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特載(四)(2 / 3)

產權製度改革和企業化改製,使高新技術產業所有製結構發生重要改變。據統計,國有、集體所有製企業所占比重由1996年的64.2%降到1998年的44.4%,股份製企業比重升至34.2%,三資企業比重升至11.4%。這一係列的改革和製度創新構建了多種所有製共同發展的框架,使高新技術企業邁入了建立現代企業製度的發展新階段。

(三)建立和完善體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人大代表在議案中多次表述了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和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的思想,並提出了推動高科技轉化工程、繼續增加高科技風險投資基金投入、設立並用好風險投資基金等建議。這些思想和建議已經被納入政府的決策思維。

目前,北京已經形成了一個由33個高技術實驗室、52個中試基地、13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其中8個被認定為國家級中心)、12個農業試驗示範區(其中5個為科技部工廠化高效農業示範區)、1個組合型軟件產業基地組成的成果轉化體係。這一體係在全市成果轉化中正在發揮重要作用。

為了使成果轉化有一個好的區域環境,北京建立了“五網一橋”的創業和轉化支撐體係。“五網”是:孵化器網絡,已在大學和試驗區建立了13個孵化器;信息網絡,包括北京科教信息網和中央在京30多個部門信息中心共建的北京科技經濟信息聯合中心;科學儀器與裝備協作服務網絡,目前北京地區大型儀器設備80%以上入網,促進了資源與設備的共享;培訓網絡,依托高校教育資源和中介機構的功能開展一係列培訓教育活動;投融資網絡,由北京市各金融機構和北京市科技金融促進會聯係協調的科技投融資網絡。“一橋”是溝通國內科技企業與海外科技產業中心區聯絡和交流的橋梁。

其中科技投融資網絡體係又由三個風險投資公司和三個擔保資金組成。三個風險投資公司是:①中美合資北京太平洋優聯技術創業有限公司;②北京市高新技術產業投資股份公司;③北京科技風險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三個擔保基金是:①由市科委和市財政出資啟動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融資擔保資金;②由試驗區管委會、中投保公司、首創集團和商業銀行共同運作的擔保資金;③中小企業擔保資金。總的信貸擔保能力達40億元。

為了進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轉化體係和支撐體係。北京市在今年著重抓了幾項工作。

第一,推動產學研結合。繼1998年成立了北京清華工業開發研究院之後,1999年又成立了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並與北京農業大學、軍事醫學科學院、中科院簽署了合作協議,與國防科工委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北京工業大學與企業的合作關係也更為密切。一批重點項目,如混合動力汽車研製、汽車尾氣排放前處理、血液製品研究等已進入可行性論證階段。

第二,啟動科教信息網二期工程。二期工程將使科教信息網的容量和功能都有明顯擴展,除了政務公開、遠程登陸、網上創業,在線服務等功能之外,將增設電子政府、知識倉庫、遠程教育、電子商務、遠程醫療谘詢等功能,並在網上發布科技成果信息,征詢成果用戶,完成成果中介和技術轉讓,使科技成果轉化實現網絡化、信息化和現代化。

第三,繼續擴大科技投入,建立二級擔保基金。從1995年起,市財政科技投入以每年不低於20%的比例遞增。1998年全市科技活動經費籌集總額22.3億元,其中政府撥款6.3億元,占籌集總額的28.3%。1999年除繼續保證財政科技投入增長外,還在石景山、順義、平穀、豐台、大興等區縣建立了二級擔保資金。二級擔保資金的建立不但擴大了北京擔保資金的總量,而且具有適應性、靈活性強的特點,對推動區縣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成果轉化具有重要作用。

第四,繼1998年成立北京市技術創新與生產力促進中心後,1999年將在不同行業,建立行業性生產力促進中心,並最終形成網絡,為北京地區中小企業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加速成果轉化、發展生產力提供綜合性服務。

(四)深化管理體製改革,製定科技發展規劃代表們在議案中提出由“市計委、市經委、市科委聯合組織製定和落實北京市高新技術產業詳細發展規劃”,“領導與專家相結合,研討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領域和項目,製定發展規劃,在市場經濟中發揮引導作用”,“計劃經濟的管理方式,難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應進行管理機製的轉變”。這些建議引起市政府的高度重視。

北京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規劃”、“北京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十五’計劃及201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製定工作已經啟動,目前已經進入基礎性課題招標和研究階段,將在這些研究和廣泛社會谘詢的基礎上編製科技發展規劃和計劃。

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中,政府職能及計劃管理模式都應發生相應的改革。根據社會各界的意見及人大代表的建議,政府已決定,按照國家技術創新大會的要求,在此次製定和實施科技發展規劃和計劃時,推行一係列的改革,改革要點是:

1.改革科技計劃體係。在規劃綱要的指導下,加強重點領域的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具體製定和實施基礎研究、專項領域、研究開發環境建設、產業化環境建設等四大類計劃。科技發展規劃和計劃的製定將由有關委辦牽頭,組織社會各界的力量參與製定和實施。

2.全麵實行課題製。打破條塊分割組建課題組,承擔研究項目、技術項目或產業化項目。建立課題組首席專家責任製,實行全成本核算,課題非秘成果與信息資源向社會開放。

3.全麵引進市場與競爭機製。大力推行投招標和中介評估。對符合條件的項目采取招標的方式確定承擔單位,科研機構、企業和其他社會組織可平等參與競爭,對跨部門、跨單位聯合投標的優先予以支持。

4.大力培養科技中介服務機構。

要努力創造必要的環境條件,鼓勵社會各界創辦科技中介服務機構。按照“組織網絡化、功能社會化、服務產業化”的方向,引導和扶持技術經紀、技術評估、信息谘詢等各類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的發展。

二、抓住曆史機遇,加速中關村科技園區建設人大代表在議案中表示出對中關村園區建設的密切關注,並提出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中關村作為北京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龍頭地區,它的建設一直受到黨中央、國務院以及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1999年5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國家科技部向國務院報送《關於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加快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的請示》。6月5日,國務院對《請示》作了《批複》。這是對北京科技界以及廣大幹部和群眾的極大鞭策和鼓舞。北京市委、市政府對《批複》高度重視,采取一係列措施貫徹落實《批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