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花粉的營養和功效
花粉的營養:含蛋白質、氨基酸、糖、脂肪、維生素B等。
花粉的功效:能使人增強免疫力;能使疲勞迅速消退;能使運動員精力充沛;能使體弱者早日康複;能調整人的精神狀態;調節消化係統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和性機能;還有健全血管、強化心髒、促進血凝、預防出血的作用。花粉還能促進睡眠;消除麵部黃褐斑、雀斑等。
2.花粉的食療價值
花粉可緩解貧血、慢性便秘、高血壓、頭痛、中風、前列腺炎、神經衰弱、肝炎、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便秘、貧血等。
(1)油茶花粉、蕎麥花粉和槐花粉:防動脈硬化、靜脈曲張。
(2)山楂花粉:強心,作為神經係統平衡劑和止痛劑。
(3)百裏香花粉、蘋果花粉:利血液循環,防心肌梗塞。
(4)栗樹花粉:補血。
(5)菊花粉:利尿。
(6)橙樹花粉:健胃益脾。
(7)歐石楠花粉:慢性前列腺炎。
人體營養要素的較佳來源
人體需要五大營養和其它營養成分,我們要從每日飲食中加以吸收。人體主要營養成分來源多樣化,我們不能挑食、偏食,首先要保證基本營養成分。
1.蛋白質是氨基酸的最佳來源蛋白質是人體的重要成分,也是生命的物質基礎,人類疾病與衰老的原因之一就在於血中氨基酸濃度逐年下降。蛋白質氨基酸廣泛分布於日常食物中,如各種肉食和穀物、蔬菜;氨基酸,以苦味食品最為豐富。因此,苦瓜、苦菜等苦味食物在安排食譜時不應被忽視。
2.不飽和脂肪酸的最佳來源說到脂肪,人們常抱戒心。其實,脂肪也是一種人體必需的養分,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之一。特別是不飽和脂肪酸,還能防止動脈硬化,保護心髒。據營養學家測定,海魚、馬齒莧等為其最佳來源。
3.核酸的最佳來源核酸是人體合成蛋白質的基礎,在維持生命活動,防止衰老,提供遺傳信息方麵起著重要作用。日常食物中魚類、洋蔥、蘑菇等都是富含核酸的佳品。但最佳來源的桂冠當屬花粉。
4.糖,又稱為碳水化合物,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之一。大米、白麵是澱粉(多糖)的最佳來源。
5.微量元素的最佳來源微量元素包括磷、鐵、碘、鎂、銅、鋅等,是人體六大生命要素之一。總的來說,蘑菇、豬肝、海帶、堅果、牡蠣為其重要來源。
6.水在人體中所含的比例最高,水起著無可比擬的重要作用。自來水,白開水是水的最佳來源。飲料、蔬菜中也含有水分。
7.堿性成分的最佳來源:堿性成分雖然不是養分,但在維持體液正常酸堿度方麵功效獨到,可以延緩衰老。堿性成分在各類水果中較多,但以海帶為最佳,每星期吃上3—4次海帶即可。
8.維生素的最佳來源:維生素在人體代謝中起著重要作用,維生素包括A、B、C、D、E、K、PP等多種,總的來說,蔬菜水果是維生素的最佳來源。
9.雌激素的最佳來源:雌激素是女性體內的重要激素,在維持女性特征以及保護心、腦等器官方麵起著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更年期,更需補充。口服雌激素副作用大,明智之舉是多吃點大豆類食物。
