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十二章 給自己一個心想事成的企願(2 / 3)

南北朝的顏之推說得好:“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交友不可不慎,擇友須分類別。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

第五篇笑傲“跌打滾摸爬”

不斷挑戰的精神更是令人敬佩。挑戰自我,勇於拚搏是活在當下的主旋律。揮汗如雨,與日月同輝;奮力拚搏,顯神韻之美。堅定的信念而勇敢,勇敢而無畏,因為無畏而超越自我,贏得讚許和尊敬。

無論成功者,還是失敗者,都應洋溢著笑臉,我們期待著成功的聲音,感受著成功帶來的喜悅,在拚搏中感悟出一種精神,那就是———永不言敗。當你人生的滾打一切歸於平靜,留在我們心中的是一份安寧,一份永恒。拚搏是一種美,是無悔的印記,是永遠難忘的回憶。

以感恩之心看天藍雲淡

很多人不明白要走多少步才能到達勝利的終點,也沒有人清楚沿途會遇到多少挫折。但是,有雄心壯誌的人不會因此就停步不前,因為這停步不前本身就是做事最大的潛在的危機。一個成功者不應該有“不可能”、“辦不到”、“沒辦法”、“失敗”、“行不通”、“沒希望”等想法。我們要避免自己有這樣的念頭。一旦出現這樣的念頭,就要立即用積極的信念戰勝它們。事實上,我們隻要放眼未來,勇往直前,不理睬腳下的障礙,堅定必勝的信念,我們就能夠在沙漠裏找到綠洲。也許我們會像愛迪生一樣,會失敗幾千次,但要切記,愛迪生雖然失敗了幾千次,但他還是發明了照亮世界的電燈,我們要讓他發明的電燈照亮我們前進的道路。

這就是有必勝的信念。有了這種信念,我們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不管要做出多大的付出,我們都會勇往直前,直到成功。

在困難挫折麵前,我們要用堅定的信念鼓勵自己堅持下去。不把每一次失敗看成是對自己的打擊,而是當成又多了一次磨練,獲得一次成功的機會。“失敗是成功之母”,每失敗一次,再失敗的機會就少了一次,成功的機會就增加了一次。我們要相信,挫折隻不過是成功路上的彎路而已,成功往往就在拐彎處,不要因為拐彎看不到前方就放棄,否則那將會成為人生的遺憾。

要做到堅持不懈,除了必勝的信念外,最為重要的就是毅力。毅力是成功之本,是一種韌勁的積累。毅力的表現往往是一個人在挫折中所展示的驚人力量。有了毅力,人們就不會向挫折和困難低頭,會更堅強地去麵對。

那麼,怎樣才能擁有恒心和毅力呢?有人總結以下幾個方麵叫你必須在成功的道路上堅持到底。

(1)有堅定的信心

隻有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才會不顧人生旅途中的困難、挫折和失敗,積極奮鬥以克服困難,戰勝失敗。相反,如果信心不足,就會在困難、挫折和失敗麵前走回頭路。因此要有毅力,一定要培養信心。

(2)有強烈的願望

願望是人們行動的出發點,一切活動都發源於願望。弱小的願望因為弱小,常被旅途中的風風雨雨吹滅,行動沒有毅力。相反,任何風風雨雨都不能使強烈的願望熄滅,除非生命停止。“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生命不息,衝鋒不止”,這些都是強烈的願望。

可見,隻有願望強烈,才能擁有頑強的毅力。要成功,就必須有強烈的成功願望;要成為富翁,就必須有強烈的發財願望,隻有這樣,我們才會有強大的毅力,無論前途多麼曲折艱險,都要義無反顧地堅持下去。

(3)有明確的目標

有了明確的目標,我們的行動才有方向:有了明確的目標,我們才會被它的吸引力牽引著不斷向前邁進。

很多人雖然有發財的夢想,但由於沒有將這種夢想用明確的目標體現出來,因此行動很茫然,精力不能集中在一個點上,常常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行動的效率很低,天長日久不見成效或效果不明顯,就容易灰心泄氣,不再堅持下去。

