際經濟谘詢公司,有國家級的重要軟科學與政策研究機構如中國科技促進發展研究中心、中科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清華大學21世紀發展研究院、北京大學區域科學中心等,有我市的主要決策谘詢機構如首都社會經濟發展研究所、北京決策谘詢中心、北京多星企業管理谘詢有限公司,同時還有批具有鮮明特色的民營谘詢機構如零點市場調查與分析公司、中國智密區研究所、瑞誠谘詢集團、北京敬業谘詢有限公司、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等,他們在為政府部門、國內各重點企業提供谘詢服務和開拓國際谘詢市場方麵,創造了引人注目的業績,成為北京科技谘詢業中一支極富朝氣和活力的生力軍。在國家科委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經過全體會員單位及廣大科技谘詢工作者的積極努力和配合,全市谘詢業呈現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谘詢市場日益活躍,谘詢業務範圍逐步擴大,谘詢水平進一步提高,谘詢業已成為我市跨領域、跨行業、跨部門、跨學科、綜合性的高智力密集行業,在為首都現代化建設服務中作出了新的成績。據市統計局年報統計,1996年北京地區信息谘詢服務業與計算機應用服務業的主營業務收入為62億元,1997年為71億元,增長14.5%;到1998年達到101.4億元,增長42.8%。其GDP的貢獻值在全市第三產業中所占比例已達2.8%,占全市GDP的比例為1.58%。僅從谘詢服務業(即不計信息和計算機應用服務業)來看,其1998年的主營業務收入約為47.31億元,機構數約2200個,從業人員約為5.3萬人,其GDP值占全市第三產業的2%,占全市GDP的1.1%。此外,一些谘詢公司還在上海、江蘇等地區開設了分公司,開拓國內市場,有的還在境外建立了分支機構。因此,無論從行業總體素質還是對社會所作貢獻來看,北京谘詢業已成為首都社會經濟體係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北京科技谘詢業協會的核心作用日益增強協會成立五年來,其核心作用日益明顯,凝聚力日益增強,會員隊伍不斷擴大。目前,協會已擁有214個正式會員單位,1個國際會員單位,並與加拿大資格認證管理協會建立了合作關係。協會推出了若幹重要舉措,並開展了一些有影響力的活動,在推動谘詢業的健康發展上顯示出良好的作用。
(一)創辦《谘詢導報》,影響日益擴大《谘詢導報》與協會同期誕生,是協會的喉舌和服務的窗口。創辦五年來,編輯部的同誌們克服重重困難,艱苦創業,較好地完成了創辦、試刊和正常出版發行工作。目前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日益受到谘詢業界、谘詢客戶和社會各界有關方麵的關注和認可。
《谘詢導報》一直致力於宣傳國家為發展谘詢業製定的方針政策,介紹國內外谘詢行業發展動態、谘詢理論與方法、谘詢案例、谘詢經驗,提供經濟、市場、產業發展動態信息,溝通谘詢企業與谘詢用戶間信息交流,為培育谘詢意識和谘詢市場,推動北京谘詢業的發展起到了輿論宣傳和引導作用。特別是該報陸續開辟了“谘詢企業係列報道”、“谘詢師金言榜”、“企管顧問”、“行業研究”、“市場調查信息發布”、“國外市場”、“網上資源”等專欄,開展了向200家知名企業及協會會員潛在客戶贈報活動,受到了谘詢業界和企業界的普遍歡迎,很多人稱讚說:“《谘詢導報》為谘詢業與企業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
到1998年12月,《谘詢導報》已出版發行120多期,發行量累計達到40多萬份,報紙傳播範圍遍及全國各地。
(二)為首都的發展獻計獻策,為市委、市政府提供決策依據1995年,北京市委、市政府決定再次開展北京經濟發展戰略研究,成立了戰略研究領導小組,組織全市各委辦的力量開展調研工作。北京市科委建議依托北京科技谘詢業協會開展北京經濟發展戰略研究B本(即專家版本)的研究工作,得到批準。接到這一重要任務以後,在市科委指導、支持下,谘詢業協會充分發揮首都科技智力優勢,組織成立了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科學院、國家計委、中國科技促進發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學以及北京市有關科研單位的專家組成的總體組。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前後組織了數百名專家、學者進行了多次研討,並到天津、河北、上海等地廣泛征求意見,於1996年下半年完成了包括一個總報告和十個分報告在內的42萬字的研究報告,以《跨世紀的抉擇——北京經濟發展戰略研究報告(B本)》為名正式出版。該研究報告按照“專家版本”的定位,進行了客觀、詳實、科學的研究,視野開闊,觀點新穎,豐富了現有北京經濟發展戰略研究的思路,得到了市領導、專家和媒體的廣泛好評。
1997年,協會又接受市科委的委托,組織中國智密區研究所為主的一批長期跟蹤研究北京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發展的專家,對北京試驗區的成就、經驗和跨世紀發展戰略進行綜合性深入研究,以紀念國家第一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創建十周年。這份35萬字的重要研究報告以《中關村十年之路》為名,作為一項重要獻禮,在1998年5月北京試驗區成立十周年之際正式出版發行。宋健同誌十分重視,親筆為該書作了長篇題詞。該書發行後,受到各級領導、企業界、理論界和兄弟省市的關注和好評,為國家加快中關村科技園區發展的重大決策,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1998年,在江澤民總書記關於知識經濟的重要批示和講話的激勵下,在中共北京市第八次黨代會和十一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發展首都經濟的戰略的推動下,協會及時組織了關於“知識經濟與首都經濟”的專題研究,協會領導帶頭,並組織眾多會員單位從戰略與策略上多角度開展研討,既擴大了對知識經濟內涵、特征與發展動向的介紹,又深化了對首都經濟核心、本質與方向的理解和宣傳。
1999年協會又組織開展了“首都智業世紀行——首都科技谘詢業與若幹地區合作研究”課題,並首先從與甘肅省的合作開始運作。此外,協會注冊谘詢師還應兄弟省市邀請多次前往作谘詢報告。這些軟科學研究與谘詢活動的成果對提高谘詢水平,加大谘詢對決策科學化的影響力度,加速谘詢產業化的發展都產生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三)積極開展國際交流活動,促進谘詢業與國際接軌為了學習和借鑒谘詢業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成功經驗,促使我市谘詢業盡快與世界谘詢市場接軌,在市科委、市科協的支持下,在國家科委的幫助下,北京科技谘詢業協會開展了多項國際交流活動。例如與加拿大資格認證管理谘詢協會確定了在管理谘詢領域建立合作夥伴關係的意向,進行了對口經驗交流,並就學術交流、講座、培訓、教材交換等項事宜簽定了合作協議書。協會還先後組織了赴美國、歐洲和台灣地區的培訓考察團。通過研討、考察活動,不僅了解到國外和台灣地區谘詢業的情況,而且為下一步的合作、交流開辟了渠道,建立了關係。如北京多星企業管理谘詢公司與美國安永谘詢公司已就共同關心的熱點問題和有關項目進行合作和交流。協會還直接組織或支持會員單位邀請國外著名谘詢專家來京講學介紹現代經濟與管理理論的新進展。如1998年協會邀請美國著名知識管理專家戴布拉女士來京介紹知識經濟與知識管理。不久前,康斯技術發展公司邀請美國正盛行的《合作競爭》一書的作者之一、耶魯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拜瑞·內勒巴夫前來講學,協會主要領導親自出席交流給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