10.天然阿司匹林的最佳來源:近年來發現阿司匹林在防止血栓形成與心肌梗塞中作用突出,故已成為關注的新熱點,而紅葡萄酒中即含有類似阿司匹林作用的物質。
11.苯乙胺的最佳來源:苯乙胺是一種與人體情感有關的化學物質,如體內苯乙胺大幅度降低,人便陷於苦悶抑鬱之中。此時,吃一點巧克力或香蕉即可及時補償血中苯乙胺之不足。
所以,當人情緒低落,過分憂鬱時,可以吃一些巧克力或者香蕉,以使情緒恢複正常,投入到學習和工作當中去。
飲食“五味”與健康
我們所吃的各種食物,外形不同,但從味覺來說,可分五種,即“酸、甜、苦、辣、鹹”。它們各自有各自的用途,應根據情況相應選擇食用。
我們的一日三餐中,除了滿足食欲,注意營養外,還要注意味道,以調解食欲。
除了應有熱飲料和含有少量脂肪的食品外,還應調配好味道,調配得當,可增強體質,延年益壽。
1.酸味入肝。吃酸食能健脾開胃,增強肝功能,利於鈣、磷元素的吸收。但有脾胃病、特別是胃酸過多者宜少食。
2.甜味入脾。吃甜食可補養氣血,補充熱量,解除疲勞,調胃解毒,工間和課間宜選擇食用。但糖尿病、肥胖症、心血管病等患者宜少食。
3.苦味入心。吃苦食可解除燥濕、清熱解毒,瀉火通便,夏天宜多吃。過量可引起腹瀉,消化不良等症。
4.辣味入胃。吃辣能刺激胃腸蠕動,增強消化功能和血液循環,並可祛風散寒、解表止疼,冬天宜多吃。但患有痔瘡、便秘、神經衰弱者不宜食用。
5.鹹味入腎。有調節人體細胞和血液滲透壓平衡等作用。炎熱的夏季及嘔吐、腹瀉、大汗之後宜喝適量淡鹽水。
一些情況是不宜補鈣的
眾所周知,為了健康,每人都應補鈣,尤其在現代社會。但是,一些人,如癌症病人,則不宜盲目補鈣。
補鈣對於癌症病人極其危險,高鈣食品會加速癌症病人的死亡。日本一位教授發現,癌症病人高鈣飲食極易引起高鈣血症。
血鈣濃度過高,可引起食欲不振、嘔吐,還可引起中樞神經症狀和記憶障礙,甚至使機體呈睡眠狀態,嚴重時可發生昏迷。為了避免高鈣血症的發生,延長癌症病人的存活期,專家強調,癌症病人應定期測定鈣和磷的含量,注意避免食用富含鈣的食物,如蝦皮、海帶、肉骨湯、牛奶、發菜、大豆及其製品等。
此外,高血壓患者補鈣,也要慎重,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進補勿過度
補品也是一種藥,是藥三分毒,不能亂吃,否則身體不能承受。例如,有些人在服用補品後會出現“上火”,流鼻血,睡眠煩躁等。因此,在進補時需注意以下幾點:首先,黃芪、炙甘草等補氣藥性多壅滯,服用過量會產生前述頭暈頭痛,胸悶腹脹等症狀。又如熟地、阿膠、鱉甲、龜甲等養血滋陰藥多粘膩,服用過量有滯脾胃之弊,導致胸悶納呆;老年男性過食牛鞭等壯陽藥後,會導致身熱、鼻衄等症。
對於吃藥過度,體質不能承受,久服補品所產生的副作用,一般隻要停止進補,各種症狀即會逐漸消失。此外,由於人體對藥物的敏感性、反應性不一樣,即使按照常規劑量對症進補,有些人也會出現一些不適反應。
如果出現進補過度時,可適當服用一些藥物來調理糾正。第一,服補氣藥後出現由於氣滯而引起的胸悶納呆,可飲用濃茶,吃些蘿卜、陳皮以消氣順氣。第二,服養血滋陰藥後出現惡心、食欲不佳、胸腹脹悶、舌苔粘膩等症狀時,可用中成藥如香砂養胃丸,每次9克,每日3次,連服3—4天。第三,對服溫陽藥物後出現的口幹口苦、升火煩燥、大便幹結等,可用生地15克、麥冬10克,知母9克等養陰瀉火藥糾偏,煎湯飲服,連服4—5天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