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內部分裂(1 / 2)

巴根台說道:“四姐,你們的錯不在這裏,你們誤在心裏想的和過去不一樣了。過去我們千辛萬苦創立忠義軍,是吸取了我們益都的教訓,是為了保護我們建立一個真正的理想之國。

我們忠義軍將士無不為此而奮戰,吃苦耐勞天下無雙,所以我們戰無不勝。南下楚州以後,我們不用忍饑挨餓了,要錢有錢,要糧有糧。南朝的花花世界迷住了我們的心,到處是酒山肉海,到處是聲色之娛。我們北軍士兵也開始象南軍一樣,遊蕩在大街小巷,青樓茶肆。

我們的將領也開始爭名爭利爭地盤,為此甚至敢於不聽參謀本部的命令,敢於縱火搶掠手無寸鐵的百姓,我們再也不願用自己的血汗建設我們曾經有過的理想之國了。

我們這些軍隊高層光顧了和宋朝官場爭鬥,何曾想過我們為什麼和他們鬥。保住我們的軍隊,屏障山東百姓是一個目的,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用這支軍隊改變這個不公的世界,讓天下變得更美好。

這是我們的理想,也是我們團結一致英勇作戰的根本。如果我們自己都忘記了責任,忘記了使命和榮譽,怎麼能讓部隊保持忠勇樸實的作風呐。”

楊妙真說道:“棟梁,人生不過百年,為什麼不對自己好一點呐。貪圖鮮衣美食,名望地位,嬌妻美妾也是人之常情。不可能所有人都和你一樣,象猛虎一樣戰鬥,又象牛一樣勞作。”

巴根台說道:“我當然也有私欲。可是從小那個夢就折磨著我,逼迫著我戰鬥,不敢一刻鬆懈。我沒有選擇,隻有勇往直前,至死方休。”

楊妙真看著巴根台堅定剛毅的臉,為這個鋼鐵戰士無奈。自從認識巴根台以來,她看著這個孩子成長為偉丈夫,為了這個男人,她願意付出一切。

可是在巴根台心裏,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呐,她不知道。這麼些年,巴根台從來沒有表現出情義,除了那個難忘的夜晚。現在,他對自己又有了隔閡,難道自己真的錯了麼?

為了製止山東忠義軍好逸惡勞的作風蔓延,巴根台回師淮北,重新下令屯田,嚴禁士兵進城遊逛。

北軍壓力減輕,徐唏稷鬆了一口氣,開始培植爪牙,鞏固勢力。當然,對節帥府,他還是不敢違命,遵照楊妙真的意思,他解除了在山東征戰的淮西部隊統製官趙社、朱虎的兵柄。

至於亂兵搶掠的物資,巴根台歸還了兩司,但戰馬和軍器已用於山東作戰部隊,無法歸還了。

這年6月,巴根台在淮北軍營看到流星劃過天際,心有不祥預感。2日後納爾丁報告他,蒙古大將、河北西路兵馬都元帥史天倪遇害了!

巴根台極度震驚,當年巴根台殺出邢州,史天倪安達立馬橫槊於城門的英姿還在眼前,沒想到竟這樣去世了。

納爾丁告訴他,武仙降蒙以後,為史天倪副。但是武仙本是地方軍閥,反複無常,二人互不信任,相互堤防。武仙誤會史天倪有並吞他地盤軍隊的圖謀,擺了一個鴻門宴,史天倪為了緩和關係,還是決定赴宴,結果在宴會中被武仙所殺。武仙懼蒙軍來討,重又歸附金朝。

木華黎征戰中原的時候,主要依靠的是漢族軍閥武裝。在山西北部,劉伯林、劉黑馬父子坐鎮大同。在臨汾盆地,石天應鎮守太原府,是木華黎征戰關中的主要基地。

在河北北部依靠的是原苗道潤部將張柔,河北中部和南部則是史天倪萬戶。這些漢軍軍閥,後來都成為了蒙古漢軍世侯,極大的威脅著蒙古帝國的統治,直到忽必烈大汗把這些人鏟除幹淨。

但是現在,卻是蒙古最依仗的軍事力量。天倪遇害,蒙古失一大將,整個河北地麵都震動了。

遠在淮北的巴根台聽到這個消息,再也忍耐不住,決心為史天倪複仇!巴根台知道,在這個悲慘的年代,多數人都會悲慘死去。高貴勇敢的人反抗命運而死,卑鄙怯懦的人屈服命運而死,他的至交好友沒有一個跪著死的。

但是史天倪這樣的英雄漢死於屑小之手他是怎麼也接受不了的,不為史天倪報仇雪恨天理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