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雅不是美麗,卻勝過美麗,它是一種和諧,是一種藝術的產物。優雅從文化的陶冶中產生,也在文化的陶冶中發展。因此,優雅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後天熏陶和培養出來的。內心沒有優雅的話,不能說是真正的優雅。 北大本身就是一個優雅的所在,她亦教會學子如何做一個真正優雅的人。
品位就是品鑒一種心境
在時下的生活中,人們總會用品位一詞來定義某個人在某一方麵的辨別和鑒賞能力。比如,衣服的品位、鞋子的品位、對男人女人的品位、對時尚的品位、對生活的品位,等等。這個品位體現的既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心態,或者說是一種心境。
既然是能力,就不是某種東西能夠輕易取代的;既然是心態、心境,就不是某種外在的東西可以輕易裝飾或者掩蓋的。因此,我們知道,一個人即使穿著名貴的服裝也未必是有品位的,一個人即使粗衣布衫也未必是沒有品位的。
看到這樣一個笑話,說的是:一個很有品位的紳士去北極遊玩,衣服帶少了,在遊玩的過程中凍得夠戧。一個好心的愛斯基摩人給他拿來了一張熊皮讓他保暖,他問人家:“這皮衣是誰設計的?範思哲?阿瑪尼?還是Boss?”愛斯基摩人連連擺手說:“阿卡達,阿卡達。”就是“不是”的意思。紳士一聽這位設計師的名字從未聽說過,就氣憤地說:“Boss以下的品牌我從來不穿,趕快拿走!”無奈的愛斯基摩人離開了。
紳士繼續頂著寒風往前走,他感覺眉毛上都結了一層厚厚的冰,這時,一位探險家經過,好心地想送給他一件羽絨服,沒想到紳士一看羽絨服的品牌,氣急敗壞地說:“這種不入流的衣服我怎麼會穿呢?這簡直是在侮辱我,趕快收起你的好心吧!”探險家覺得不可思議,看紳士那麼生氣,也懶得再說什麼,就離開了。
被凍得渾身冰冷的紳士被一隻企鵝遇到了,企鵝好心邀請他去家裏烤火,紳士用僵硬的手比畫著問:“你有巴洛克風格的壁爐嗎?”企鵝說沒有,紳士聞言昂著頭說:“沒品位的火爐不會讓我溫暖,走開走開!”企鵝紅著臉走了。紳士頂著寒風繼續往前走,走啊走啊,最後凍死了。
這雖然是個杜撰的笑話,卻真實地反映了一部分人的品位觀。他們總是試圖用外在的東西來標榜自己的“與眾不同”,於是名牌、奢侈品成了他們的不懈追求。但讓他們痛苦和難過的是,這種追求的過程本身就代價昂貴,而且用這種方式建立起來的所謂品位,總是不如想象中的牢固,往往在關鍵時刻露了馬腳,不但沒有給自己爭臉,反而出了洋相。
當一個人過於在意外在的時候,也就意味著他必然忽略了對內心的修煉,而一個內心缺乏修煉的人就如同外表光鮮、內在卻已經糟糠的蘿卜,中看並不中吃。到頭來,必然會落得兩手空空的下常
當然,不可否認,外在確實是構成品位的因素之一,比如,高大的身材、俊朗的麵容、得體的衣著等,但是,這些是很容易具備的,同樣也是很容易失去的。隻有沉澱在內心的東西,才是集合了體驗、經曆、年齡、知識、情感等因素的集合體,而這其中的每一個因素都是因人而異的,都是需要時間來積澱,需要智慧來打磨的,也隻有這樣的沉澱和打磨才能讓生命的坐標變得與眾不同。
很多有幸在著名學府北大度過幾年青春歲月的人,都會被北大濃重的曆史氣息和人文氣息所感染,徜徉其中,心靈仿佛洄遊在曆史和現實、理想和追求之間,被感動,被洗禮。而之所以有這樣的感覺,就是因為北大的獨特品位所在。這品位不是華麗的建築,不是寬敞的校園,不是很大的名氣,不是悠久的曆史,而是所有的一切彙聚成的一種精神氣質。
在中國現代史上,北大是中國“新文化運動”與“五四運動”等運動的中心發祥地,也是多種政治思潮和社會理想在中國的最早傳播地,有“中國政治晴雨表”之稱,享有極高的聲譽和重要的地位。
北大是中國第一所國立大學,也是中國近代正式設立的第一所大學,其成立標誌著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開端。
作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發祥地、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和民主科學思想的源頭之一,以及中國共產黨最早的活動根據地之一,北大為民族的振興和解放、國家的建設和發展、社會的文明和進步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在中國走向現代化的進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鋒作用。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傳統精神和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在這裏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作為中國最具精神魅力的學府,百餘年來,這裏成長著中國幾代最優秀的學者,他們從這裏眺望世界,走向未來,以堅毅的、頑強的、幾乎是前赴後繼的精神,在這片遼闊的國土上傳播文明的種子。它不是一種物質的遺傳,而是靈魂的塑造和遠播。“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傳統在北大薪火相傳,構成一種恒遠而不具形的存在。“科學與民主”早已成為這聖地不朽的靈魂。在北大學會的不僅僅是單純的知識,感受更多的卻是北大對一個人人格的熏陶,從這裏走出的代代驕子無不具備“北大”特有的精神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