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按照宰相所言,命人將一個裝有99枚金幣的包袱放在那個快樂的廚子家門口。廚子回家的時候,就發現了門前的包袱,好奇地把包袱打開,先是驚詫,然後狂喜:金幣!怎麼這麼多金幣!廚子將包袱裏的金幣全部倒出來,查點了三遍,都是99枚。他心中開始納悶:沒理由隻有這99枚啊?哪有人會隻裝99枚啊?那一枚掉到哪裏去了呢?於是他就開始到處尋找,找遍了整個院子也沒有找到,心情沮喪到了極點。
於是,他決定從明天起,加倍努力工作,爭取早一天掙回那一枚金幣。晚上由於找那枚金幣太辛苦,第二天早上便起來得有點晚,情緒也壞到了極點,就對妻子與孩子大吼大叫,不停地責罵他們沒有及時把他叫醒,影響了早日掙回那一枚金幣的夢想。
從那以後,他每天匆匆忙忙地來到禦膳房,為了多掙錢。也不像以前那麼興高采烈地哼小曲吹口哨了,平時隻是埋頭拚命地幹活,一點兒也沒有注意到國王正在悄悄地觀察他。
國王看到原本快樂的廚子心情變得如此沮喪,十分不解,就問宰相:“他已經得到那麼多金幣,應該比以前更快樂才對,可為何?”
宰相對國王說:“陛下,你現在看到的廚子就是‘99一族’中的成員了。他們擁有很多,但是從來不懂得滿足,他們隻是拚命地工作,隻為了額外地得到那個‘1’,為了盡早實現那個‘100’。原本快樂、輕鬆的生活,隻因為忽然出現了能夠湊足100的可能性,就變得不快樂了。他們竭盡全力去追求那個毫無任何意義的‘1’,不惜付出失去快樂的代價,這就是‘99一族’的人。”
廚子的經曆告訴我們:“知足者貧窮亦樂,不知足者富貴亦憂”的道理。所以,快樂是與富貴、貧窮無關的,關鍵取決於我們內心是否滿足。
真正的快樂不是擁有得多,而是內心的欲求少。我們活著就應該知足,當你早上醒來時,如果發現自己還能順暢地呼吸,那麼這就說明你比在這一周離開人世的人更有福氣;如果你從未經曆過戰爭的危險、被囚禁的孤寂、受折磨的痛苦和忍饑挨餓的難受……你已經好過世界上5億人;如果你的冰箱裏有食物,有屋棲身,你已經比世界上70%的人更富有;如果你積極地去握一個人的手,擁抱他,或者隻是在他的肩膀上拍一下……那麼,你真的很幸福,因為你現在所做的,已經等同上帝才能做到的。就像歌中唱的那樣“想想疾病苦,無病既是福;想想饑寒苦,溫飽既是福;想想生活苦,達觀既是福;想想亂世苦,平安既是福;想想牢獄苦,安分既是福;莫羨人家生活好,還有人家比我差;莫歎自己命運薄,還有他人比我厄……”如果這樣,我們就應該對現有的收獲倍加珍惜,對目前的成果盡情享受,這樣才能讓自己獲得永恒的快樂。
當然了,我們所說的“知足常樂”並不是一種不思進取的處世態度,用現代經濟學的觀點來說,“知足常樂”是指在有限資源與無窮欲望之間找出一個平衡點,並努力將這種平衡狀態維持下去的生活態度。用現代心理學解釋,所謂“知足常樂”,就是盡量使自身的承受能力與需求保持相對平衡穩定的一種狀態,它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是一種智慧的處世方式。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在各種壓力不斷增加的今天,聰明的處世方式應該為:相對的知足,絕對的追求。知足常樂,其實就是要求人們對當下生命的肯定,去滿足於當下的獲得與快樂,心中有了滿足感,快樂也就來臨了。
6.別忘了,放棄才能收獲更多
勇於放棄的人才能獲得自己的追求。
舍得,舍得,意思是說人生有舍才能有所獲得。舍棄了對金錢的欲望,就等於是舍棄了心靈的包袱,也就獲得了快樂與幸福;舍棄了對名與利的貪念,就等於舍棄了心靈的枷鎖,也就獲得了輕鬆與坦然;舍棄了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就等於舍棄了心靈的牽絆,也就獲得了永恒的靜謐與真正的快樂。所以,在生活中,我們要想獲得心靈的平靜與快樂,就應該勇於舍棄心中的欲望與貪念,否則,不僅不能得到更多,反而還會失去更多。
一個貧窮的人帶著食物與水到沙漠裏去尋金,幾天過去了,寶藏沒尋到,身上的食物與水卻已經沒了。兩天了,他已經沒喝過一滴水,吃過一塊麵包了,沒有任何力氣的他隻有靜靜地躺在那裏等待著死亡的降臨。就在他臨死的前一刻,他向神做了最後的祈禱:“神啊,請幫幫我這個可憐的人吧!如果我能得到一點點的水和食物,我寧肯舍棄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