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畢業了多年的北大學生回想起來,都不約而同地提到,北大給學子們最寶貴的是“自由獨立,兼容並蓄”的精神。
一個人的品位得來大致也是如此,需要從言行舉止的一點一滴做起,需要注意外在的修養,更要注意內在的修煉,知道什麼是合乎禮儀規範的並能夠準確無誤地做到,知道什麼是有失體麵的並能夠巧妙地避免和化解。在經曆歲月的打磨後,不是變得圓滑世故,而是變得豁達智慧;在經曆挫折的考驗後,不是變得暴躁易怒,而是變得平和從容;在經曆生命的洗禮後,不是變得獨斷專行,而是變得開放自由……所有的一切,都能夠讓身心沉浸在一種美好和愉悅中,無論做什麼、說什麼,得到的結果都是平心靜氣、開心放鬆,這樣的人總會魅力四射,讓身邊的人緊緊圍攏過來,散發出天然的領袖氣質和影響力,成為關注的焦點。
這樣的品位是內在的一種寧靜、一種淡泊、一種心境,一個人有沒有品位完全是個人心靈的一種流露。品位不是虛無縹緲的一種自我感覺良好,它是由表及裏的綜合表現,它是由內而外產生的一種韻味,它像清風拂動,像月光揮灑,最美好的感覺就是愜意。
北大用她的品位彰顯了自己的地位,一個人也需要用自己的品位來彰顯自己的人生態度,而這種態度最終會定位一個人的社會地位。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
如果去問一位男性,什麼樣的女性最美?答案可能會有很多,但是一定少不了一個,那就是溫柔。溫柔是女性最致命的武器,也是男人最欣賞的女性品質。大詩人徐誌摩的經典詩句: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
恰似一朵水蓮花。
不勝涼風的嬌羞,
道一聲珍重,
道一聲珍重,
那一聲珍重裏有蜜甜的憂愁……
沙揚娜拉!
這首詩寫盡了女性的溫柔、柔美、嬌羞和甜蜜,被廣為傳誦。事實上,溫柔不僅僅是一種品質,更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的體現便是愛心、善良,包括關心別人、善解人意,也就是理解別人、有同情心並樂於助人等品質。溫柔似乎是女性永恒的美德,18世紀法國哲學家盧梭說:“婦女的第一品質,也是最重要的品質,就是溫順。”
溫柔也是一種素質,它總是自然地流露,與人性同在,藏不住也裝不出。在全世界各個國家的女性中,日本女性素以美麗溫柔著稱。在日本,善於化妝和服飾的女人,往往要高出僅僅具備天生麗質的女人一籌;而日本女人由心散發出的溫柔,內在修養所散發出來的女性魅力則會令每一個靠近的人如沐春風。
溫柔是一種光彩,能使平凡的女孩變得出眾,溫柔是一種財富,擁有了一份溫柔即使身無分文也會非常富有。溫柔是善良,是體諒,是關懷,是和藹,是成功時的欣喜和欽佩,是挫折時的理解和安慰。
實質上溫柔是一種廣博的同情心和豐富的想象力,沒有年輕之分,沒有性別之分,它是最可貴的人類之愛的產物,擁有它的心靈是豐盈的心靈。
《北大講座》的第十六輯,名字就叫《溫柔可以改變世界》,作者列舉了很多男女不平等的現象,比如,受教育、傳統觀念、參與政治等,作者發出了這樣的呼聲:我信奉“溫柔可以改變世界”,溫柔不一定不堅強,不一定不自信,不一定沒有個性。最後,作者用一首自己很喜歡的詩來結尾:
隻要有一個女人覺得自己堅強
因而討厭柔弱的偽裝,
定有一個男人意識到自己也有脆弱的地方,
因而不願意再偽裝堅強。
隻要有一個女人討厭再扮演
幼稚無知的小姑娘,
定有一個男人想擺脫
“無所不曉”的高期望。
隻要有一個女人討厭“情緒化女人”的定型,
定有一個男人可以自由地哭泣和表現柔情。
隻要有一個女人覺得自己為兒女所累,
定有一個男人沒有享受為人之父的全部滋味。
隻要有一個女人得不到有意義的工作和平等的薪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