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栽培
聚合草種植(又稱愛國草)
聚合草是多年草本植物,根係發達,生長旺盛,病蟲害少,適應性較強,容易栽培,其地下部分能忍耐零下40℃低溫和38℃高溫,耐旱,非常適合北方種植。
聚合草雖開花,但不結果,一般采用分株、切根和扞插法繁殖。種植聚合草一般畦寬18~2米,行距60X60厘米,每畝約1600~1800株,最好選擇土質肥沃,排水良好地種植。在早春返青或收割後要施一次肥,畝施豬糞2500公斤。旱季要抽澆水,雨季要及時排水,每收割一次要施一次肥。
第一年種植的聚合草,一般到初花落才能收割養魚,過早收割會影響下茬產量。第二年以後的植株,在出現花蕾時即可收割,以後再隔30~40天就可收割一次,全年可收割5~6次,每次留茬5~6厘米以利再生。最後一次收割後,要留20~30天生長期,讓植株積累一定養分,以利越冬。草根定植後的頭兩年產量低,經3~4年根係發達後,畝產可達15~2萬千克。一般一棵植株可連續利用10多年。
宿根黑麥草種植
宿根黑麥為多年生牧草,它具有耐寒、耐肥、優質高產特點。在塘邊、溝邊和'本星雜地都能種植。生長期從9~11月至翌年5月,在氣溫20~30℃時,20天左右可收割次,每苗可以產1萬千克,是草魚、妨魚的優良飼料。
種植方法
一般有撒播和移栽兩種。由於黑麥草分蘖力強,所以大多采用育苗移栽。播種期以9I)秋播較好。播種前先將土地深翻,耙碎整平,每畝施500千克糞肥作基肥,也可施塘泥,每敘撒播種子152千克,如果育苗移栽,每畝種子量可多一些,待苗長到15厘米左右時,拔苗移叔每隔15~20厘米種植一穴,每穴5~6株,移栽後施一次糞水(人糞1份、水3份父
田間蕾理
播種和移栽後要天天澆水,待苗出齊後,可減少澆水次數。種植初期要經常除草種植後要施1~2次肥,以後每收割一次施一次肥。每畝每次用硫酸銨10千克或人糞尿烈0~300千克,
加水稀釋後潑施。收割的當天施肥,有利其生長發育。
收割
黑麥草的植株長到30厘米以上時,即可像割韭菜一樣割給魚吃。溫度高時10~20天可收割一次,一年可收割6~8次。第一二次收割時應貼地平割,有利於分蘖,以後收割可留茬2~3厘米,每畝可產鮮草0.75~1萬千克。
紫花苜蓿
為多年生草本豆科植物,一次種植可多年利用,一般可收割5~7年。它喜歡溫暖半幹旱氣候,日平均氣溫15~20℃,晝暖夜涼,最適合苜蓿生長。北京地區4~6月是其生長最好季節。苜蓿能耐-20℃低溫,在有雪覆蓋時可耐-40℃嚴寒。
苜蓿種子細小,播種前需精細整地,做到深耕細粑,上虛下實,並保持土壤水分。苜蓿可春播,也可夏、秋、冬播。墒情好,風沙危害小的地區可春播;風沙多的地區可雨季夏播;冬季不太嚴寒,越冬前株高可達10~15厘米的地區可秋播;也可在初冬土壤封凍前播種,當年不使其出芽,待第二年早春利用土壤化凍的水分出苗。一般每畝用種075~125千克,播深2~3厘米。條播,行距30厘米,便於田伺管理。也可撒播,播後耙耱。
苜蓿苗期植株矮小,易受雜草侵害,應及時除草。苜蓿耗水量大,每生產0.5千克需水400千克左右,所以灌溉可以大幅度提高產量。苜蓿應在初花期刈割,留茬高5厘米,最後一茬收割,北京地區應在9月25日以前,使冬前的再生草長到10~15厘米,以便為安全越冬和翌年生長積累營養。在北京地區一年收割3~4次,一般畝產15~30噸,多的達5噸。
大豆
大豆是一年生草本豆科植物。一般畝產80~130千克。大豆蛋白含量在30~40%,脂肪含量20~24%,是魚類優質飼料。
大豆生育期120~140天,對土壤的選擇不嚴格,但以土層深厚、含鈣質和腐質多、排水良好的土為宜。
播種
春播3~4月,夏播6月上、中旬,畝下種6~7.5千克。大豆子葉出土比較困難,所以必須使土壤疏鬆。大豆萌發要水分充足,所以要保水保肥。播種方法采用點播,一般株行距離15父18厘米或18X18厘米,每畝15000~20000個穴,每穴播2~3粒,播後用細土或草灰蓋實,不宜過厚,以利出苗。
管理
每生產50千克大豆,需氮8千克、磷酸5千克、氧化鉀65千克。幼苗初期根瘤活動弱,要施足氮、磷、鉀肥。生長期要追肥,每畝施硫酸銨25~5千克畝。為使苗勻苗壯,在長出一對真葉時,要進行間苗、補苗。生長期要中耕除草,遇幹旱要進行合理灌溉和防治病害。
收獲
春大豆在7月下旬成熟,夏大豆在10月成熟,當葉已黃落三分之二時,絕大多數莖莢呈草枯色,種粒與夾壁分離,種子已達半幹硬,在一周內及時收割,在場上曬幾天,脫粒,種子含水量在13時收藏。
水花生是一種高產易栽的水生飼料作物,可以在湖、河、溝、塘中漂浮栽培。水花生容易繁殖,適應性強,冬季容易保種,畝產15~25噸,可供10~15頭豬作常年青飼料。水花生生、熟均可喂豬,也可以發酵後使用。
水花生最好在4月老莖萌芽時放養,一般采用拉繩法或框架法放養。一般不施肥,如水質太瘦,葉色黃淡時,可施摻糞的肥泥、廄肥,以促進生長。種苗放養30~40天後,植株的苗葉已露出水麵20~30厘米時,即可收割,收割時留下莖葉6厘米,保留葉子3~4片,以後每隔10天左右收割一次。
留種的水花生要在9月底轉入室內越冬,等來年再放養。
水浮蓮
水浮蓮的根像一束棉線懸在水中,莖很短,葉簇生,每株有6~10片葉子,排成環狀。它浮水生長,可在河、塘水麵放養,最適於水質肥沃而又靜止的水麵。一般畝產可達10~20噸。最
適水溫為22~35℃。
一般在4月中旬,氣溫上升到15℃以上時,可從溫室中移出苗種,在小池子中初繁,創造
一個肥、暖、濕、靜的環境。
5月中下旬,水溫在23℃時,擴大放養,每畝放養10~20千克。可把苗先圍在竹竿或莖條製的圈內,使其繁殖生長,加快繁殖。然後隨長隨將圍圈放大,直到種苗繁殖到半個塘麵時,去掉圈任其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