明確、具體的目標使我們知道該做什麼,該怎麼樣做,而且容易看到積極行動的效果,預見美好的未來,因此,能夠堅持不懈地做下去。

另外,目標價值的大小也影響毅力的強弱。如果目標價值不大,或者根本就沒有價值,人們就沒有多少興趣、熱情去做。因此,目標價值不大,就很難有毅力。所以,在行動之前,我們要先確認目標價值大小,選擇價值大、有長遠價值的事情做。這樣,我們才能充滿熱情、充滿希望地幹下去,才有強大的毅力。

(4)有明確的計劃

有了明確有價值的目標,並對目標進行分解,將要幹的事具體到今天,明天,下一周,下個月,下個季度……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按照計劃行動,目標才有意義。否則,對於一個籠統的目標,我們的腦子將會茫然一片,無處下手。有了具體的計劃,我們就知道先幹什麼,後幹什麼,在什麼時間幹什麼。一切心中有數,才會心裏不慌,行動才有效率,對所幹的事情才有信心、有毅力。

(5)要積極行動

計劃做出來了,但要積極行動,才能將夢想變成現實,否則隻驚歎於夢想的美好,驚歎於計劃的完美,那麼夢想隻能成為虛無縹緲的幻想,計劃隻能是一張廢紙而已。這就好比登山,如果你被山的挺拔險峻嚇倒,停步不前,你就不能領略山中的風光,更不能體會“一覽眾山小”的感覺。登山,你惟一要做的就是選擇好登山路徑之後,就立即行動,一步一步地去縮短與山頂的距離,走一步,增加一分信心,產生一分毅力。

所以,不管眼前看到的是什麼,我們要的是行動,立即行動,不停地行動,這是我們實現夢想的最佳途徑。

(6)有積極心態

很多人容易受消極心理的影響,擔心失敗,擔心血本無歸,擔心他人的譏諷批評。這些消極心理因素會消磨人們的毅力,降低人們對目標的熱情程度,於是不再追加投入,甚至半途而廢。

因此,要培養自己的積極心態,克服消極心理因素。怎麼克服呢?要與支持甚至崇拜自己的人在一起,用他們的崇拜樹立起自己的信心,激發對目標的熱情,以使自己擁有足夠的毅力來實現目標。

總之,毅力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包括願望、信心、目標、計劃、行動等,將這些環節處理好了,我們就會擁有頑強的毅力。

生命隻在一呼一吸之間

生命裏程中永遠存在著障礙,不會因為你的忽視而消失,當你因為某件事而受到挫折時,不妨想想愛迪生在給整個世界帶來光明前那一萬次的失敗。經得起考驗的人常常以其恒心耐力獲酬甚豐。作為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補償,不論他們所追求的是什麼目的,都能如願以償。他們還將得到比物質報酬更重要的經驗:“每一次失敗都伴隨著一顆同等利益的成功種子。愛迪生的堅韌不拔在於他知道有價值的事物是不會輕易取得的,如果真的那麼簡單,那麼人人都可做到。正是因為他能堅持到一般人認為早該放棄的時候,才會發明出許多當時的科學家想都不敢想的東西。

將成功者和失敗者進行比較,他們的年齡、能力、社會背景、國籍等種種方麵都很可能相同,但是有一個例外,那就是對遭遇挫折的反應不同。處於逆境弱者跌倒時,往往無法爬起來,他們甚至會跪在地上,以免再次遭受打擊;而處於逆境強者的反應則完全不同,他們被打倒時,會立即反彈起來,並充分吸取失敗的經驗,繼續往前衝刺。處於逆境弱者的憂慮及失敗感使精神難以集中,絕望的心情也可能會使他們放棄及逃避奮鬥,不能在奮鬥中體驗滿足,所以缺乏克服困難的持久力。經得起考驗的人卻能從麵對挑戰中獲得滿足感,所以更能自發持久地麵對困難。

