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理想遠去(1 / 2)

用這樣的手段爭權奪利,在部隊中會造成什麼影響?統兵將領將來還怎麼帶兵?難道要象金朝、宋朝那些軍隊一樣,靠金錢官爵維係軍心麼。難道山東忠義軍也要象那個時代的那些亂七八糟的軍隊一樣肆意燒殺搶掠,恃強淩弱,胡作非為麼!難道忠義軍是廷臣們爭權奪利的工具麼!

他在軍校裏苦口婆心的教誨難道軍隊都忘記了嗎?自從忠義軍成軍以來,這是他第一次發這麼大的火。巴根台痛心疾首,他曆盡千辛萬苦創立的軍隊怎麼一日之間變成了這個樣子!我們到底為何而奮戰?那些陣亡在山東兩淮的將士為何而死?

大怒之下,巴根台飯也不吃,火也不生,一個人在二堂來回踱步。楚州局麵已經控製住了,下一步如何收場還不知道。但是他想的並不是這個,而是認真開始思考忠義軍的命運,這支軍隊將要走向何方。

這本是一支為社會進步而奮戰的軍隊,為天下公平而犧牲的軍隊,為創立一個理想之國而戰鬥的軍隊。但是幾年的戰鬥下來,這支軍隊雖然從沒打過敗仗,卻逐漸迷失了方向。

與宋朝軍政要員的官場傾軋,為了保住這支軍隊的那些謊言、陰謀、屈膝下跪、奸詐欺騙,最終使這支軍隊喪失了理想。

巴根台想起成吉思汗的大紮撒黑就痛心不已,自己違背了多少成吉思汗的訓誡啊,按草原的律法,處死自己10次都不為過。我還有什麼麵目再見偉大的成吉思汗,有什麼麵目重回故鄉。一時間,巴根台萬念俱灰。

夜半時分,海春端著一碗熱粥來到二堂。這個時候,也隻有海春敢到巴根台的房間勸慰。海春看到巴根台呆坐在微弱的燈光下,臉色鐵青,目光呆滯,不知道在想什麼。

海春把熱粥放在巴根台身前的幾案上,輕輕說:“大帥,吃一點吧,不然大家都睡不著。”

巴根台沒有拒絕,端起熱粥輕輕吹了一口,然後一飲而盡,還是一言不發。海春說道:“以前我也見過你這個樣子,那是在益都鳳凰山老營。你們開通雪道的人都凍餓而死,你也半死不活了。我們把你拉到我家,醒了以後你問跟隨你開雪道的人活下來幾個,我們告訴你他們都死了。你就是這個樣子。”

巴根台說道:“那時候我雖然傷心,但我有希望,我心中有團火在熊熊燃燒。可是今天,我真的覺得絕望。假使我們的軍隊不是為了理想而鬥爭,假使我們的軍隊變成又一群禍害人間的蠹蟲,那還真不如現在就解散的好。”

海春平靜的說道:“解散了也好。無論你做出什麼決定,我都堅信你有這樣做的理由。”

巴根台說道:“我舍不得啊,我們為這支軍隊傾注了多少血淚,難道你不可惜?”

海春說道:“我們的益都城也傾注了千千萬萬人的心血,終於還是毀滅了,但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種下了一顆種子。隻要我們還在,我們早晚還會建立一個理想之城。

如果我們這一代不能,還有我們的下一代,我們的子孫。我們的軍隊也一樣,解散了還可以重建,隻要我們胸懷夢想,我們就還會建立一支強大的軍隊,助我們建立一個嶄新世界。”

巴根台看著這個堅強美麗的女人,她柔弱的外表下是那麼的堅強,有堅定的信念,有為之奮鬥的勇氣。他說道:“海春,你不再是那個在纜車上話都不敢說的孩子了,你長大了,堅強了。”

海春堅定的說道:“跟在你身邊,在百戰百勝的軍隊裏,任何人都會長大,都會堅強。所以我一輩子都跟著你,無論我們將來的路走到何方。”

為了盡早離開楚州這個是非之地,巴根台第二天就下令北軍撤出楚州,回屯淮北。上書朝廷,此次楚州兵變責任在己,目前已約束部隊,閉門謝客,待罪營中。請朝廷另擇重臣,收拾江淮軍心。

又留劉全、姚翀、宋恭部留守節帥府,安撫百姓,監視南軍,以防再有亂軍滋事,原節帥府留守部隊一律撤到淮北整訓。姚、宋帶著衛隊在楚州街麵上往來巡查,不敢鬆懈,秩序慢慢恢複了。朝廷方麵居然沒有詰責,全是溫語撫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