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防止壞血病

維生素C可以防止壞血病的發生。從前,水手們常年漂泊在海上,隻吃麵包和熏魚,缺乏新鮮蔬菜和水果,體內維生素C的含量明顯不足,導致牙齦等處出血。後來,在船上多吃檸檬、桔子等水果,這種現象就逐漸消失了。我們如果在春天吃水果過少,也會出現牙齦出血,故也應多補充維生素C,可多吃大棗、獼猴桃、桔子等維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

食物維生素含量龍虎榜

維生素是人體所必需的營養成分,它們在人體中不能停留,隻能從外界食物中不斷獲取。各種維生素的來源,簡介如下:

維生素A:動物肝髒,魚肝油,魚子,牛奶,禽蛋等。

β-胡蘿卜素(為兩分子的維生素A,在人體內能分解形成維生素A):橙黃色蔬菜,菠菜,苜蓿,豌豆苗,紅心甜薯,胡蘿卜,青辣椒,芒果等。

維生素D:動物肝髒,魚肝油,禽蛋,強化牛奶等。

維生素E:麥胚油,豆油,玉米油,花生油,芝麻油等。

維生素B1:全穀,豆類,酵母,花生,瘦豬肉,肝,腎,心,禽蛋等。

維生素B2:動物肝,腎,心,牛奶,禽蛋,豆類等。

維生素B6:在食物中分布較廣,一般不易缺乏。

維生素B12:肝髒及其他動物性食品,經發酵的豆類,如臭豆腐,乳腐等。

維生素C:各種新鮮蔬菜,如辣椒等,鮮果,如大棗、柑橘、西紅柿、獼猴桃等。

尼克酸:酵母,花生,全穀,豆類,動物肝髒等。

葉酸:動物肝,腎,綠葉蔬菜,酵母等。

從上述維生素的主要食物來源中可以看出,維生素C必需由新鮮蔬菜和水果來提供,不能從動物性食品中獲得。

應合理地吃蔬菜

許多人認識到了高脂肪、高糖、低蔬菜飲食的害處,開始重視吃蔬菜。但是,一些人吃蔬菜不夠合理,見蔬菜就吃,見肉食就躲,導致營養攝取不全麵,仍是一種不科學的飲食方式。

1.隻吃蔬菜不吃葷

時下多吃蔬菜的人越來越多,但是不注意蔬菜與肉食的搭配,一味吃蔬菜也並非是福。研究發現,隻吃蔬菜至少有四種害處:①缺少必要的膽固醇,而適量的膽固醇是有抗癌作用的;②蛋白質攝入量不足,這是容易引起消化道腫瘤的危險因素;③核黃素攝入量不足,導致維生素缺乏;④嚴重缺鋅,鋅是保證肌體免疫功能健全的一種十分重要的微量元素,一般蔬菜中都缺乏鋅,而海產品如牡蠣中鋅豐富。

2.隻要是蔬菜就吃

最近美國密執安大學研究人員發現,茄科植物中含有相當多的尼古丁,而這些蔬菜卻是人們喜愛的。除此之外,菠菜中含有對身體有害的草酸類物質,發芽土豆中含有毒的生物堿成分等早已眾所周知了。因此,吃蔬菜要有選擇,又要適量。

3.偏愛吃炒菜

有些人為了減肥不食脂肪而偏愛吃與肉同炒的蔬菜或者吃各種炒菜。研究人員發現,凡是含水分豐富的蔬菜的細胞之間充滿空氣,而肉類的細胞之間卻充滿了水,所以蔬菜更容易吸收脂肪。素油炒菜中的脂肪量,比肉食,如雞蛋、牛肉中吸收的油脂更多。因此,要降低脂肪攝入,保持優質蛋白,可適當吃煮雞蛋,煮排骨,而不是大量吃炒菜。

怎樣保證體內酸堿性的平衡

我們知道,必須保持各部分的平衡,物體才能正常生存。自然界要保持生態平衡,人體也不例外。有呼就有吸,有吸收就有排泄。要吸收酸性物質,就要吸收堿性物質,以保持酸堿平衡,維持pH值接近於7,最好略大於7,稍微有點偏堿性,如果體內酸堿性失去平衡,人就會生病。

