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糞是池塘的好肥料,水麵養鴨,鴨糞直接落進魚池,肥效沒有散失,而且鴨糞營養成分是人類的3~5倍,肥效很高。另外,鴨在水麵“施肥”比較均勻,不會像人為施肥那樣,造成在魚池裏的堆積。
魚池混養除了增加養魚肥料以外,對養魚還有許多好處:首先可將養鴨時濺灑在地上的飼料,掃入魚池,變廢為寶,成為魚的精飼料,相應增加魚產量;其次,鴨子通常棲息水麵,但在淺水處會把頭紮進水底,翻動淤泥尋找食物,這樣促進了沉積在池底有機營養物的擴散,有利池塘物質再循環,促進池塘生態平衡。據測定魚鴨混養,鴨的生長率、飼料效率及活力,還有羽毛和皮的清潔度都優於陸地養鴨。
魚鴨混養,池塘中放養的魚苗要大於5克,太小了遊泳能力弱,有可能為鴨所食,所以魚苗池1齡魚種池是不宜養鴨的。
魚鴨混養有二種形式:一種叫池外養鴨,另種是魚鴨混養。
池外養鴨
一般在池塘附近建設規模較大的鴨棚,平均每平方米大致容納4隻鴨。鴨棚外界設運動場和運動池。每天把運動場鴨糞和潑濺飼料掃入運動池。場、池每天衝洗,然後把肥水定期輸送到魚池。這種方法便於集中管理鴨群,但體現不了魚鴨共生的互利作用,所以鴨糞的肥效及直接的飼料價值多少要有些散失。
魚鴨混養
這種方式是最常見的,在成魚池或較大的2齡魚種池的池埂上建築鴨舍,周圍部分埂麵和池埂作運動場,再用網片圍一部分魚池或池角作運動池。為節約網片,水麵上下各40~50厘米。這樣魚群可以從網底進入運動池覓食,而鴨群也不會從網底外逃。養鴨密度,鴨棚和運動場每平方米約容45隻鴨,運動池每平方米3~4隻鴨。
魚鴨混養,鴨的搭配比例以每畝魚池養鴨130隻為宜。如魚池養肉鴨,因其排泄量高,數量應少些。魚鴨混養,隻要鴨子搭配比例恰當,鴨排糞量不超過魚池轉化力,就不會形成有機物在魚池堆積。鴨子散遊在水麵活動、覓食,比較均勻地在水麵施肥,再借風力、波浪,使鴨糞的施肥效益通過網片擴散全池。
魚鴨混養是目前魚畜禽綜合經營係統中最佳模式。據測定,每畝魚池放養122~128隻蛋鴨,其糞便可排放2000千克,魚產量可提高17~32%。由於魚鴨共生互利,所以魚豬、魚雞、魚
牛綜合效果,都不如魚鴨混養來得好。人們還可以把這種方式縱向發展,利用天然水麵種植高產水生植物,以解決鴨魚青飼料,利用綜合魚場和城鎮生活廢棄物培養蚯蚓,來滿足鴨的動物飼料,還可以對魚、鴨、蛋品進行加工,這樣其綜合效益將大大提高。
魚畜農綜合經營方式
魚畜農三元模式,是魚畜和魚農雙元模式的橫向結合,即利用魚一畜中的畜糞和塘泥,用作農業肥料,再利用魚一農中的作物作魚、畜飼料。目前較為普遍的有豬一草(菜)一魚模式。
豬一草(菜)一魚,改變了魚一豬模式中,豬糞尿全部下塘肥水,主養花白鰱的做法。它將豬糞尿全部或部分地作為高產牧草為主的、水陸生青飼料或菜蔬栽培的有機肥,再用青飼料、菜葉主養草魚、魴魚,再由它們來帶養花白鰱,這樣就少用豬糞尿直接下塘,養魚產生的塘泥又可用於種植業。由於豬一草(菜)一魚三元模式,建立了新的物質能量流,利用了水、陸兩個初級生產力,所以與魚一豬方式相比,結構更加合理、有效,也彌補了魚一草方式中肥料來源不足。
陸草(菜)光合作用能力遠大於浮遊植物,在正常供應下,吸收的量是浮遊植物的5~12倍。
