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警惕盤中隱形鹽。數據顯示,全世界每年因高鹽飲食導致死於心血管疾病的人,約為160萬。WHO建議,各國要通過政府幹預,把高血壓患者減少25%,平均食鹽攝入量減少30%。中國營養學會建議,健康成年人每天食鹽的攝入量是6克,但飲食中的隱形鹽也要引起注意,比如一瓶醬油的含鹽量最低也在15%以上;每100克味精中含鹽量為20.7克;漢堡、薯條、方便麵、罐頭、醃製食品也是藏鹽大戶;奶酪、麵包、餅幹等發酵前需要抹上一層鹽,也要少吃。
4.飲酒不超過一杯。早在2006年,WHO就將中國列為酒精“重災區”,由酒精引起的死亡率高於吸煙。研究發現,有60種疾病是酗酒造成的,其中包括引起早亡的肝硬化、肝癌等。馬上要到春節了,周迎春建議大家在聚餐時,能不喝酒就不喝,提前想好“拒酒詞”,即使喝也最好不要超過一杯,更不要空腹喝或“一口悶”。
5.隨時戒煙都受益。吸煙的危害人盡皆知。美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的研究顯示,12歲前就吸煙的人,55歲前死亡的風險比普通人高86%。英國牛津大學研究發現,吸煙會讓人早死10年,但如果40歲前能戒煙,可減少90%的早亡風險;30歲前戒煙,早亡風險可進一步減少97%。周迎春表示,不管什麼年齡戒煙,都能降低早亡風險。因此,不要拿“歲數大了戒不掉”、“抽了一輩子煙無所謂”等做借口。
6.每口飯嚼20次。以色列本古裏安大學研究發現,胃口不好的老人易早亡。周迎春指出,中醫有“人以胃氣為本,以及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的說法。胃不僅是消化係統的重要器官,還參與調節幾乎全身所有器官的活動。建議中老年人吃飯要定時定量,少吃多餐,細嚼慢咽,每口咀嚼不低於20次,以減輕腸胃負擔。平時多按摩足三裏穴(位於外膝蓋下麵3寸、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也能提高脾胃功能。
7.心情開朗多交友。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常務理事李建明教授告訴記者,早亡與人的性格、情緒等心理因素息息相關。美國研究發現,總是壓抑情緒的人,早亡風險高出1/3,他們往往會出現酗酒、抽煙、愛吃垃圾食品等表現,最終死於心髒病或癌症。完美主義也很傷身。多項研究表明,完美主義者對自己和他人要求過高,遇到問題愛自己扛,易導致睡眠質量差、情緒消極,增加消化係統、心血管、內分泌等疾病風險。需要注意的是,過於樂觀也是早亡風險之一。他們往往會忽視身心存在的問題,認為自己“什麼病都不會生”,因此治療不及時。比如,日本一項研究發現,越是性格樂觀的人,減肥成果越小。李建明建議,天生樂觀原本是優勢,但一定要多留意身體發出的疾病信號,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