人體所攝入的各種食物,經過體內代謝,產物可為酸性、也可為堿性,因此,科學家們將人們三餐所吃食物依據體內代謝產物的性質,分為兩類:一類代謝產物為帶陰離子酸根,使血液偏酸,如肉、蛋、米、麵等;另一類代謝產物為氫氧根離子,這些食物往往含有強堿性,故代謝產物為堿性,如各種水果。酸性食物,常被視為好的食品而受人們偏愛,致使體內酸性成分增加。為保健康,需吃入適量的堿性食物如蔬菜、水果、奶類等,以抵消過多的酸性成分,恢複正常酸堿度。代謝產物中堿性較強的食物,首推海帶,享有“堿性食品之冠”之稱,每周吃3—4次海帶即可達到目的。

不過我們應注意,酸性食物在體內代謝的產物,卻常常是堿性的,如柑橘、葡萄、檸檬等。多吃此類水果,也可減少體內的酸性。

應注意飲食補鉀

目前,補鈣已成為人們的共識。人們注意多吃富含鈣的食物,如蝦皮、牛奶等,但是,補鉀卻被人們忽視了。其實,鉀也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常量元素。尤其是在夏季,人們稍微活動就大汗淋漓,感到倦怠乏力,究其原因之一是體內的部分鉀隨著汗液排出體外。

人體內的鉀,起著維持細胞內、外滲透壓和酸堿平衡,以及神經、肌肉、正常功能的作用,並有促進排尿作用。體內缺鉀,會造成神經肌肉無力,精神不振,還會削弱心髒推動血液循環的能力。臨床醫學證明:凡中暑病人均有血鉀濃度下降現象,初始會感到倦怠無力,心跳不規則,頭暈、惡心,嚴重時會出現昏迷現象。

防止缺鉀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多吃含鉀的食品,特別是多吃水果和蔬菜,增加水果和蔬菜在我們食譜中的比重,如:香蕉、草莓、柑橘、葡萄、柚等水果;菠菜、土豆、山藥、毛豆、莧菜、香菜、芹菜、大蔥、青蒜等蔬菜。在黃豆、海帶、紫菜、黃魚、雞肉、牛奶、玉米麵、蕎麥麵中,鉀也有一定的含量。

此外,還應多喝茶水,茶葉中含鉀豐富,多喝茶既可消暑,又可補鉀,一舉兩得。心髒病人更應注意補鉀。

斷食療法有奇效

在現代社會中,許多疾病不是由於營養絕對缺乏,而是在於營養相對過剩,營養不均衡,體內代謝的產物排不出去。另外,城市裏環境汙染十分嚴重,人的活動量又較小,便秘十分常見,宿便很多,體內大腸等處積聚的毒物非常之多,也容易導致人生病。因此,在日本等國,又流行起來了“斷食療法”。

所謂斷食療法,就是通過中斷飲食進行治病的方法。我國古代就有斷食除去體內積食的治病方法。在夏秋之交的季節,讓孩子除去體內的積食,非常有益身體健康。

斷食、禁食,看起來似乎不講道理,其實是有其道理的。斷食療法,和推拿、食療、刮痧一樣,是一種無副作用的自然療法。醫學界認為“想長壽,腸須清”,現在的醫生對患有胃腸炎或痢疾的病人,囑其隻喝稀粥來配合治療,促進康複就是一日或兩日不予正常進食,以開水或開水加糖鹽水來補充體液,目的是使胃腸等處滯留的宿便及有毒物質排盡,減輕腸胃的壓力。適度的饑餓能使植物神經、內分泌和免疫係統受到衝擊,然後通過機體生理內環境穩定功能的重新調整,提高人體承受生理負擔的能力,使各種疾病得到清除。

日本的一些心理學家通過研究發現,斷食對神經官能症、早期高血壓、低血壓、單純性肥胖、神經性厭食等症有一定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