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製帥之死(2 / 2)

但是盱眙四軍忠於製帥許國,沒有許國的命令不肯明確支持濟王。這一方麵打消了楊妙真、劉慶福擁立濟王的念頭,但是卻進一步堅定了他們發動又一次兵變趕走許國的決心。

巴根台從心裏不太同意楊妙真他們的冒險,但是正在益都前線的李全也認為這是一個時機,如果不趁現在朝廷大亂的時機除掉許國,必然後患無窮。巴根台在這方麵不是機敏的人,一時拿不定主意。

湖州潘氏兄弟如果沒有北軍的明確支持,就是一群烏合之眾,他們想擁立的濟王,卻因為膽怯首先向新君告發了他們。宰相史彌遠立即調集揚州部隊,閃電一般的撲滅了潘氏兄弟的謀反,濟王也被羈押於臨安軟禁起來。

江淮製司得知湖州叛軍皆是北軍裝束,許國終於坐實了北軍謀反的罪名!

他立即征調兩淮馬步軍13萬於楚州,準備先除去楊妙真、劉慶福,再徹底解決巴根台忠義軍主力。宰相史彌遠看到北軍竟敢公然站到自己的對立麵,轉而支持淮東製司,斷絕了北軍糧餉,隻是沒敢公開宣布北軍是叛軍。

楊妙真、劉慶福密報北軍總參,楚州形勢又一次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這時候也由不得巴根台遲疑了,他立即帶總參直屬部隊及沂州部分部隊星夜回師,救援楊妙真、劉慶福部,而此時楚州的局勢已經不可收拾了。

11月,兩淮諸軍齊聚楚州-山陽,淮東製置使許國大閱諸軍,意圖威懾北軍。對於賈涉曾經玩過的小兒科,楊妙真微然一笑。

原賈涉製司帳前武鋒軍王文信部8百人,許國強令歸親信揚州強勇軍統製彭興指揮,揚州軍的親北軍將領趙拱早被許國擠到了江南,換上了親信彭興。王文信本是節帥府老友,此次調動又心有不平。劉慶福與文信密約,隻要文信趁此機會潛襲揚州,另外一支南軍部隊襲寶應,他就親率北軍部隊過淮,進入楚州!

製帥府幕僚苟夢玉得知劉慶福密謀,立即密報製帥許國,許國傲慢的說道:“劉慶福豎子敢反即殺,我又不是賈涉,文臣不知兵。”

苟夢玉知許國事已不可為,幹脆又向楊妙真、劉慶福密報許國就要對他們動手,並且把製司的部署全盤告知了節帥府。無非是圖自保而已。

此時,南軍將領中除丁勝、張世雄、沈興、杜靖毗部以外,已經全部被節帥府賄賂拉攏。楊妙真密令參加閱兵的部隊,明日卯時分動手,一定要生擒許國。

11月13日,許國晨起蒞事,忽見製司衙門已經滿是亂兵,製司僚屬一片大亂,驚慌駭走。

許國喝令亂軍不得無禮,一支箭矢已經射中麵部,血流如注。亂兵殺入府中,許國在數十侍衛的保護之下殺出帥府,縋城而出,逃出楚州,家人親信卻悉數被亂軍殺害。

楚州城中此時已經亂成一團,亂兵殺入富室官衙,縱火大掠,兩司積聚也一搶而空。劉慶福大軍已經進入楚州,先派人保護苟夢玉家,又親到章夢先府,搜出這個傲慢權重的製司幕僚一刀兩斷,以解在製衙大堂羞辱之恨。

這時不僅南軍亂兵四出,就連一向軍紀森嚴的北軍也禁勒不住,加入了縱火焚掠的行列。

南軍少部忠於製司的部隊在丁勝、張世雄、沈興、杜婧毗等率領下拚死抵抗,與叛亂軍隊巷戰,寡不敵眾,全部戰死。而許國最信任的揚州強勇軍,最先倒向了節帥府。

巴根台率北征部隊晝夜不停回師淮東,主力已經趕到漣水。先派通判銜的總參作戰參謀軍官姚翀、宋恭帶領先頭部隊先期渡淮。

姚翀、宋恭等到達楚州城下的時候,城中已經火起。二將立即率部進城,喝令搶掠的南北軍亂兵立即歸營,否則王節使軍法無情,局勢稍微得到控製。姚翀等一邊組織人手救火,一邊安撫民眾。傍晚時分,北軍主力進入楚州。

巴根台一進入節帥府就大聲嗬斥楊妙真、劉慶福、劉真槐、黃凱、嶽成、劉全等北軍留守將領、幕僚。當即喝令斬了十幾北軍參謀軍官和參與作亂的將校,這些人大都是他的軍校學生,全軍大震,凜然聽命。

而逃出楚州的製帥許國,道途中因羞憤自盡了。強大的北軍讓又一位製置使陰溝翻船了,但這一次卻讓巴根台怒火中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