1963年9月,胡裏奧20歲生日前,他和三個朋友沿著郊區的大路驅車向馬德裏家中駛去,駛到一個急轉彎處,汽車一個跟頭翻到了田裏。胡裏奧感到胸部和腰部急劇的刺痛,伴隨著呼吸困難和渾身發抖。神經外科專家診斷是脊椎出了問題,胡裏奧癱瘓了,他被送到一個治截癱病人的醫院,脊柱檢查發現:他背上在第七根脊椎骨上長有一個良性瘤,隨後做了外科手術把瘤摘除。但是胡裏奧回家後腰部下麵仍不能動彈,這種情形實在讓人沮喪:胡裏奧在幾年後可能會恢複一點活動能力,但是進展緩慢,鍛煉使得他筋疲力盡。胡裏奧有時也很絕望,有位護士得知這情形,給了他一把價錢不貴的吉他,他開始無目的地撥弄起來,他發現這種亂彈亂奏給他消除了憂慮和無聊,這種亂奏引發他跟著哼起來,後來試著唱出幾句,使他高興的是,自己的嗓音還不錯。

手術後的4個月,胡裏奧站在地板上,手抓著他家裏樓梯的扶手,費力地試著舉步上樓,這樣的練習使他氣喘籲籲。但他總算抬起了邁向康複的第一步。

為了加強身體其他部位的鍛煉,他沿著門廳不停地爬行四五個小時。在他家的消暑住地,他能拄著拐杖沿著海灘緩慢費力地行走,而且每天早上,他在地中海裏疲倦不堪地遊上三四個小時,到那一年的秋天,他換成拄一根手杖行走。幾個月後,他把手杖也扔到了一邊,每天慢行10公裏。

1968年,他於法學院畢業,他曾打算進外交使團。在那時,音樂僅是一種消遣,長期而孤獨的恢複期使胡裏奧產生了靈感,他總算寫出了自己的第一首歌《生活像往常一樣繼續》。

作為一個世界性的音樂家,公眾對他的接受有一個漫長的過程。在他用歌聲征服拉丁美洲聽眾的過程中,他首先得征服村民們,使他們知道胡裏奧是誰。1971年他在巴拿馬時身無分文,隻有露宿在公園的長凳上。就在這種情況下,他也沒有懷疑過美好的明天在向他招手。他身體上的複原讓他決心不放棄任何夢想。

1972年,《獻給佳麗西婭的歌》結束了黑暗的日子,這首歌那跳動的民間節奏,使得它流行於整個歐洲和南美。

1981年,胡裏奧寫的自傳《在天堂和地獄之間》一書中,他描述了自己婚姻的破裂,其痛苦的程度不亞於那次癱瘓。他體會到了失敗,陷進了深深的絕望之穀。他得做出超人的努力來麵對觀眾。那時他覺得他的雙腿又癱了,可一位精神病醫生對他說是他的思想出了問題:“你應該像從前那樣,把自己投入到事業中去。”有位醫生建議:“繼績你已開展的事業——不達頂峰不罷休。”

有了這些鼓勵,胡裏奧感覺好多了。從那以後,他嚴格遵守醫生的指導,時刻不忘20年前的自我療法:每天要比昨天多邁出一步。

胡裏奧用世界上六國語言演唱的唱片已經銷售了10億多張,致使他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創辦者頒發的“鑽石唱片獎”。《法國晚報》曾讚揚他為80年代的一號歌星。歌劇明星普拉西多·多明戈這樣評價這位40多歲富有激情的西班牙演唱浪漫民謠的歌手:“胡裏奧達到了每個歌唱家夢寐以求的造詣,既會唱古曲的,又會唱通俗的,他打動了所有觀眾的心。”

胡裏奧假如沒有信心、勇氣和鐵一般的毅力,那麼今天他可能隻是一個默默無聞的殘疾人。

事實上,我們不管做什麼事,不僅需要深思熟慮後的果敢決定,更需要有一種為實現自己的決定而做出無悔的、不懈的努力精神,沒有這種精神,我們又何能成就大事?因此,我們必須明白一個道理:惟有百折不回者,才能抵達成功的彼岸。

我們每個人都得對付那些令人頭痛的、失意的事情。我們暫且把地位問題放在一邊,為了成功,你必須具有耐力。一位有名的手擊家在他的《再戰一回合!》中充分表現了這種頑強耐力,他寫道:“再戰一回合!當你雙腳站立不穩,馬上就要跌倒的時候,再戰一回合!當你筋疲力盡,無法抬起雙臂防禦對手的進攻時,再戰一回合!有時,你被打得鼻青臉腫,無力召戰,甚至你希望對手幹脆猛擊一拳將你打昏過去時,此時此刻——再戰一回合,記住:一個常常‘再戰一回合’的人是不會被打垮的。”因此直麵挫折就是迎取成功。