因此陸草所能固定的太陽能和初級生產力遠比浮遊植物高,可見三元模式首先利用了施肥效果高的陸草初級生產力。用陸草喂草、妨,草魴魚糞又為池塘中的浮遊植物繁殖提供了營養,因此代替了池塘人工施肥,所以這又帶動了池塘的初級生產力,這樣就同時利用了兩個初級生產力。三元模式避免了因豬糞直接入池,而不同程度引起魚池生物耗氧量的增高,對池塘增產具有較大潛力。因此它不僅有生態效益,也有明顯經濟效益,一般比豬糞直接入池要增產33左右。
三元模式中豬一草環節,以方便種草施肥為原則,如單純池埂種草,豬舍可建在塘邊。如果有集中飼料地,豬舍可和飼料地配套。豬草比例一般是一畝飼料地配5~6頭豬。魚一草環節可見魚一草綜合一節。
綜合養魚網絡
為了提高池塘養魚的物質能量效率,降低成本,增加產品,增加收入,把前麵講到的綜合養魚模式,交叉組合在一起,這樣就形成了一個綜合養魚網絡。目前我國綜合魚場的網絡結構主要有三類。
多層次利用網絡
目前較常見的是對畜禽糞便的循環利用。比如,雞一豬一魚:以種草、菜來養雞、養魚,又用雞糞養魚、養豬,再用豬糞來養魚或作種草、菜的肥料。若將雞糞作除臭處理,簡易加工後,還可與精料一齊做成混合飼料,重複喂雞,然後再以第二次雞糞喂豬。
還有一種多層次綜合是:牛一菇一蚓一鴨一魚或牛一菇一沼一蚓一鴨一魚。就是利用奶牛糞先種蘑菇,用菌土養蚯蚓,以蚯蚓養鴨,再以鴨糞養魚。或者,用蘑菇菌土發酵沼氣,發酵渣培養蚯蚓。
多專業並聯網絡
目前這種網絡較多見。以魚為中心,組織以魚、畜、農為主的多專業橫向並聯,為養魚業開辟多種飼料、肥料來源。同時,各專業之間又相互利用它們的產品和廢棄物。
該場配套飼養豬、牛,用禽畜糞肥養魚,做到肥料自給,並以畜禽糞肥種牧草、南瓜、白薯、黃豆,同時養殖水葫蘆,用作魚飼料。
魚、農、牧、工商十字型網絡
這種網絡是在多專業並聯網絡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投入一端建立了飼料加工業和飼料多極利用(豬、牛、魚、鴨);在產出一端建立了魚、畜、禽產品的加工和銷售業,再用加工廢棄物飼養畜禽,組成聯合體。這種網絡可以提高物質源的綜合利用水平,提高物質能量利用率,增加魚畜禽產品,並逐級增值,增加收入,增加就業。
提高綜合養魚效益的主要途徑
提高綜合養魚技術經濟效益的基本途徑,就是采用合適的技術措施,增加社會需要的魚畜禽產品和產值,同時節約產品的勞動耗費。綜合養魚各專業增產節約措施很多,就池塘養魚主要技術措施有:
投餌選用適口飼料,搞好飼料營養配合,合理投餌、施肥,促進魚類生長發育。
魚類選用良種,采用最佳的放養模式,做到及時放養,適時捕撈,合理密放、混養,適當運用輪捕輪放。
池塘改善池塘條件,健全灌排水係統,配備增氧機,保持水質良好,為魚類創造良好環
節約活勞動合理使用勞力,搞好職工技術培訓,提高職工生產技能,搞好技術改造和技術革新,采用先進技科技和高效低耗設備,來減少單位產品的活勞動力消耗,提高勞動生產力。
節約物化勞動內容極其廣泛,主要是因地製宜,充分合理利用當地自然資源和物源(如自然能源、飼料、肥料、搞好生態工程設計,組織綜合經營和綜合利用,提高物質能量利用效率,防治魚病,搞好運輸、貯藏、加工,提高固定資產利用率和完好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