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空空如也”的教室,讓人頓生涼意,此刻,“人去樓空”一詞,素為入木三分了,前日聽得一人說得,僅此“人去樓空”四字,他便可抒言四千!這四字一詞,遠不是“人去樓空”之說如是明了!
“人去樓空”,仔細看著這四個字,分外陌生,四字正常排序起來,卻又讓人頓時一驚,多少悲歡離合之後,人去樓空之際,終叫人潸然淚下......
這幾天,每天不管是上學時遙看高三(十)班,還是每每由遠而近及高三(十)班,抑或上課時分、課餘休憩之時,總是分外淒涼!
記得咱們六樓的最南麵,那兒是樓層東、南、西、北麵樓口之一,由於此處離一樓商店、各班班級、老師辦公室都是最遠,所以由此樓口上樓之人便是最少,若是我們高三生周六補習之時,此樓口更是寥然無人,如此僻靜之樓口,還可觀看校園門前的幾排柳樹青柏,便自然成為我和靜兒幽會之處。
當然,說是約會,其實也隻是課餘時分、午飯過後我倆相聚於此。
有幾次,嚴格來說,有數不清的次數,我倆總會被同學和老師撞見,可說起來並不見怪,大家都無心破壞這校園尚息的一點兒溫存!幾許寒暄或是調侃過後,大家都會紛紛散去,直流得我倆笑作鴛鴦!我想,到了後來,與這處幽靜之處相約的次數,遠遠超過了在“花之蜂”奶茶店了,也許是我們彼此的審美觀在潛移默化之中,早已被對方改變了吧!
可如今,六樓南麵樓口,這分外浪漫的地方,我卻感覺十分淒涼。今日午飯過後,莫明地,我將老三從一樓南麵樓口帶到了這兒,不由分說,我卻一人手扶欄杆而站,這六月徐徐而過的風中,依然不現靜兒之氣息,已是六月,我們都已身穿短袖校服,這倒叫人輕便了不少,我知道,此刻我眼中流露著的,是我自己都想像不到的悲憫,或許這悲憫之中,有著更多的無助與茫然!而老三似乎早已明白了我的心事,他此時對我最大的安慰,就是默默陪伴了!真的,我實在是無法接受一個人麵對此等瀟湘的傷感,而老三,此刻確實盡到了一個兄弟的最大幫助!
我一直都很尊崇王國維的人生三大意境: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西樓,望盡天下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我想,與大部分人一樣,無奈之處,我還茫然於人生的第三意境: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傳說,聖人蘇東坡,昔日作此句之時,正想其逝去夢中人,起偉崇的夢想,我等俗人,無力沾得一星思想餘暉,實在是比不得東坡居士的絕世千古之上善。
可我這心頭,為了燈火闌珊處的靜兒,著實疼痛不止啊!痛心疾首處,一股會心地憤感無處可泄,隻怪我之渺小,竟無力向著茫茫大地了自己之一寸熱忱,莫、莫、莫!莫怪這世事無常!錯、錯、錯!就錯在這對紅塵的過度迷戀!
千古絕唱之士,大抵是受過絕戀的傾慕,就好像是必經一般,為了這萬丈紅塵,無論聖人,抑或我等普通凡人,都甘願傾心於此。
記起張愛玲曾形容過相戀的一對戀人,就如同兩隻滿身長刺的刺蝟,無論兩人是如何的相愛,都有屬於兩人最合適的距離,而這距離,永不可能為零!在最佳距離上,兩人若再退後一步,溫存必減,危機四伏;若再向前一步,必會刺傷對方,傷感至極!
我實在不明白我與靜兒的最佳距離是何方寸!卻隻是現在,似乎距離得還遠了點,無論是身還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