做任何事情都可以心滿意足

我們發現,成功的人都有一種強烈的願望,一種出人頭地、不甘碌碌無為的強烈願望。在他們中,有些人沒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也有沒有正式上過幾年學。可是,這些人之所以成就非凡,並非與是否接受過正規的學校教育有關,也並非因為他們具有與眾不同、智慧超群的聰明才智。真正促使他們走向成功的恰恰是另一種要素,那就是一種堅定的信念,堅持到底的決心。

堅持會引導你的事業走向成功,而成功的事業又將成為你邁向更大成功的堅實基礎。它給你動力,讓你獲得強大的能量,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我們夢想著成為富人,那麼不能隻夢想,而是要看準了目標就行動,並一如既往地堅持到底,成為富人就是必然的事。

幸運從不曾將你遺忘

美國作家鮑勃·摩爾在他的《你能當總統》一書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世界著名的遊泳能手弗洛倫絲·查德威克在兩年前成功地橫渡了英吉利海峽之後,準備再次橫渡。這天,當她遊近加利福尼亞海岸時,她已經在海水裏泡了16個小時,寒冷刺骨的海水凍得她嘴唇發紫,全身不停地打寒顫。遠方,迷霧重重,看不到海岸,身邊隻有一條隨身的小船。查德隘克感到難以堅持,便向伴隨著她的小艇上的朋友請求道:“我不行了,快把我拉上來吧。”

艇上的朋友勸她:“隻有一英裏遠了,堅持一下,再堅持一下就到了。”

濃霧使她看不到海岸,她以為隊友是在騙她。再三請求道:“把我拖上來吧。”最終,查德威克就在離終點一英裏遠的地方被拉上了小艇,

當時,冷得發抖,渾身濕淋淋的查德威克告訴采訪她的記者說:“如果我當時能看到海岸,那麼我就一定能堅持遊到終點。是大霧,是大霧使我看不到方向,感覺不到希望的存在。”

難道真是大霧阻止了她奪取勝利的欲望嗎?事後,查德威克認識到,真正使她失敗低頭的不是大霧,而是她內心的疑惑阻礙了她的成功,是她自己讓大霧擋住了視線,迷惑了她的心,首先是對自己失去了信心,然後才被霧“俘虜”了。

中國有句古話:“行百裏九十半。”開頭容易收獲難,前麵容易後麵難。在向著目標奮鬥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挫折是必然的,越是接近輝煌的地步越是如此,所謂“黎明前的黑暗”,其寓意就在這裏。這個時候,富人們運用毅力,頑強地奮鬥,使困難變成機遇,從而邁向了成功。窮人們則缺乏毅力,眼前無路想回頭。

第一架飛機的製造者蘭格力1930年作第一次飛行時,飛機掉到了水裏,四周充滿了譏笑聲。失敗的消息登在第二天美國各報上。但蘭格力不灰心,他相信毛病不在飛機,要求再試—試。然而第二次試飛,由於一根繩子掛著了飛機的尾巴,飛機倒衝入水裏,蘭格力本人幾乎摔死,飛機從水裏拖上來時早已破碎不堪。翌日一早,美國全國各報都嘲笑他是“傻子”,教會的牧師們認為這是褻瀆了上帝,說“如果上帝的意思是叫人飛的,早就會替人生兩個翅膀。”有些守舊的科學家也說,地心吸力是不能戰勝的。政府也斷然拒絕了他再次試飛的要求,盡管蘭格力是在譏諷中鬱悶死去,盡管他的飛機放在華盛頓的國立博物院之初仍被人圍觀和嘲笑,但正是這架飛機,帶著蘭格力的創造和意誌,被後人送上了天,從而圓了人類在空中飛翔之夢。

