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妙方
作者:江海濤
天津讀者陳女士提供:我特別容易嘴唇幹裂,聽人說這是脾虛的表現,他們告訴我這麼一個偏方:把蘋果皮連小塊果肉削下,滴上少許蜂蜜,敷在嘴唇上。請專家點評一下。
天津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江海濤點評:這個方法是有一定作用的,嘴唇幹裂是因為津液不足,不能夠滋潤口唇黏膜。為什麼其他地方沒有明顯的幹燥,隻是嘴唇幹燥的特別突出呢?
人身體表麵的不同部位分別屬於不同的髒器,可以反映不同髒器的狀態,比如毛屬於肺,麵部屬於心,頭發屬於腎,爪甲屬於肝,嘴唇屬於什麼髒器呢?“脾開竅於口,其華在唇”,因而唇部的顏色及潤燥情況,直接反映脾胃是否健康。脾胃功能正常,唇色紅潤而有光澤,反之就會表現為或蒼白,或紫暗,或幹枯,因此口唇的幹裂是脾陰不足造成的。
蘋果是我們非常熟悉的水果,它和梨的不同之處就在於梨能通便,甚至可以造成腹瀉,這是因為梨主要入肺,肺和大腸有密切的聯係。而蘋果就不同了,蘋果中含有大量有機酸如鞣酸、凝酸等成分,具有很好的收斂作用,果膠、纖維素能夠吸收細菌和毒素,所以能止瀉。脾的功效是將營養物質輸送到全身,脾虛會出現腹瀉,從止瀉角度來說,它有健脾作用。
傳統觀點也認為蘋果能入脾經。同時蘋果味甘、酸,性涼,中醫理論認為,酸甘能化陰,因此它能夠滋補脾的津液,進而消除口唇幹裂。蜂蜜具有清熱、補中、潤燥、止痛、解毒功效,能夠協助蘋果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