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腎病應怎樣補充蛋白質類食品(一)
腎病的主要表現形式,就是化驗尿時能檢查到蛋白質成分,即尿蛋白。由於腎髒是機體的排泄器官,腎小球腎炎、腎功能不全等腎髒疾病,使腎不能進行正常的生理活動,從而給人體帶來很大危害。如人體所需的蛋白質,就會因腎髒排泄功能的障礙隨尿排出丟失。所以通過飲食給人體補充更多的蛋白質十分必要。但是蛋白質的補充並不是越多越好,過多會增加腎髒負擔。
1.腎病與蛋白質的關係
蛋白質在體內被加工利用,代謝產物尿素、尿酸、肌酐等要經腎髒排泄。患腎炎時,被病變所累的腎髒,功能有所下降。食入過多的蛋白質,就是要求腎髒排泄出更多的代謝產物,這樣,腎髒會“吃不消”的,最終導致腎功能不全,蛋白質及其他物質代謝產物排泄能力極度降低。這些有毒的代謝產物不能排泄出,就隻能留在人體內,使人體中毒,危及生命。
2.合理掌握補充蛋白質數量和質量
腎炎病人補充蛋白質要以質量較高的動物蛋白如牛奶、雞蛋、瘦肉為主;急性腎小球炎,每日補充蛋白質20克左右;慢性腎小球腎炎一般為50克。對於慢性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就要予以低蛋白,但質量高,每天蛋白質攝入不少於35克。
得了腎病應怎樣補充蛋白質類食品(二)
高質量蛋白質是指人體不能合成的8種必需氨基酸高,而人體能合成的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低的蛋白質。禽蛋類、乳類、肉類、魚類都是高質量蛋白。主食最好采用麥澱粉(麵粉抽提去蛋白質即麥膠麵製品),盡量少用粗麵食,以減少非必需氨基酸的攝入。
腎病患者補充蛋白質並非越多越好,而是在限量下越精越好。按照以上原則補充蛋白質,就既有利身體營養又不致於損傷腎髒。
為了預防腎炎,可多吃玉米花蜜。
玉米花蜜,其味甘性平,具有調中開胃、降壓利水作用;還能促進膽汁分泌,降低血脂、增加肝糖原的貯存,改善組織細胞的新陳代謝狀況,以及提高腎功能,減少蛋白尿的生成等。它和玉米須、玉米棒子(也叫玉米骨)一樣,都對腎有重要作用。
一年四季飲食調理
補養身體也應因地製宜、因時製宜。一年四季中氣候冷熱幹濕不同,飲食有涼熱燥濕之別,應根據季節合理調整。元代忽思慧雲:“春氣溫。宜食麥以涼之;夏氣熱,宜食菽(豆,如敗火的綠豆)以寒之;秋氣燥,宜食麻(即芝麻)以潤其燥;冬氣寒,宜食秫(即高粱)以熱性治其寒。”這是古人以自己的智慧經過生活的實踐對四季養生進行飲食合理調節的經驗總結。
春天由寒冷轉為溫暖,應多吃小麥麵食,不要吃性熱的食品,如羊肉等食物。
夏天多食豆類,綠豆性寒,熬成綠豆湯或粥有清熱祛暑敗火的作用,即“食菽以寒之”。
秋天幹燥,皮膚易幹裂,宜多食油類食品如芝麻(其油為香油)等。
冬天的主食可選發熱的黏高粱,可吃性熱的食品如羊肉。性熱的狗肉,冬天也可食用。此外,蔬菜、水果等也有寒、涼、溫、熱之別,四季食用也應合理選擇食用,以符合養生之理。
夏季的飲食調理(一)
夏季酷暑難熬,大汗淋漓,稍一活動,就會濕透內衣。夏季過於炎熱,人們往往食欲不好。這時,需要吃一些能滋陰、去暑、健脾的膳食,多喝粥、湯,不要吃過於濕熱厚膩的食物。