不能堅持到底,隻能被財富拋棄,從來沒見過做事半途而廢的人能成為富翁。世上最不能成事的人就是做事半途而廢的人。

堅持,就是成功,成功就這麼簡單,我們常常羨慕那些有才華的人,羨慕那些天才,而忽略了自己的天賦才能。仔細想想,我們的人生為什麼平淡無奇,波瀾不驚,就是因為我們不能持之以恒,就是因為我們常常半途而廢。

古代思想家荀子說:“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不積跬步,無以致千裏。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成功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功是一個過程。“水滴石穿”,不是水滴有多大的力,而是數十年朝著一個地方落下的結果。因此就要學會持之以恒,隻要能堅持到底,總有山花爛漫時。

富人之所以成為富人,不是他們有超凡的能力,而是因為無論大事小事,無論多大的困難和挫折,他們都咬緊牙關挺了過來,所以最終他們成功了,取得了人人夢想的財富。而很多人一輩子受窮,不是因為缺乏能力,而是不能堅持,常常半途而廢,大事堅持不了,小事不願堅持,困難挫折麵前更是早早地敗下陣來。

活在當下你在工作中難免遭受挫折,甚至是失敗,你惟一需要的就是堅持。很多時候,成功就差堅持這麼一點,很多的成功者就是在他人放棄的時候仍然堅持。千萬不要讓形形色色的“迷霧”遮住你的雙眼,不要讓生活的迷霧“俘虜”你。無限風光在險峰,越是到了緊要關頭,我們遇到的困難就越多,這就是所謂的“黎明前的黑暗”。這時候,我們要咬咬牙,雲開日出的美景就會呈現在我們眼前。

相信你的生命得勝有餘

現在的社會,是知識爆炸的時代,更是能人輩出的當口;信息,瞬間能傳播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在這和平時代,極少有當英雄的機會,為求活的有價值,活出精彩,於是,千軍萬馬都湧向那商海淘金的路。看世間人來人往,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在京城的打工一族有這樣一串順口溜:

幫老板是工資少,小買賣被城管抄,大買賣要關係好,炒股票又常被套、、、、、、

創業是舉步維艱,為何創業難,因為人們的眼中往往隻有閃閃發光的金子,而忽略了那些淘金的方法。沒有創意,你因為平庸就永遠不會脫穎而出。窮人之所以窮,富人之所以富,核心在於是有創新地工作,還是用四肢幹活。有創新的人,心有雄兵千萬,雖不見他們怎麼動作,卻成就於無形。相反,用四肢幹活的人,他們起早貪晚,不堪重負,沒日沒夜地勞作,可是他們卻掙不了幾個錢。

創新都是有心人用腦創造出來的。創新就意味著冒險,所謂富貴險中求。想人家想不到的,做別人不敢做的,敢為天下先,在於思維的轉換。有人善於用手抓住那一瞬間的“電光”,有的能做出震驚世界的舉動;成功者的過人之處就在於能緊緊抓住很多偶然的東西,做出驚人的成就。

加利福尼亞的淘金隊伍中還有一位與眾不同的人物——李維·施特勞斯。李維·施特勞斯跟著兩位哥哥遠渡重洋,加入到加利福尼亞的淘金隊伍中。

然而,現實並非李維想像的那樣是遍地是黃金,而是遍地都是淘金人。看來靠淘金發財太難了!

有一天,一位來小店買東西的淘金工人和李維聊天時說:“你這兒的帆布質量不錯,如果做成褲子,很適合我們這種人穿。你知道,我們現在穿的工裝褲都是棉布做的,很快就磨破了,如果用帆布做成褲子,一定很結實,很耐磨……”

聽到這裏,李維取出一塊帆布,帶著這位淘金工人來到了裁縫店,讓裁縫用帆布為這個工人趕製了一條短褲——這就是世界上第一條帆布工裝褲。帆布短褲生產出來,就大受那些淘金工人的熱烈歡迎,大量的訂貨單雪片似的飛來,李維一舉成名。

因此,做事前要看看是否有所創新,不要盲目地跟風。孟子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我們不說治與被治,這裏要說的是單靠出賣體力的人,一輩子的生活狀態恐怕也隻能維持在溫飽水平;而開動大腦、利用知識智慧工作的人,他們的工作是高效率的,他們往往能成功,成為令人羨慕的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