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自私,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在金錢上,有的在感情上,有的在名聲上,有的在一些小事上。人有一點兒自私心可以理解,可過於貪婪,隻為自己著想,從不考慮別人,就是一個無情而無知的人,最終隻會害人害己。
有一對年輕人非常具有挑戰的精神,有一天他們突然想挑戰一下沙漠,於是帶上充分的食物和水,走進了黃沙滾滾的沙漠。豈料一場大風暴之後,他們在沙漠中迷路了,隨著時間的一天天過去,他們始終找不到沙漠出口,帶的幹糧和水逐漸減少。
又過幾天,這對年輕人仍然沒有走出沙漠。可是,他們隻剩下一袋麵包和一瓶水,他們決定吃掉這些東西來補充體力,再做最後的努力。這時候,自私的本性暴露了出來,他們誰都想做“獨吞者”,結果一番爭鬥後,一個人搶到了麵包,另一個人搶到了水。自私讓他們誰也不肯讓誰,誰也不肯分給彼此一點。結果可想而知,搶到水的人,餓死了。搶到麵包的人,渴死了。
自私是貪婪的土壤,貪婪是萬惡之源。過於自私的人生,無論麵對的是快樂還是痛苦,都是一種懲罰,沒有一個人會因為自己的自私而得到別人的親近。自私如此費力不討好,我們還不如靜下心來,學著摒棄自私,學會與人分享。
《菜根譚》中有這樣一句話,“徑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處,減三分讓人嚐。”這裏說的就是讓我們要學會分享。分享是互利的,是雙贏的。快樂如果能夠分享,快樂會加倍,痛苦如果能夠分擔,痛苦會減少。
有一個年輕人因為一場車禍去世了,遇到上帝時,他很問:“在我們的世界裏,有許許多多的關於天堂地獄的說法,你能不能讓我看一下真正的天堂與地獄是有什麼區別?”上帝見年輕人很真誠,就答應了他的要求。
他們先來到地獄,年輕人感覺到渾身冷得瑟瑟發抖,地府中寒氣逼人,看見的都是骨瘦如柴、飽受饑餓的靈魂。“為什麼他們都這麼瘦呢?好像一幅沒吃飽的樣子。”年輕人有些害怕地問上帝。
“你看那邊!”此時,一群靈魂圍在一個巨大的鍋旁,鍋裏煮著美味的食物,他們每個人都爭先恐後地用勺子盛食物,送到自己嘴邊,可是他們手裏的勺子太長了,吃到口裏的遠沒有掉到地上的多,人人又餓又失望。
接著,上帝又帶年輕人來到天堂。一群靈魂正在一個巨大的鍋旁吃飯,他們手上的勺子也很長,可是人們都是把盛上食物的勺子送到對麵人的口中。你喂我,我喂你,他們人人都能吃飽飯,所以個個臉色紅潤,身體健康,如仙人一般。
看到這個情景,年輕人頓時明白了天堂和地獄的區別。
天堂與地獄之所以有天壤之別,唯一不同的就是天堂的人不是自私地將勺子喂給自己,而是彼此為別人喂吃。靜思這個故事,你會明白分享看似是在做一本“賠本”買賣,實際上最終往往可以獲得更多。
試想一下,當你嚐到一份美妙的快餐時,邀請好友也一起品嚐,看到好友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你是不是有種成就感,滿足感?當你將看到或親身經曆的一些趣事講給別人,看到對方笑得東倒西歪時,你是不是也愈開心。
不僅是我們個人,公司也應該學會分享。仔細觀察微軟、英特爾等商業巨頭,你會發現,他們的成功正是因為善於分享。
以微軟來說,視窗操作係統的火爆,讓微軟大賺了一筆之後,微軟總裁比爾·蓋茨並沒有“私藏”這項技術,而是與所有硬件廠商和軟件廠商分享著視窗操作係統火爆的商機。現在,很多硬件廠商的產品都支持微軟的所有操作係統和軟件,所有的軟件廠商的產品也能在微軟的操作係統中運行,這就是微軟的分享精神。正是因為這種分享,微軟才能稱霸全球操作係統市場。
試想,如果比爾·蓋茨氣量狹小,過於貪婪,不把操作係統市場與硬件廠商和軟件廠商分享,僅憑一己之力,微軟能夠有今天的輝煌嗎?恐怕他會成為眾多人眼中的“吝嗇鬼”,以至留不住優秀人才,抵抗不住競爭對手的壓迫!
在生活中,我們千萬不能被自私和貪婪所控製,要時常靜下心來,想想自己能夠為別人做些什麼,你把你的給我,我把我的給你,如此我們不但能贏得別人的好感,也會收獲頗多,這真是“贈人玫瑰之手,經久猶有餘香。”
5.淡然人生,知足常樂
欲望就像是反方向的溝壑,你越是想填平,它就向下凹得越深
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有些需求與欲望,但是需求與欲望要與本人的能力及社會條件相符合。一個人如果什麼都想擁有,陷入貪婪的欲望溝壑當中,不停地索取,不停地追逐,身心疲憊卻永遠也感受不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