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啊,”徐景行當然沒什麼意見,就當是瞎溜達了。
葉初青更加開心:“你平時也逛古玩市場麼?撿漏的機會多麼?”說到這裏解釋道:“我看過你在首都衛視錄的鑒寶節目,知道你是個很專業的古玩鑒定師。”
好吧,原來看過我的節目,難怪會這麼相信我。
徐景行心裏嘀咕一句,順口答道:“我就是在古玩市場上擺地攤的,當然經常逛,不過撿漏兒的機會並不多,主要是還是看運氣,運氣好的時候各種寶貝就跟不值錢一樣望你麵前堆,運氣不好的時候翻遍整個古玩市場也碰不到一兩件能入眼的,”一邊隨口回答,一邊跟著葉初青往愚公村溜達過去。
愚公村就在景區旁邊,距離非常近,村子裏的經濟搞得很不錯,各種民俗餐館甚至停車場應有盡有,當然,賣紀念品的就更多了。
但那些普通紀念品怎麼能被徐景行看在眼裏?
他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奔著村裏的古玩市場去的。
說是古玩市場,其實就是兩家賣紀念品的小商品店,就開在農民的院子裏,不過院子裏都搭著棚子,裏麵擺著幾排櫃台,各種紀念品堆的滿滿當當,種類很多,主要是愚公和王屋山相關題材的紀念品,但也有從山上撿來的所謂奇石,以及紅色紀念品,甚至有一些個五六十年代印刷的太祖語錄。
除此之外,就是一些個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弄來的所謂古玩,絕大部分都是一眼假的貨色,根本不用上手,更不用開本相之眼,稍微一個懂行的就能鑒別出來。
但是,這裏還真有好貨。
反正以徐景行的眼光來看,在僅有的兩個擺著古玩的櫃台裏,確實有幾件看起來挺不錯的物件。
然而一問價,價格卻高的嚇人,一件民國時期的瓷瓶,開口就是二十萬,而且是一口價,不還價的那種,這價格都是直接貼在櫃台上的。
這價格,別說徐景行了,就是葉初青也看不過去,直接說道:“咱們走吧,太黑了。”
徐景行卻笑笑:“不急,再看看,”說是看,其實就是走馬觀花的瀏覽了過去,大致瀏覽過一遍之後,等人很少時才問看攤子的女人:“大姐,這裏沒點上檔次的古董?”
“古董啊,這就是了,”那大姐指了指棚子裏的兩個櫃台。
“這裏的雖然不錯,但沒有我喜歡的,”徐景行搖搖頭:“要是沒有更好的,我就不到打擾你了,去其他地方看看。”
“有更好的,隻是事先跟你說明白,一分錢一分貨,到時候別嫌貴。”
“規矩我懂,”徐景行點頭道。
“那你出門右轉第三家,就說建斌家讓你去的。”
“好嘞,謝啦,”徐景行道謝後轉身離開。
葉初青急忙跟上:“徐大哥,你怎麼知道這裏還有其他地方也賣古玩的?”
“不是跟你說過了嗎?我就是古玩市場上擺地攤的,對這些人的門道熟悉的很,”徐景行隨口道。
“什麼門道?”
(本章未完,請翻頁)
“這個門道需要一定的眼力支持,要是眼力不足,就算告訴你你也不會明白的。”
“跟我說說嘛。”
“咳咳,好吧,”徐景行無奈道:“院子裏擺出來的古董有真有假,但主要作用並不是拿來賣的,而是用來釣魚的,就跟一般店家掛在門口的招牌一樣,通過這種隱蔽的方式告訴懂行的人,這裏有古董,而且有好貨,隻要多問兩句,店家看你懂行,就會把你領到真正的賣家那兒。”
“啊?這麼複雜?他們為什麼隻招待內行?不是說,外行的錢很好賺麼?”葉初青更加好奇。
“外行的錢是好賺,但也麻煩,因為一旦他們發現買了假貨之後經常會找後賬,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去工商局舉報你,很煩人,所以真正的賣家很少會跟外行人打交道,”徐景行說道這裏又指了指那個大院子:“而且應付外行人,有院子裏那些物件就夠了,反正外行人什麼也不懂,主要靠忽悠,貨物的真假根本無關緊要。”
“還真是這個理,”葉初青眼睛閃亮亮的,像是發現了新世界一般,但很快就又皺起眉頭:“這樣一來,豈不是撿不到漏兒了?”
“這可不一定,”徐景行笑笑:“剛才不跟你說了,撿漏兒主要看運氣,賣家就算再高明,也有走寶的可能,運氣好,就算在首都那些個很大的古玩店裏一樣能撿漏兒,隻是概率比較低而已。”
“這樣啊,”葉初青興奮道:“那咱們快走。”
“好。”
出門右轉第三家,是一家民宿,不過看起來規模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