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緣來緣去,得失坦然:得失時要靜得下心(1)(2 / 3)

釋圓淡淡一笑:“既然施主畫技那麼好,不如為老僧留下一副墨寶吧。老僧最大的嗜好就是飲茶,可否為我畫一個茶杯和茶壺?”

年輕人寥寥數筆就畫出了一個傾斜的水壺和一個茶杯。那水壺的壺嘴徐徐吐出一脈茶水來,正注入到那茶杯中。釋圓看了,搖了搖頭說:“你畫的確實不錯,隻是把茶壺和茶杯放錯位置了,應該是茶杯在上,茶壺在下呀。”

年輕人笑道:“大師為何如此糊塗,茶壺往茶杯裏注水,哪能茶杯在上茶壺在下呢?”

釋圓說:“原來你懂得這個道理呀!你渴望自己的杯子裏能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總把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壺還高,香茗怎麼能注入你的杯子呢?要吸納別人的智慧和經驗,首先要把自己放低。”

“總把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壺還高,香茗怎麼能注入你的杯子呢?”無論取得了多麼大的成就,我們都不應該自己抬高自己,而是要靜下心來,時刻將自己放在地處,保持謙虛的態度。

靜下心來,當你用謙遜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一切時,就會發現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你將更清楚地看到自己身上仍然存在著許多不足,發現自己所取得的成就微不足道,同時也尋找到別人身上的優點。

有一句經典的話是:“大海因為住於低處,才會彙集世間百川。同理,菩薩正因為沒有傲慢,佛陀如百川般的功德才很容易融入菩薩的慧海。”聖賢尚且將自己放在地處,保持如何謙虛的態度,何況是我們呢?

在擁有財富、名聲之時,千萬不要沾沾自喜,認為自己很了不起,努力讓心態保持平和,提醒自己還有很多比自己優秀的人,將自己放在地處,摒棄自家之短,博采眾家之長,不斷地充實自己,提高自己,不斷前進吧。

有些人之所以一直成為人們眼中的成功者,就是因為他們自始至終能夠在成功麵前靜下心來,把自己的位置放在最低處,看到自己身上的缺點和不足,然後付諸行動,使自己更加完善,更加完美。

梅蘭芳是我國著名的京劇大師,他不僅在表演上造詣精深,在繪畫領域也成就非凡。成名之後,他不但沒有將繪畫放棄,反而拜多位繪畫大家為師,虛心向他們學習繪畫技藝,齊白石就是他拜的繪畫老師之一。

1913年,梅蘭芳在上海首次演出時,萌生了向齊白石拜師學畫的想法,並將齊白石請到書案前,拿出自己的畫作請教指點。齊白石對梅蘭芳的畫大加稱讚,梅蘭芳卻謙虛地說道:“我人愚笨,總是畫不好,我很喜歡您的草蟲,想學您下筆的方法,我真心拜先生為師學畫,還請您應允才是。”

梅蘭芳拜齊白石為師學畫時,他在戲曲界的名氣已如日中天。人們都認為他隻是擺擺樣子而已,哪還能潛心畫畫?就是齊白石本人也對他說:“你這樣有名,叫我一聲師傅就是抬舉老夫了,就別提什麼拜師不拜師的啦……”

可梅蘭芳堅持一定要舉行拜師儀式,行跪拜大禮。他學畫也特別認真,那一段時間裏,隻要不排練不演出,不管風天雨天,他都按時坐黃包車到齊宅學畫,進門先向老師鞠躬問好,謙恭的樣子像個小學生。

在跟隨齊白石學畫期間,梅蘭芳用功很勤,沒過多久繪畫筆法更加純熟,畫技日益提高。終於,憑著高超紮實的繪畫技藝,他在繪畫藝術領域取得了非凡成就。而且,他對齊白石恭敬至極,許多尊師勤學的言行,成為流傳至今的佳話。

梅蘭芳即使頂著“成功的花環”,也決不會做“珠光寶氣”之“秀”,而是時時能夠靜下心來,將自己放在地處,在不斷提高自己的過程中,使自己的人生得以升華,他這種謙虛的人生態度無疑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的。

記得有一位作家說過:“真正有大智慧和大才華的人,必定是低調的、謙虛的。才華和智慧像懸在精神深處的皎潔明月,早已照徹了他們的心性。他們的心底是平和的,靈魂是寧靜的。”

不要以為自己什麼都行,得意時靜下心來吧,表現得謙恭一點,將自己放在低處。這一如開在塵埃中的花朵,多了一份無華的樸實,少了一份淺薄的喧嘩,必然能夠吸天地之靈氣,集日月之精華。

記住,江海之所以能成為一切小河流的領袖,變得博大而精深,是因為它們善於處在一切溪流的下遊。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勝,沒有什麼比時刻把自己的位置放在低處,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更重要了。

3.忍辱負重,終能化繭為蝶

樹之所以能長成參天大樹,是因它把根深深地埋入了土裏

幾乎每一個職場人都想一工作就得到高薪高職,但這並不是人人能如願的,總有些人會得不到賞識,得不到重用。這時候,有些人會頓感失意,覺得自己一無是處,進而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不思進取,甚至懦弱和畏縮。

人才啊,怕就怕,在看似不被重用的日子裏自怨自艾、自暴自棄、不求上進、虛度年華,浪費人生的大好時光!否則,當某一天機會降臨到自己的頭上來時,恐怕連亮出自己的資本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