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氣和而瘡亦輕。然後以撚子熏之即愈。仍以解毒補中藥數劑服之而安。如八仙燈鬼吹火三聖拈子等類治之。無不神效。人不知此等用度。而隻言利害二字。棄而不用。豈有先賢製度而誤人耶。用者當詳謹在於通變矣。
明瘡瘍宜點論
點者化也散也。凡瘡瘍初結之時。其根尚活動。其毒始凝。內服其內疏內托之劑。外以降下粉霜伍厘點之即消。至大不過一分。此方外之術。餘訪多年。用之隨手而應。刻期見效。此玄門之秘授仙方。孰能知之。今錄於下。以備之於後人幸甚也矣。
明瘡瘍宜追蝕論
夫追蝕者乃助治之理不針之法也。如瘡腫 痛難禁。
而內以托裏藥中由加穿山甲角刺皂子破硫璃等藥。外以針頭散貼在頂上即蝕。其瘡口歹肉自腐。膿亦潰毒亦散也。亦有用水蛭吮其瘡頂之毒血。雖是良法近人多惡之。今錄之以備其便用也。
明瘡瘍宜刀割論
蓋因死肉多堅而不腐。反將好肉蝕而不在。致令痛苦日夜不安。欲上腐肉藥。好肉痛甚。欲上生肌藥愈加潰爛。如背癰疔瘡杖毒內死肉侵之。若不急用刀割。恐內毒侵於脂膜髒腑。多致不救。豈不畏之。內經雲病在血脈。決之則愈。又雲。惡於針刀者。不可以言其至妙。亦可以先與其畏針散一服更妙矣。
明瘡瘍宜貼膏藥論
大凡瘡毒已平。膿水未少。開爛已定。或少有疼癢。肌肉未生。若不貼其膏藥。赤肉無其遮護。
風冷難以抵擋。故將太乙膏等貼之則偎膿長肉。風邪不能侵。內當補托裏。使其氣血和暢。精神複舊。
至此強壯諸瘡。豈能致於敗壞乎。
明瘡瘍宜蒸法論
夫瘡已敗壞。漏瀝不止。人已衰弱。百治不痊。多年苦楚。未遇良醫。銀錢浪費。心已含灰。又被房勞。使瘡肉紫黑。敗肉浮攸。再遇 磕惡血積之。縱有冰片乳沒血竭等藥。豈能治之。殊不知異有良法。非曆朝瘡書有之。餘在江湖有年。遍訪名山異人。多遇。求授良法。載之於後。活人多矣。
能使陰氣消散肌肉紅活。生肌長肉。膿水立止。妙哉言不盡矣。
明瘡膿宜吸法論
瘡膿已潰已破。因膿塞阻之不通。富貴驕奢及女體不便。皆不能擠其膿。故阻而腫 。如此當用竹筒吸法。自吸去其膿。乃泄其毒也。亦有用口吮其膿。令不痛而毒自安。此瘡醫之仁矣。古雲。醫家有割股之心。罕矣哉。
明瘡瘍止痛法論
凡瘡之為患。必有大痛。皆因感之所作是也。風寒暑濕之邪。皆能為痛。經雲。寒者溫之。熱者清之。濕者燥之。燥者潤之。虛者補之。實者泄之。閉者通之。通者止之。風者散之。蝕者引之。榮衛不和者調之。皆在藥之五氣五味。性之溫涼。對症之機。止痛如神。豈專於乳沒乎。
明瘡瘍宜調護法論
瘡之一症。非同小可。生死之端。危險之際。最宜謹慎。不可輕忽。當保其性命。忌之宣瞑。慎之七情。禁之口味。淨之心神。守之恬淡。妨之色欲。避之十惡之氣者。是孝產體氣新婚酒麝香腥臊膻穢之氣動之。奔勞喊叫接之。友鄙親狂友之。恭禮趨退牽之。情懷談之。胡方亂藥感之。是非啖之。
異禽獸有毒之物當食麋粥菜蔬。如此之守豈不安乎。
明內消法論
消者滅也。滅其形症也。經雲。諸痛癢瘡瘍皆屬心火。火者離卦也。離者外陽而內陰。內陰壅滯。
必然外攻。治當內消。使絕其源而清其內。不令外發。故雲內消。乃初起微覺之時。即以湯液內用黃連大黃芒硝甘草節類疏其源。絕其毒也。如形症已成。不可此法也。
明內托法論
托者起也上也。癰毒之發外之內者。邪必攻內。自然之理。當用托裏湯液。內加升麻金銀花。使榮衛通行。血脈調和。瘡毒消散。故雲瘡家無一日不托裏也。
明補法論
言補者治虛之法也。經雲。虛者補之。如氣虛四君子湯。乃人參黃 白術甘草。血虛當歸川芎芍藥地黃四物湯合而為八物湯。或為八珍丸內詳寒熱加黃連附子隨症活法加減。無出此二方之妙。自然肌生肉長氣血和而體自強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