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第1275章 澤州陳廷敬(1 / 2)

這還是隻是瓷器一項,算上字畫、玉器、青銅、錢幣、神佛像之類大項,這門類可以說是多如牛毛。

在這麼多門類中專研一項並且達到小有成就的地步就得花費很多時間,想在大的門類中研究出個眉目來,那耗費的時間真的很長,最起碼十年起步。

這還是學習者肯用心的結果,如果學習的人不夠用心,或者天賦太差,那麼耗費再多的時間都不見得能入門。

最關鍵的是,學古玩鑒定必須經手大量實物,而且是真品贗品高仿低仿都要有,這樣才能積累大量的經驗,也才能將實物跟理論知識結合起來,不然的話始終都隻能在紙上談兵。

但徐景行沒有這樣的資源,他手裏沒有那麼多實物可供徒弟們研究,也沒有什麼相關的人脈很難給徒弟們提供更好更適合的成長環境,跟著他學古玩鑒定,隻能白白浪費時間,還不如隨便找個古玩店去當學徒工來的好呢,當學徒工雖然不一定能學到高深的理論知識,卻有著大量的實物上手經驗。

要知道,跟學習理論知識比起來,大量真真假假的實物上手經驗才是最難得的。

理論知識這東西在現在這個社會裏最不值錢,就算在網上查資料都能學個差不多,但實物卻不好找,對普通人而言隻有兩個途徑,一就是去古玩店或者相關單位裏從最學徒工做起,自己一點點積累,二則是啥也不幹的天天去古玩市場、古玩店、博物館這種地方觀摩學習。

就算是徐景行,也想不出什麼更好的辦法。

所以,他根本沒想過要教自己的徒弟學習古玩鑒定,效率太低,而且效果不見得好。

最關鍵是,學習古玩鑒定真不一定能出成績,出了成績也不見得能派上用場,不知道多少人衝著這個行當而來,學了十年二十年之後卻隻能以古玩愛好者的身份在古玩市場上或擺地攤或專門撿漏混飯吃,隻有少部分有人脈有成績還有名氣的家夥才有資格成為掌櫃、掌眼先生或者所謂的鑒定專家。

一句話,這個行業入門難,就業更難。

因此這世界上很少有專職的古玩鑒定師,也就各大拍賣行以及大博物館才會養這麼幾個,剩下的所謂古玩鑒定師多是兼職,不信看看電視節目上那些個專家們,哪個不是身兼多職,而且身懷其他技藝。

為什麼?那些專家們就那麼多才多藝?

錯!

主要原因隻有一個——隻懂古玩鑒定這一門手藝混飯吃,結果就是連自己都養活不了。

不客氣的說,古玩鑒定這門技藝,隻能做兼職,隻能做興趣愛好,而不能當主業。

所以,徐景行毫不猶豫的拒絕了葉初青的請求。

開玩笑,他連徒弟都不教,教這麼一個剛認識不到一天的小丫頭?

他腦子瓦特了才會答應。

葉初青顯然沒想到徐景行會拒絕的這麼幹脆,愣了一下,下意識的追問:“為什麼?”

“沒錢途!”

“怎麼可能沒前途?”葉初

(本章未完,請翻頁)

青不服氣的反駁道:“明明是一門可以名利雙收的職業,怎麼可能沒前途。”

“所以說你還小,隻懂得表麵,”徐景行滿口你還太年輕的語氣調侃到。

“什麼嘛,明明就是不想教,”葉初青不滿的嘟囔兩句,忽然眨了眨眼睛:“徐大哥,教我,我給你介紹個大美女。”

“多大一個美女?”

“很大很大。”

“哦?有油菜花那麼大麼?”

“油菜花?哦,你說她啊,比她漂亮多了。”

“咳咳,妹子啊,你沒抓住重點。”

“什麼重點?”葉初青有點懵。

“嘿嘿嘿,自己領悟,”徐景行說著悄悄的瞟了小姑娘的前胸一眼,嗯,確認過了,是對a,真的要不起。

說完,也不管葉初青什麼反應,從麵前一個櫃子裏小心翼翼的取出一對卷軸,然後拿到房間的桌子上慢慢展開。

這是一幅七言詩立軸。

詩文是:“孤標特立紫雲中,千古名山隱華嵩;夜靜風霜隨寶劍,秋高星鬥映珠宮。天壇日出滄溟小,太乙煙開河漢空;更有群仙齊獻壽,依稀鳴佩月華東。”

這是明代詩人林大春的一首七言詩。

但落款卻是“澤州陳敬廷”四個字。

也就是說,這是一幅陳廷敬寫的七言詩立軸,是一幅再正常不過的書法作品了,哪怕是真品,可能在很多人眼裏也不會值太多錢。

但是,在徐景行眼裏,這一幅簡簡單單的書法作品的物性和靈氣卻都超過了他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