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覽古今中外,大凡胸懷大誌、目光高遠的人,無不大度為懷,置區區小爭不顧。相反,鼠肚雞腸、競小爭微、片言隻語也耿耿於懷的人,沒有一個成就了大事業。
耶穌說:“愛你的仇人。”這不隻是一種道德上的教誨,也是一種治病的良藥。當一個人“要原諒70個7次”的時候,他是在教我們怎樣避免高血壓、心髒病、胃潰瘍和許多其他的疾病。
莎士比亞說:“不要因為你的敵人而燃起一把怒火,熾熱得燒傷你自己。”在待人處事中,度量直接影響到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否能協調發展。人與人之間經常發生矛盾,如果斤斤計較,結果就是傷害了感情,影響了友情。
寬容和博愛使人的心靈變得廣闊無比,仇恨往往會使人永遠處在憤怒和狂暴的陰影裏。
心態智慧經
豁達是做人的一種高尚品德
有句俗話,叫做“宰相肚裏能行船”。姑且不論那些宰相是不是都有肚量,但人們都把那些具有像大海一樣寬廣胸懷的人看作是可敬的人。
——徐特立一個人是否具有“豁達大度”之心胸並非小事。它不但關係到自己的工作、學習乃至自己的生命和健康,而且關係到事業的興衰與成敗。
我們生活在社會群體中,人與人之間發生矛盾、產生誤解是常有的事。如何處理好這方麵的問題,我們的祖先留下許多閃光的思想和可供借鑒的經驗。明代朱袞在《觀微子》中說過:“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處人所不能處。”以寬厚的態度待人,決非軟弱無能,而是自信的表現,是正義的行為。尤其是“以德報怨”的高風亮節,可以使人反躬自問,心悅誠服。《續漢書》中記載了曹騰的父親曹陰“以德報怨”的故事:他的鄰居喂了頭豬,長得和曹家喂的豬模樣相似。有一天,鄰家的豬跑丟了,他便到曹家來認,說曹家這頭豬就是他家丟的那頭豬,曹陰心裏知道他搞錯了,卻不和他爭辯,二話沒說,就讓他把豬牽走了。後來,鄰家的豬又自己跑回來了,他這才知道弄錯了,心中很慚愧,趕忙把豬趕還曹家,這時曹陰仍是二話沒說,隻是微笑著接受了。曹陰的態度和氣量,對丟豬的鄰居是一種無聲的感染和教育。有的人遇事想不開,甚至為芝麻粒那麼大點事,也吃不好飯、睡不好覺,自己折磨自己。也有的青少年朋友覺得謙讓“吃虧”、“窩囊”,因而在非原則矛盾麵前,總以強硬的態度出現,甚至大動幹戈,結果非但使矛盾不能緩解,而且丟了自己的人格。因而,每一個人都應培養自己“豁達大度”的美德。
大度能容,和以處眾,是在人際交往中高素質的表現。有一句話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說明在為人處世,人際交往之中,當以寬大為懷,忍己心之不快,寬他人之小過,是為君子風度,也是交際素質的最全麵展現。
多一分寬容,就多一分快樂;多一分寬容,也就多一分真誠。
在人際交往中,保持寬大的胸懷,全麵展現自身的交友素質,這樣你就會獲得朋友,以在人生事業上助你一臂之力。
在社會交往中,總會遇到一些不“仁義”之事,如果自己總是耿耿於懷,那不是自找煩惱,自己難為自己嗎?同誌之間發生了矛盾、誤會,需要有一點克己忍讓精神,並不是比別人矮了半截,而是體現了自己的高風亮節。
當然,忍讓總有個“度”,這個“度”就是最終不損害國家和民族的利益。離開了這個“度”,無原則的忍讓和妥協,那是我們所不主張的。
法國大作家雨果說得好:“世界上最寬闊的東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讓我們都來做一個具有大度能容和以處眾的人吧!
