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作者:唐珍
1月13日,北京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發布了一組數據,自強製婚檢取消後,北京婚檢率從2003年以前的100%下降到2013年的不足10%;婚檢人群的疾病檢出率則呈現相反趨勢,由1996年的5%上升到2013年的12%左右。將兩組數字對比,不難發現其中隱憂:婚檢率的大幅下降,可能會為一個家庭埋下健康隱患。
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王灝晨等人曾在《中國計劃生育學雜誌》上發表過一項研究,其結果顯示,取消強製婚檢後,我國出生缺陷發生率直線上升,這與婚檢率持續走低不無關係。有感於此的,還有眾多醫學專家,據衛計委相關人士透露,在取消強製婚檢後,一直有醫學專家奔走疾呼,希望人們能重視婚檢,期望政府能對婚檢給予更多政策保障。2012年,廣州還一度傳出消息,當地為減少出生缺陷,計劃對常住人口恢複強製婚檢,但最終還是不了了之。
事實上,在不做婚檢,婚前兩眼一摸黒的狀態下,不僅每年有數以十萬計的青年男女在不知道自己有傳染病的情況下結婚,並將疾病傳給伴侶或下一代;還有一些本身就存在勃起問題的男性,或有生育困難的女性,因為沒有婚檢蒙混過關,導致婚後矛盾重重,甚至最終婚姻破裂。
十多年後,當我們重新回看這項製度,雖然還能理解其對個人隱私的尊重,但也不得不有所反思,取消強製婚檢到底是利大,還是弊多。在一些西方國家,可能確實沒有婚檢製度,但如果能夠認同,婚檢是對自己以及伴侶的尊重和負責,那麼無論法規存在與否都不重要。但我們目前麵臨的情況顯然不同,更多的人選擇不強製,就不做。究其原因,無非兩種:一是怕麻煩,能省事就省事;二是自己心裏清楚,卻為了能夠順利結婚而故意隱瞞對方。前者源於對婚檢意義的不夠重視,後者則有些像諱疾忌醫,不承認就當作不存在,懷著僥幸心理,蒙頭過日子。隻是這樣的他們不曾想過,欺騙本就是美滿婚姻裏的巨大礁石,如果因此生下有缺陷的孩子,則更會為整個家庭蒙上陰影。
取消強製婚檢,尊重個人選擇固然值得稱讚,但如果因為這種尊重導致了極其不良的後果,那麼有些自由就應該有所限製。婚檢就是這樣一種暫時不能被放開的自由。目前,北京市衛計委已經下發相關意見,希望能夠推進自覺婚檢。如果政府的努力推行仍不能奏效,或許恢複強製婚檢會是早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