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在使用“追加”修辭時,應當結合語境,服從中心語義的支配,通過多種方式的追加,體現語意表達的“側重麵”。這是“追加”的基本原則之一。一個話語表述單位的“側重麵”不僅可以通過語調、重音、語速、停頓等加以體現,還需要足夠的“語量”加以突出。一帶而過,即使表述清楚明晰,由於稍縱即逝,給人的印象也很淡漠。因此,主持人可以適當運用追補性重複,用以控製話題,調整表述,突出重點。當然,這些還要建立在主持人對每次節目的目的、意圖了然於胸的情況下。
5注意運用“委婉”修辭
主持人在節目主持過程中,由於受到某些社會因素的製約,不便於直接把意思說出來,隻得改變表達方式去適應特殊的交流需要,這就是委婉。委婉這種修辭方式在人們日常語言生活中應用很普遍,它還是一種與社會風情民俗、民族習慣及其相關的修辭方式,因此,越來越受國內外語言學者和語用學者的重視。
“委婉”的修辭法在主持人的口語中經常用到,這就要求主持人從內容到方式上注重對這種修辭方法的把握。
(1)在內容上,一是注意題旨的委婉,將語意暫時不表,靜待水到渠成之時;二是語段的委婉,把不便直說的內容挪後或通過一個故事或例子來講述,然後用一兩句話作結;三是句旨詞旨的委婉,表麵的妙言趣語,而意思全在背後。
(2)從表達方式上說,主持人委婉性修辭表達常常是在出語前後將語意、語音、語調、語勢、語態作一些變通處理。
比如:
①暗度陳倉。一般不挑明話意,說話人的用語往往不很確定或比較廣泛,其意在暗示話中目的,謂之“言此意彼”。
②強辭委述。這主要是根據語境和對方的反應,在遣詞造句方麵,盡量弱化用詞的分量,盡量避免用直言否定句式和反問句式說話。
③實話曲表。一般是先來個迂回鋪墊,然後再切入正題。在對話中,一般是先承接對方的意思,表示某種認同,然後通過過渡轉入自己要說的意思。
④快語慢言。一般是先宕開話題,在交流中進行感情的溝通,說到正題時語速緩慢一點,擇詞審慎,在商詢的過程中說出自己的意思。
二、主持人口語修辭策略
修辭原是傳情達意的手段,主要為著意和情,是使達意傳情能夠適當的一種努力。節目主持人為了實現“達意傳情”的語用目的,可以運用口語修辭的多種策略,例如:
1篩選語義策略
篩選語義是指運用修辭手段構成適當的修辭結構並對詞語的意義所作的一種處理。一個節目主持人應注重對自己初始思維的言語產品的篩選,並恰當地運用修辭手段構成話語的濾義結構。篩選結構輸出我們所要表達的意思,“篩選”可能使某些語義脫落,但保證了信息的準確傳遞和接受效果。
目前,一些節目主持人不重視語義篩選,主要反映在:
①糟粕過多。在節目中,以能“侃”、能“說個不停”為榮,“語量”頗豐但語質低下,有的表達其實是一些“語言垃圾”。
②照本宣科。在節目中,始終以“忠實”表述台本規定的說辭為己任,將節目主持變成模式操作和“語言表演”。
③過於自我。在節目中,急切地要“展現”自己的博學多才或與眾不同,不懂得根據語境確定自己的表達內容和策略。
所謂修辭,實質上就是信息傳遞過程中,信息係統的調節和控製,從而使信息交換達到最優化的一種活動。也就是說,節目主持人的口語修辭過程,實質上就是話語信息存在方式的設計過程,是信息係統的質和量的調節控製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