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妙方
作者:於景獻
錢峰今年46歲,從事教育工作已經20年了。近一兩年他常感到下肢沉重,容易疲倦,有時下肢還會隱隱作痛。他認為可能是勞累的關係,也沒在意。誰知從3個月前開始,他發現雙側小腿的皮膚上出現一些隱隱約約的青筋,而且站立時間越長,腿上的青筋就越來越明顯。下課回家,仍感到雙腿腫脹不適,有時還伴有瘙癢感。
其實錢峰患的是臨床上常見的靜脈曲張,是一種血管性疾病,尤以中年男性發病率高,特別是教師、售貨員、醫生等從事長時間站立工作的人。本病主要表現為下肢小腿靜脈明顯擴張,隆起、彎曲似蚯蚓狀。
中醫認為,靜脈曲張是因患者先天稟賦不足,筋脈薄弱,加之久行久立,過度勞累,進一步損傷筋脈,以致經脈不合,氣血運行不暢,血壅於下,淤血阻滯脈絡,日久交錯盤曲而成。亦有因遠行、勞累之後,涉水淋雨、遭受寒濕,寒凝血脈,淤滯筋脈絡道而為病。
靜脈曲張在中醫治療上,多以舒筋活絡、祛風散寒、除濕消腫為主。我推薦患者嚐試伸筋草燉肉這一個偏方,主要做法如下:伸筋草50克, 瘦豬肉500克,當歸12克,蔥鹽薑調味品適量,將伸筋草洗淨,用紗布包好,與豬瘦肉、當歸一起,放鍋內與調味品共煮,吃肉喝湯。
伸筋草是一種草,顧名思義,可以舒展人的經絡,用於體虛之人外受風寒濕邪,內侵血脈導致的肌膚麻木,以行氣血、通經絡。除了燉肉,還可煎飲。先將伸筋草在水中浸泡30分鍾,一般加水250毫升,浸泡30分鍾後,先大火熬開,再改為小火熬十分鍾後,就可以飲用了。
其實,很多人靜脈曲張多是由於認識不夠,或生活上不注意導致的。為了避免靜脈曲張,建議肥胖的人瘦身,因為過重的力量壓在腿上可能會造成腿部靜脈回流不暢,使靜脈擴張加重。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和長期站立工作的人,最好穿彈力襪套,使淺靜脈處於被壓迫狀態;睡覺時最好采取左側臥位,有利於下腔靜脈的血液循環。婦女經期和孕期要給腿部特殊的關照,經常按摩腿部,幫助血液循環;睡覺時,可用毛巾或被子墊在腳下麵,方便血液回流,減少腿部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