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風中,依舊不現你的氣息(1 / 2)

時光荏苒,漸漸地,我忘了與她相別多少天了!若是以前,對於交往素密的我倆來說,我們定是經不起三日之別離的,可如今,當我撕下五月最後的一張日曆之時,竟有“六”字赫然出現於我的眼簾之中。

六月的風,也變得和氣起來了,我很想知道,此時我呼吸的空氣之中,是否夾雜了靜兒的一絲氣息,都說相思的二人,是可以從凝結的空氣之中,感受到彼此的氣息的,可如今,我卻不得不相信,這都是相隔天涯的戀人之間,相互安慰各自及對方罷了,我身旁的空氣,絲毫沒有流動交換的意思,又何談伊人與吾氣息與共之說呢?

如今的六月,漸漸地失去了往年六月的青春活力,特別是這專為高三學生而準備的五、六樓,著實讓大家與世隔絕起來了,既離地三尺,又與天相距千丈,絲毫感覺不到一點人氣了!

與高考相距已經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了!我不知道真正等到那個我“期盼良久”之日,是否會真的開心一些?

班上,一雙雙盲目的眼神之中,已然失去了昔日的歡聲笑語,很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一雙雙擁有青春魅力的眼睛之中,竟連夢想的邊際都無處可尋。

記得還是讀小學時,大抵八、九歲,那時大姐齡約14,二姐12歲,三人與暑假,皆呆家中觀看那時熱播的動漫《我為歌狂》,可能還是年齡甚小的原因,剛上三年級的我,實在不明白二位姐姐何以為這部動漫如此癡迷,真可到了茶飯不思的地步了,鑒於無事可做,我也就陪她們一起觀看了,別的情節著實印象不深,卻隻記得幾位主角動漫人物的青春校園生活,而關於對青春更深的理解,對於當時不滿十歲的我來說,真是無從洞悉了。

那是上初三時,動漫界再次掀起了對《我為歌狂》的風靡,第二次觀看此動漫,多是報以回味之態而觀之,劇中的校園青春浪漫生活,也永遠隻屬那般童話之中,我不再相信那會是現實之中體會得出來的了,可能真的應了那句老話:無論看書還是看電影,看著不經意了,容易錯過童話;看著入木三分了,卻又覺得實在虛構!

可能真正覺得不同的,還是觀看的環境吧!無論如何,初三那年,我亦隻得一人觀之。

我曾想過將記憶中的這些支離破碎的片段,都寫入自己的小說之中,畢竟寫作一直是我堅持不解的夢想!若能遠離世俗喧囂,以筆做杆,以心為清地專心寫作,一心感受文字、生活這等等自然的藝術魅力,將是何以暢快淋漓之事,哪怕每天寫他個十、九個小時亦為樂乎,與書為伴,與筆相隨,實為一幸事!

可除了一些沒有名氣的小小說外,迄今為止,自個兒卻未成一部完整小說,多有奮感,提比投箸,卻紛紛夭折!以我的借口,恐怕都怪學業重負而已,而每企及著名作家郭敬明之時,卻又常常身心無比慚愧,汗顏之處,無比惆悵,同樣在高中之時,為何人家就有時間揮筆成書?

有時,人就是怕比較,可人又實在怪哉,甚愛攀比,昨日讀到一泓大師為人處世之道,素上歡喜:“這一番皮肉都乃上天所賜,又何談失去之說?”將這句話譯成俗語就是:“連我們的身體、生命都是大自然所賜予我們的,未收取我們分文,本來我們該是一無所有的,又何必說自己失去了什麼,又該得到什麼呢?”這句話使我頓時豁然開朗,少了得失之說,自然不必汗顏地去比較得失了!

可能時機未到,想必,我是可以這樣安慰自己了!不管如何,一直堅持閱讀的習慣並時刻保持著對愛的真誠感知,這無疑是我目前最為欣慰之事。

或許,現在不該那麼慶幸的,現在首要之事,還是得麵對高考,說來也是奇怪,自從靜兒不在教室之後,我學習起來全然無味,自己其實總有這樣一番感覺:靜兒尚在教室之時,我總能從身後感覺到她的那雙殷切的目光。想必這就是我那些時日學習上進之主因了,如今的班上失去了她,我竟像失去靈魂一般,這些天學習起來,煞是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