寬容可以化幹戈為玉帛
寬容他人,在非原則問題上,以大事為重,你會得到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喜悅,會得到化幹戈為玉帛,化怨恨為友誼的喜悅。
——柳青庫克是英國一家公司的職員。
有一天,當庫克駕駛著藍色的寶馬回到公寓地下的車庫時,又發現那輛黃色的法拉利停得離他的泊車位那麼近。“為什麼老不給我留些地方!”庫克心中憤憤地想。
第二天,庫克比那輛黃色的法拉利先回到家。當他正想關掉發動機時,那輛法拉利開了進來,駕車人像以往那樣把她的車緊緊地貼著庫克的車停下。
庫克實在無法忍耐,外加他正患感冒頭疼得厲害,況且他還剛收到稅務所的催款單,於是庫克怒目瞪著黃色法拉利主人大聲喊道:“瞧你!是不是可以給我留些地方?你離我遠些!”
那位黃色法拉利主人也瞪圓雙眼回敬庫克:“和誰說話哪!”她邊尖著嗓門大叫邊離開車子,“你以為你是誰,是總統!”說完對庫克不屑一顧地扭轉身子走了。
庫克咬咬牙心想:“我會讓你嚐嚐我的厲害。”
第三天,庫克回家時,黃色的法拉利正好還未回車庫,庫克把車子緊挨著她的泊車位停下,這下她也會因為水泥柱子而打不開車門的。
接著的幾天,那輛黃色的法拉利每天都先於庫克回到車庫,逼得庫克好苦。
“老這樣下去能行嗎?該怎麼辦呢?”不過庫克立即有了一個好主意。
幾天後的一個早晨,黃色法拉利的女主人一坐進車子就發現擋風玻璃上放著一個信封,她抽出信紙一看,隻見上麵寫著:親愛的黃色法拉利:
很抱歉我家的男主人那天向你家女主人大喊大叫。他並不是有意針對哪個人的,這也不是他慣有的作風,隻是那天他從信箱裏拿到了帶來壞消息的信件。
我希望您和您家的女主人能夠原諒他。
您的鄰居藍色寶馬緊接著一個早晨,當庫克走進車庫時,一眼就發現了擋風玻璃上的信封,他迫不及待地抽出信紙,上麵赫然寫著:親愛的藍寶馬:
我家的女主人這些日子也一直心煩意亂,因為她剛學會駕駛汽車,因此還停不好車子。我家女主人很高興看到您寫的便條,她也會成為你們的好朋友的。從那以後,每當藍色的寶馬和黃色的法拉利再相見時,他們的駕車人都會愉快地微笑著打招呼。
接下來的故事更耐人尋味:黃色法拉利的女主人是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長,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考察以後,她聘請庫克擔任了公司一個部門的經理。
庫克利用寬容的心態麵對生活,最終使自己強大起來由普通職員變成了公司高層管理人員。生活中,有很多人總是與別人斤斤計較,結果周圍的人都成了自己的敵人,自己成了孤家寡人,把自己陷入尷尬痛苦的境地。
怎樣才能改變這種狀況呢?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學會寬容。
忙碌在滾滾紅塵中,麵對一個小小的過失,常常一個淡淡的微笑,一句輕輕的歉語,便會獲得包涵諒解,這就是寬容;在人的一生中,常常因一件小事、一句不經意的話,使人不理解或不被信任,但不要苛求他人,以律人之心律己,以恕己之心恕人,這也是寬容。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是寓理於此。
學會寬容,意味著你不再心存疑慮,將會使你獲益終生。相傳古代有位老禪師,一日晚,在寺院裏散步,忽見牆角邊有一張椅子,他一看便知有弟子違犯寺規越牆而出。老禪師並不發怒,走到牆邊,移開椅子,就地而蹲。少頃,果真有一小和尚翻牆,黑暗中踩著老禪師的脊背跳進了院子。當他雙腳著地時,才發覺剛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師傅。小和尚頓時驚慌失措,張口結舌。但出乎小和尚意外的是,師傅並沒有厲聲責備他,隻是以平靜的語調說:“夜深天涼,快去多穿一件衣服。”老禪師寬容了他的弟子。他知道,寬容是一種無聲的教育。
有人說寬容是軟弱的象征,其實不然,有軟弱之嫌的寬容根本稱不上真正的寬容。寬容是人生難得的佳境——一種需要操練、需要修煉才能達到的境界。
學會寬容也就學會了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