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做的結果是什麼呢?緊緊地握著拳頭,這個放不開,那個也丟不下,拿得起放不下,擁有的東西越來越多,數次三番地囫圇其中,我們將失去更重要的一些東西,快樂與幸福將永遠與我們無緣。
有一個5分錢硬幣和3萬元古董花瓶的故事:
一位年輕母親正在廚房裏做飯,忽然聽見從客廳裏傳來4歲兒子極度恐慌的聲音。母親聞聲跑過去發現兒子的手卡在了一個花瓶中,無法脫出來,痛得連聲直叫。母親想幫兒子將手從花瓶中拉出來,可試來試去也無濟於事。
看著兒子臉上掛滿了淚水,手腕處被瓶頸嘞得通紅,母親心疼極了,她猶豫了僅僅幾秒鍾,便找來一個錘子,小心翼翼地開始敲打這個花瓶。費了很大的勁,兒子的手終於出來了,他的手緊緊攥成一個拳頭。
母親嚇壞了,以為是孩子的手在花瓶裏卡得太久變形了。待她將兒子的拳頭小心地掰開時,一麵徹底鬆了口氣,一麵哭笑不得:孩子的手沒事,他的小手心裏緊緊攥著的,是一枚5分錢硬幣——而那個剛剛被她敲碎的,是一個價值3萬元的古董花瓶。
為一枚5分錢的硬幣,砸爛了一個價值3萬元的花瓶,這個故事聽起來未免有些可笑。但唏噓一笑之後,我們可曾意識到,這個發生在4歲孩子身上的故事,其實也普遍存在於你我之間,而我們之所以緊抓“硬幣”不願鬆手,就是因為害怕一旦放手,這些本來已屬於自己的東西再也沒有了。
殊不知,這時候最好的辦法是靜下心來,學會放手。人生不要過於貪心,不要總握著拳頭,在必要的時候學會“放手”,放下的越多你擁有的就越多。正如一句話所說“握緊拳頭,你的手裏是空的;伸開手掌,你擁有全世界。”
有一位名叫黑指的婆羅門一手拿著一個花瓶,前來獻佛。
佛對黑指婆羅門說:“放手!”
婆羅門把他左手拿的那個花瓶放下。
佛陀又說:“放手!”
婆羅門又把他右手拿的那花瓶放下。
然而,佛陀還是對他說:“放手!”
這時,黑指說:“我已經兩手空空,沒有什麼可以再放下的了,請問你要我放手什麼?”
佛說:“我並沒有叫你放下你的花瓶,我要你放手的是你的六根、六塵和六識。當你把這些統統放手,再沒有什麼了,你將從生死桎梏中解脫出來。”
世人都想抓住已經到手的東西,但是他們抓住的隻是欲望而已。欲望空虛如火,時時都在燃燒,那欲望的結局就是一堆冰冷的灰燼。因此,貪婪時我們要靜下心來,學會放棄一些物欲上的誘惑,控製好個人的欲望。
不執著世間的一切物質名利,一個“放”字千般哲理,能使複雜的生活回歸簡單,紛亂的思緒回歸明晰,浮躁的心境回歸淡然。放,是畫龍後的點睛,是深刻後的平和。放下,你將快樂自在,放下,心靈刹那花開。
王小丫的《開心辭典》節目,充滿了智慧和人性的美麗。答題者麵前有12道題,每答對3題可以實現一個家庭夢想。一個夢想實現後,王小丫會微笑著問:“繼續嗎?”繼續下去,或者成功,或者失敗,退回到原點,答對12道題的人並不多,但是大多數選手依舊選擇“繼續”。
佩服一位答題者,是因為他的放棄。在他闖過第9題的時候,三個求助方法他已經全部用完,王小丫問他:“繼續嗎?”這時,他懷孕的妻子就在台下,關切地看著他“不。”思索片刻,他很肯定地說,“我放棄。”王小丫繼續問:“真的放棄。”“不後悔?”他笑:“恩,不後悔!人生懂得放棄,才會得到更多。”
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人最大的愚笨有時就在於隻想擁有,把得到看成了理所當然,而不知道如何放棄。承載了太多的物欲和虛榮,生命之舟隻會在中途擱淺和沉沒。從現在起,遠離紅塵世間繁繁總總的誘惑,放下心中過多的欲望吧!
這是痛定思痛後的清醒,是超越世俗的大智慧。誰能做到這一點,誰就擁有了這種安心隨意的心境,不會淪為物欲的傀儡,做起事來不會再感到慌張和浮躁,豁然開闊的眼界裏將會發現人生中更多更美的風景。
4.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徑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處,減三分讓人嚐