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故事到此為止(2 / 2)

加比·格萊希曼如此著迷於講故事的人,很顯然受到本雅明的影響:講故事的技藝正在消亡,一個精彩講述故事的人越來越少,這就好比我們最不可或缺的能力,現在被剝奪了:這就是分享經驗的能力。隻有知道這一點,我們才能了解《永生之書》的結局,當他寫下家族的秘史的時刻,就意味著他寫下了永恒。這個故事從此被固定在書頁之中,再也不會通過一代代人的故事傳承下去,故事到此為止,故事死了,《永生之書》注定枯萎,滅亡,灰飛煙滅,讓我們回想小說最後一個句子:這一刻,《永生之書》的最後一頁正化作煙霧,繚繞。

新書推薦

《追尋特洛伊》

作者從德國考古學家海因裏希·施裏曼對特洛伊傳說的孜孜探求與發現入手,整合前人的貢獻並進行深入考察。他走遍西亞和北非,尋找據信來自特洛伊時代的文物,並根據《荷馬史詩》、諸多文獻以及後來的研究逐一驗證真偽,並將考察範圍從特洛伊擴展至阿伽門農的帝國,從一個更為宏大的曆史圖景中探尋古代地中海文明中的特洛伊。作者秉持一貫的嚴謹態度和幽默精神,以生動有趣的文字帶領人們用自己的眼睛去判斷特洛伊是否真實存在過。

《尋歡作樂者的曆史》

一戰前,年輕的皮特·巴羅爾開始了他野心勃勃的人生冒險家之旅。不過,與女主人的危險遊戲幾乎使他苦心規劃的錦繡前程毀於一旦……本書是一部集傳統和現代於一身的出色作品,小說不但具有18世紀英國小說的傳統特色,在寫作手法上更是大量采用了閃回、穿插和蒙太奇等現代小說的敘述手法。小說主人公皮特·巴羅爾與王爾德筆下《道連·格雷的畫像》中道連·格雷十分相似,可以看作是一部向王爾德致敬的作品。

《愛德華·巴納德的墮落》

本書是毛姆多部短篇小說的合集,收錄《雨》、《檀香山》、《愛德華·巴納德的墮落》等共三十篇,小說背景從英國到法國、西班牙,再到南太平洋的海岸邊,演繹了一段又一段精彩而令人難忘的故事,不僅體現了毛姆高超的短篇小說技法,而且是對人性再度冷靜而客觀的剖析。馬爾克斯也很喜歡他的小說,他說:“毛姆很會講故事,我就看他的故事, 我看他寫的人,就像我在英國接觸到的所有英國人,有一種特別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