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采取切實措施,營造良好環境,促進技術創新各項任務落實加強技術創新,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跨越科技和經濟兩大領域,涉及許多環節,必須依靠全社會的力量共同推進。在這方麵要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一)建立首都區域創新體係經過幾年的努力,北京已經在北京地區科研機構、高等學校、科技園區和農村中初步建立了一個由51個中試基地、13個工程技術中心、12個農業試驗示範區、13個科技企業孵化器和一個組合式軟件產業基地所組成的創新和創業體係,它是一個紐合區域力量形成的創新體係,而非按照條塊結構形成的體係。區域創新體係的概念就是在當今進行科技創新,發展高技術、實現產業化的過程中,需要將區域力量紐合。不僅在我國,在世界上強調的也是區域創新體係。創造一個區域環境,來推進創新的發展。除了創新創業體係的建立外,還建立了以“五網一橋”的創新創業的支撐體係。五網一橋是:孵化器網絡、信息網絡、大型儀器裝備協作共用網絡、培訓網絡、融資網絡,和促進國內外科技企業麵向市場、相互交流與溝通的橋梁。另外還有中介服務網絡(包括科技谘詢業)技術市場的成長非常迅速,北京技術市場的交易額在全國首屈一指,占全國技術市場總交易額的1/5,今年達到81億元,其中60%是麵向全國,並且今後還要走向世界,中介機構還應該在促進首都經濟發展上多下功夫。我們還很缺乏諸如擔保融資的中介、評價等等機構,有些科研機構在轉製時應當加以考慮;信息業、信息服務機構也很缺。當今存在很多機會,營造區域創新環境需要大量的支撐體係,我們應該是大有可為的。
必須指出,在新形勢下,舊有的科技體係已不能滿足發展的需要。全國技術創新大會以後,要重新考慮布局北京的首都區域創新體係,包括知識創新係統、技術創新係統、知識傳播係統等等。應當結合新的形勢,在原有的基礎上,重新考慮我們的弱點,進行加強、引導,使這個體係從傳統的體係中脫穎而出,適合今後加強技術創新,特別是加強企業技術創新形勢的發展。要大大加強企業中的孵化器建設,科技園區、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應該重視和企業結合,建立企業孵化器。要注意把中央在京科研機構有計劃、有步驟地納入首都區域創新體係,注意發揮廣大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積極作用。隻有這樣,北京的技術創新工作,才在組織機構上有了保證。
(二)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融資體係融資,一直是科技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創新大會文件指出,我國科技投入偏低,各級財政都要增加科技投入,這是政府在推動科學技術事業發展方麵的重要職責。近年來,北京財政科技經費保持增長趨勢,但是企業的科技投入在下降,說明要加強企業的科技投入。去年北京還建立了包括三個風險投資公司和三個擔保基金在內的多渠道的融資體係,政府對於融資體係隻是進行引導,歡迎民間融資體係的建立。今後要加強引導和管理,要防止我們建立了融資體係後,來之不易的擔保資金、風險資金卻被用於公司自身其他的金融運作,真正用於科技風險投入和擔保上的是慢而又慢,少而又少。在開始之初,要規範它的行為。
要培育有利於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資本市場,逐步建立和完善風險投資機製,發展風險投資公司和風險投資基金,建立風險投資撤出機製,加大對成長中的高新技術企業的支持力度。引進和培養風險投資管理人才,加速製定相關政策法規,規範風險投資的市場行為,優先支持有條件的高新技術企業進入國內和國際資本市場。
(三)保護知識產權,改革獎勵製度我國科技成果的評價獎勵製度是在計劃經濟體製下建立的,已經很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下鼓勵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產業化的需要。要按照創新大會的精神,按照國務院頒布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和科技部的《科技獎勵製度改革方案》對北京市的科技獎勵製度進行改革。應用型的科技成果要符合國家的法定標準,其成果價值主要由市場作出評價;一些有普遍社會效益的科技成果也要有客觀評價標準,要克服主觀隨意性,李嵐清同誌提出要停止成果鑒定。要進一步健全知識產權的保護和管理,北京市的知識產權保護一直處於相當分散的情況,科委的知識產權保護辦公室、科委的專利局搞專利、工商局的商標處和新聞出版局的版權保護局負責軟件保護等,不能形成一個整體力量,每一方麵都很弱,根本不能滿足我們當前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特別是軟件產業的要求。今後要結合機構改革,從組織機構、經費、力量上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提高全社會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法製觀念,加大執法力度,堅決查處和製裁各種違法侵權行為,使知識產權得到切實有效的保護。
(四)加快創新人才培養,激勵科技人員從事創新活動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迫切需要大批創新和創業的科技人才。過去,我們培養人才往往片麵強調他們的學術研究能力,忽視創新和創業能力的培養,忽視對有科技頭腦的經營管理人才的培養,今後要通過加快教育改革,加強素質教育,來進行既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又具有全麵素質的複合型創新和創業人才以及經營管理人才的培養。同時,在另一方麵,創新、創業的人才培養是基於全社會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通過“法輪功”的事件使我們更進一步地認識到科普工作的重要性,要加強科學普及工作,傳播科學知識、科學方法和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同一切反科學、偽科學的歪理邪說作堅決的鬥爭。
四、在管理改革上要有新突破為了建立創新機製,推進科技創新,科技管理的改革是必不可少的。要從以下幾個方麵進行管理改革。
(一)改革科技計劃體係計劃改革的框架設想是:在規劃綱要的指導下,加強重點領域的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具體實施基礎研究、專項領域、研究開發環境建設、產業化環境建設等四大類計劃。戰略研究和技術預測應成為一項長期的、經常性工作;基礎研究繼續支持科學家自由選題的研究,重大項目要圍繞首都經濟發展目標進行;根據首都經濟發展的需求設立若幹專項領域,構成科技計劃體係的核心;研究開發環境建設和產業化環境建設是為科技產業化提供良好的支撐條件和政策環境。
(二)全麵實行課題製打破條塊分割組建課題組,建立課題組首席專家責任製;嚴格計劃項目的經費預算,實行全成本核算;項目經費按合同依法管理,可用於研究開發活動和相關人員的工資支出;課題成果與信息資源向社會開放。在某些企業中,還存在把政府投入的科研經費用作他處的現象,必須徹底改變。明年起,要加強科研經費投入的管理,要核算、審計,最後公布。
(三)全麵引進市場與競爭機製大力推進投招標和中介評估。對符合條件的項目采取招標的方式確定承擔單位,科研機構、企業和其他社會組織可平等參與競爭,對跨部門、跨單位聯合投標的優先予以支持。
(四)大力推動產學研聯合科技計劃要更多吸收企業與用戶參與。應用背景較強的課題要鼓勵企業直接提出課題,並與大學和研究機構組織聯合攻關。科技計劃項目向大中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同等開放,並向轉製成科技型企業的研究機構適當傾斜。
(五)大力培養科技中介服務機構要努力創造必要的環境條件,鼓勵社會各界創辦科技中介服務機構。要抓緊研究製定促進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發展的政策和管理辦法,按照“組織網絡化、功能社會化、服務產業化”的方向,引導和扶持技術經紀、技術評估、信息谘詢等各類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的發展。要進一步提高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的服務質量和能力,努力孵育出更多的高新技術企業。希望大家很好地學習文件,領會精神,及時反映意見和計劃落實措施,為北京技術創新大會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