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特載(四)(3 / 3)

(一)成立園區建設領導小組,建立高效的管理運行機製人大代表在議案中提出,市政府要盡快研究確定試驗區領導管理體製,減少辦事環節,提高工作效率。政府在園區組織建設中充分考慮了這一意見。

為了加快中關村科技園區建設,北京市成立了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領導小組,組長由劉淇市長擔任,副組長是:科技部副部長徐冠華、教育部副部長韋玨、中科院副院長陳義瑜,組員是:林文漪副市長、汪光燾副市長、劉誌華副市長,以及政府有關委辦局、大專院校的負責同誌。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的主要職責是:①組織協調中央單位、市屬單位、有關區縣參與製訂並實施有關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的政策、法規和規劃;②組織協調中關村科技園區內轉變政府職能、培育各類市場、建設中介機構、推動技術創新體製等事宜的策劃和實施,進行必要的試點工作;組織中關村科技園區的形象設計和宣傳;③統籌安排中央和市撥付的、市財政返還的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的資金,組織協調其他方式籌集的中關村科技園區建設資金的使用。建設領導小組下設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市政府專門任命一位副市長劉誌華同誌負責中關村科技園區的建設工作。

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領導小組的成立,本身就是管理體製與模式改革的一種探索,其目的在於打破各自為政、自我封閉的局麵,加強統籌兼顧和綜合集成,充分調動各方麵的積極性,顧全大局,密切配合,減少管理層次,提高工作效率,以高度負責的精神把中關村科技園區建設好。中關村科技園區將遵循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律,按照“小政府、大社會”的管理模式。轉變政府職能,把部分政府職能逐步轉移到評估、谘詢、技術市場等中介服務機構去。

除此以外,目前正在籌建以宋健同誌為組長,由國內外知名專家、兩院院士、資深學者教授組成的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顧問組,顧問組將為中關村園區建設與發展的重大決策提供谘詢意見。

(二)做好空間規劃,抓好整體布局人大代表在議案中提出“要拓寬中關村地區的發展空間,上地信息產業基地需要向北延伸”;“籌建軟件園征用土地可通過上地基地西延來解決”;“永豐中試基地應及早正式啟動”;“批準建立覆蓋中關村地區的寬帶信息網絡”等等。市政府在中關村科技園區的市政規劃中廣泛吸取了代表們的這些建議。

中關村的規劃包括空間規劃和產業規劃兩大部分。目前,中關村空間規劃以及一個信息網建設規劃方案,已經在中關村領導小組上獲得原則通過,正在抓緊實施。

中關村的空間規劃把中關村科技園區的用地功能分為三個部分,即:中心區、發展區、輻射區。

中心區:南起西外大街,北至規劃公路一環,西起京密引水渠,東至八達嶺高速公路,總占地麵積約75平方公裏。中心區設有科技商務中心、市場銷售中心和商業文化服務中心。

發展區:規劃公路一環以北,海澱區山後地區、清河地區以及昌平縣的西三旗地區、回龍觀地區,麵積為280平方公裏。發展區設有信息產業基地、生物工程產業基地、新材料基地以及高校教師、科研人員的新居住區。

輻射區:主要是“一環兩線”。“一環”是指環市區的高科技工業園區,包括電子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豐台科技園區、昌平科技園區等;“兩線”即沿八達嶺高速公路向沙河、昌平、南口方向輻射和沿京密路向順義、懷柔、密雲方向輻射。輻射區主要接受從中心區、發展區輻射過來的技術、產品及產業。

目前,“一路、一城、一園、一網”的重點基礎設施工程已經啟動。一路,是指從西直門經回龍觀到東直門的輕軌鐵路,輕軌鐵路工程建設的可行性報告已上報國家計委,力爭1999年10月底開工。一城,是指中關村西區高科技商貿中心和中關村東區科學城改造工程,該項改造工程的控製性詳規已經完成,其建設工程將於近期向國內外公開招標。一園,是指國家級軟件園建設工程,地址選在海澱區西北旺鄉一帶,占地麵積4.4平方公裏,國家軟件園建設方案已由市長專題討論會通過,控製性詳規正在製定,爭取10月下旬向國內外公開招標,國家軟件園區將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建設成為環境優美的現代化園區。一網,是指寬帶多媒體信息網,該網建設框架方案已經製定,正提交專家討論,技術方案正在製定中。

根據中關村園區建設需要,市政府將成立中關村科技園區一級土地開發公司,負責建設用地七通一平開發,以及開發後的有償轉讓和拍賣。目的在於有效控製房地產價格的上漲幅度,吸引科技企業入駐。

與此同時,市政府正在組織有關部門製定中關村信息產業發展規劃、醫藥及生物工程產業發展規劃、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另外加大了白頤路兩側整治工作的力度,目前已拆除違章建築6.2萬平方米,市政府決定將像整治長安街一樣整治白頤路。

(三)製定區域政策,改善發展環境對於人大代表在議案中提出:在中關村園區科技企業中建立現代企業製度;技術等要素參與收益分配;製定優惠政策鼓勵創新等意見建議,市政府在製定和申請中關村園區政策時都作了認真研究並盡可能地予以吸納。

為吸引並留住中關村園區科技企業中的骨幹人員,1999年有關部門已在中關村科技園區內建立了社會化的專業技術資格評定製度,目前評審工作已經開始。人事管理部門製定了《北京市引進人才和辦理(北京市工作寄住證)的暫行辦法》,積極為骨幹人員解決進京落戶問題。

軟件產業是中關村科技園區的特色產業,為了扶持其發展,爭得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批準,中關村科技園區內的軟件開發生產企業享受增值稅按6%征收,發放的工資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按實際發生額扣除等優惠政策。最近經北京海關批準,中關村科技園區內第一批共14家高新技術企業,可享受海關優先通關、查驗、放行等優惠待遇。

根據中關村建設和發展的需要,市政府向14個部委提出31項新的政策要求。其中,市場準入政策7項,建設資金問題9項,稅收等優惠政策7項,下放必要管理權限5項,其他3項。如申請批準中關村科技園區設立中外合資保險公司;申請批準外資銀行北京分行在中關村園區開辦人民幣業務;申請批準在中關村科技園區設立出口加工區;申請批準北京市政府對中關村科技園區擁有省市級限額以上投資立項的審批權等等。這些政策將對中關村的發展產生保障和支持的作用。

科技園區的立法工作也十分重要,已成立了起草工作領導小組和起草小組,園區立法工作正在有序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