1.雪梨麥冬菊花羹
新鮮的大雪梨一個,菊花、麥冬各25克,白糖適量。雪梨洗淨切塊,菊花、麥冬洗淨同放鍋中,加水適量,煮10分鍾加白糖即可食用。此飲食滋陰潤燥,清熱解暑,脾胃虛而大便稀薄者不宜多食。
2.黃瓜粥
大米100克,嫩黃瓜300克,生薑10克。黃瓜去皮去心,切成薄片,砂鍋注入清水1000毫升,加入大米、薑末,大火燒開後,改用小火煮至米爛,放入黃瓜片,煮至粥稠,表麵有粥油浮出時加少許鹽調味即成。此粥可以健脾養胃、清熱除煩。
3.茯苓粥
白茯苓15克,粳米50克。白茯苓切片加水3碗煎成2碗,加粳米煮粥食用。每天1次,晨起溫服,可開胃健脾、利濕,治食欲不振等症。
4.苡仁鴨肉冬瓜湯
冬瓜2000克(不去皮),白鴨一隻,瘦豬肉100克。海參、芡實、苡仁各50克,荷葉一片,精鹽、味精各適量。冬瓜洗淨切塊,豬肉切片;白鴨去毛除腸,放砂鍋內,將海參、芡實、苡仁、荷葉放入,加水適量,煮沸後再放冬瓜、豬肉,共煮至鴨肉熟爛為度,加入調料即可吃肉喝湯。可健脾、滋陰、消暑。
夏季的飲食調理(三)
1.西瓜皮粥
鮮西瓜皮200克,粳米100克。西瓜皮洗淨切成5塊,砂鍋內放水1000毫升,放入粳米,中火燒開,改用小火熬半小時,再放入西瓜皮塊,煮至米爛湯稠,表麵有粥油浮出時,揀出西瓜皮,在粥中加少許白糖調味,即成。此粥能解暑、除煩、清熱、利便,適用於津傷煩渴、小便不利者。
2.荷葉蒸雞
(1)原料:淨雛雞一隻,鹽、胡椒粉、料酒、幹澱粉、蔥、薑。
輔料:荷葉二張
(2)製作:將雛雞切成小方塊,洗淨,用鹽、胡椒粉、料酒、蔥末、水澱粉調和一起醃半小時。
荷葉放在溫水中回軟。洗淨,把周圍爛邊剪掉待用。
另取一小張荷葉,切成絲條狀放在雞塊裏拌勻,待用。
把拌勻的荷葉雞塊用一整張荷葉包好上屜蒸熟。
食用時,打開荷葉,放入盤中,把切好的蔥絲薑絲撒在雞塊上,用熱油澆一下蔥薑絲即可食用。
(3)特點:口味鹹鮮,氣味清香。荷葉具有清熱解暑,涼血的功效,適合夏季食用。
此外,夏季還可以吃青荷(荷葉)雞蛋、醋黃瓜、糖蒜、四季豆等飲食,以清熱、利水、解暑、養陰潤燥。
秋季的飲食調理(一)
秋季是由炎熱轉向寒冷的過渡。秋天氣候轉涼幹燥,飲食調理應本著“少辛增酸、防燥護陰、滋陰潤肺”的原則。祖國醫學認為,秋天養生,應減辛味食以平肺氣,增酸味食以助肝氣。這也就是說,秋季要盡可能少食辛味食品,如蔥、薑、蒜、韭菜、辣椒,多吃酸味果品及蔬菜,如蜂蜜、酸奶、柑橘、葡萄、酸梨等。此外,芝麻、核桃、糯米等有滋陰潤肺功效,也可適當多吃。
胃弱的中老年人,可采用晨起食粥法,以養胃生津。
1.百合蓮子粥
原料:鮮百合250克,去芯蓮子75克,糯米250克,白糖200克。
製法:首先將百合剝片,洗淨。蓮子用沸水浸泡後,去皮去芯。然後將淘洗幹淨的糯米、百合和蓮子一起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先用旺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煨至黏稠酥爛,放入白糖,拌勻略煮,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